精英家教网 > 试题搜索列表 >图11中

图11中答案解析

科目:gzdl 来源:2010-2011学年云南省高三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60分)读图及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南方的崇山峻岭间,将建成世界上第一条电力“超级高速公路”——“云粤直流工程”,这将大大提高“云电东送”能力。

材料二  改革开放前,C岛是我国的国防前线,难以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后,该岛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使其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成为我国最南端的开放窗口。

(1)比较图11中A、C两个区域的地理异同:(8分)

      区域

项目

A区域

C区域

地理位置

 

 

 

突出的环境问题

 

 

 

优势自然资源

 

 

 

与东盟交通联系的主要方式

 

 

 

(2)未来20年间,A区域将迎来水电开发的高潮,试分析水电开发:对A区域的好处有:                          。(6分)对A区域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有:                         。(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dl 来源: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四川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36分)图10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11为东南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0                                          图11
(1)据图11等深线判断,甲地海底地形类型是       ,其成因是             。据图10、图11,比较E,F两钢铁企业不同的最优区位条件,E是       ,F是         。(8分)
(2)当图10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画出此季节图示半岛的主导风向(用带箭头线划,画在答题卡的方框内)。(2分)
(3)图12是图10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10、图12,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6分)

图12
(4)图10中M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6分)
(5)图13是东海沿31°N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据图11、图13,填表比较该海域东、西部盐度的差异、季节变化和成因。(表见答题卡)(8分)

图13
(6)指出图11中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dl 来源:2010年广州执信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卷 题型:综合题

德国是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地势南高北低,地形大致可分为三部分。德国河流众多,其中莱茵河纵贯南北。图11中工业区是世界著名的鲁尔区,这里也是世界著名的城市群。图12是“德国城市间客流量在100万人以上的客流图(1993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按因地制宜的原则,图11中的农业区主要发展了乳畜业,试说明其生产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至少答两点)

 

(2)钢铁工业曾经是鲁尔区最核心的工业部门。图11中能够反映鲁尔区发展钢铁生产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最能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经验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图12中a、b、c、d四个城市,最高一级中心地最可能是_____,它的功能和服务范围比较_______(填“大”或“小”)。

 

(5)从国土的南北方向与东西方向比较,客运量大的是      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dl 来源:2012届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一中高三高考预测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环境影响费用=氮素渗漏损失费+渗漏水对环境影响费。

(1)有人认为:图示区域内出产的稻米含糖量明显高于浙江生产的稻米。判断这一说法是
否正确.并简述理由。(8分)
(2)依据图11中棉花种植的区位,推测棉花的生长习性。(8分)
(3)根据材料l及图12、图13,分析说明过度灌溉棉田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dl 来源: 题型:

近30年来,图11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读图回答问题。

图11

 
 


(1)据图11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2)说出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

(3)从环境因素考虑,分别指出该市钢铁厂和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dl 来源:2011年辽宁省大连协作体高一4月月考地理卷2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和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各题。 

1.图10中的农业地域类型名称,正确的是(    )

   A.a—乳畜业   B.b—地中海花卉种值   C.c—乳畜业   D.d—水稻种值

2.图11中反映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水稻种植业    

C.乳畜业    D.混合农业

3.图10中西班牙m和法国n两地均盛产葡萄。两地相比,属于m地区位优势是(    )

   A.交通便捷   B.市场广阔   

C.气候条件优越  D.技术条件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dl 来源: 题型: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据报道,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两名越野赛车手在罗布泊地区失踪50多小时后获救。

材料2:见图

材料3:罗布泊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部,这里雅丹地貌发育。雅丹地貌表现为垄、槽相间的形态,其发育与盛行风的吹蚀密切相关。

(1)罗布泊地区极端干旱环境形成的原因是。

(2)从图11中可知,在塔里木盆地(填写正确选项的字母)。

A.人类对于自然的适应能力减小,活动空间不断缩小

B.历史上,人类活动的范围仅限于盆地周边的绿洲地区

C.南缘河流流程缩短,是人类农业活动造成的

D.人类活动范围的变化幅度,北缘较南缘地区小

(3)赛车手在罗布泊地区迷路,可以通过雅丹地貌判断方向。已知罗布泊地区经常吹东北风,可知雅丹地貌垄、槽的延伸方向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dl 来源:2013届海南省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2011年3月我国公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两屏三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国家其他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材料2:图11(其中阴影部分为“两屏三带”)。

(1)简析图11中甲地植被破坏后产生的主要危害。(4分)

(2)图11中乙地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地跨横断山区,其生态作用十分重要,是我国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dl 来源:2014届浙江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11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11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B.热量    C.水分   D.土壤

2.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 河流流向           B.海陆位置   

C. 纬度位置           D.盛行风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dl 来源:2010年黑龙江哈尔滨第九中学高三第三次模拟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10月22日,我国在某卫星发射基地发射了一颗卫星,该卫星绕地球公转一圈约90分钟。图11中AB和CD均为纬线的一部分,AC和BD均为经线的一部分,且该日AB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CD为赤道的一部分。P点国际标准时间23时40分日出,9时40分日落。回答10~11题。

1.P点的经度及此日P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

A.120ºE   52º       B.110ºE   83º  

C.105ºE   50º       D.110ºE   42º

2.若该卫星此时正沿A、P、D所在的大圆的正上方正常运行,且卫星正好位于P点的正上方,90分钟后,关于卫星对应的地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塔里木河流域       B.位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C.位于黄土高原           D.位于东南丘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dl 来源: 题型:

读图及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南方的崇山峻岭间,将建成世界上第一条电力“超级高速公路”——“云粤直流工程”,这将大大提高“云电东送”能力。

材料二  改革开放前,C岛是我国的国防前线,难以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后,该岛加快了经济建设的步伐,使其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成为我国最南端的开放窗口。
(1)比较图11中A、C两个区域的地理异同:

      区域

项目

A区域

C区域

地理位置

突出的环境问题

优势自然资源

与东盟交通联系的主要方式

(2)未来20年间,A区域将迎来水电开发的高潮,试分析水电开发:对A区域的好处有:                          。对A区域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dl 来源:2010-2011学年北京五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卷 题型:选择题

读图“山谷风剖面示意图”,回答1~3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图11出现的时间是夜晚       ②图11出现的时间是白天

③此时吹山风                  ④此时吹谷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对于图11中的气温、气压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的等压线的数值自下往上递增

B. 图中的等温线的数值自上往下递减

C. 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低

D. 甲地的气压较同一高度的乙地高

3.据实际调查,图11中甲地的夜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 夜晚的气温高于白天的气温,气流作上升运动

B.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低,气流作下沉运动

C.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的气温高,气流作上升运动

D. 夜晚的气温比周围地区高,蒸发旺盛,空气中的水汽丰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dl 来源: 题型:

图中①是电子工业区,周围有众多的高等院校,②是石油化工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影响电子工业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

(2)许多与石油化工企业有生产联系的厂家纷纷集聚在石油化工区,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3)若在图11中③处布局钢铁厂,是否合理? 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4)若在图中④处建自来水厂,是否合理? 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

(5)为了保护城市环境,处于石油化工区与主城区间的P带应设置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dl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高三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题型:选择题

图11中弧N为某局部经线圈,A、B两地纬度相同,O为该经线圈圆心,图中太阳光(→)与N位于同一平面,且与A相切。读图完成第18题.

 

 

此日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 0°           B. a     

   C. 90°-a            D. 23.5°+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dl 来源: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自然地理(2) 题型:综合题

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①河流与图11中②河流补给的差异是:①河流________,②河流________。与①河流域相比,②河流域农业气候资源条件的明显优势是________。(8分)
(2)图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分布的显著特点,并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10分)
(3)分析图中乙地的湿地形成原因,并指出湿地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8分)
(4)七月,当你乘坐热气球在图11中的丙地上空遨游时,请把可以俯瞰到的主要自然景观描述出来。(6分)
(5)请在下图模式图中选择两条路线,画上箭头并注明水循环缓解名称,以正确表示图中丙地区大气与地面之间的水分交换。(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dl 来源:2015届福建省福州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图10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1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图中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4个节气之间的时段,读图填空: (9分)

(1)图10中b—c对应图11中的时段是      ,d—a对应右图中的时段是               

(2)图10中,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的时段是     —     (用字母表示) 

(3)图10中,福州正午太阳高度角一直变小的时段为           —     (用字母表示)

(4)图10中,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的时间是        (用字母表示)

(5)图10中,晨昏线和经线重合的时间是                  (用字母表示)  

(6)图11中,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渐长的时段是                   。  

(7)图11中,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的时段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dl 来源:2011-2012学年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科地理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2011年3月我国公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构建以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南方丘陵山地带(两屏三带)以及大江大河重要水系为骨架,以国家其他重点生态功能区为重要支撑,以点状分布的国家禁止开发区域为重要组成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材料2:图11(其中阴影部分为“两屏三带”)。

(1)简析图11中甲地植被破坏后产生的主要危害。(4分)
(2)图11中乙地地处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地跨横断山区,其生态作用十分重要,是我国生态保护的重点区域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dl 来源: 题型:

读图11 “我国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第45~46题。

图11中D区域所示的环境问题是

A.全球变暖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酸雨

该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是

①森林的大量砍伐  ②氟利昂等物质的大量排放  ③燃煤产生的废气  ④汽车尾气的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dl 来源:2011-2012学年北京四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题型:综合题

(10分)资料:图10是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图11是北京城市环流模式图。全市近年来共完成绿化造林16万亩,植树 1792万株,林木覆盖率达到50.5%。

(1)观察图10,说出北京近地面气温的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
  (2)形成这种气温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双项选择)
     A.城区人口集中,工业发达
B.城区的降水量多
     C.郊区空气中的尘埃多
D.郊区的绿地多
  (3)根据图10所示信息,用箭头在答题卡上的图中画出北京市的热岛环流。
  (4)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11中ABC三处的_________地(只填一个字母),其对北京市环境治理的最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双项选择)。
     A.美化环境     B.涵养水源       C.保持水土       D.净化空气
  (5)根据图10,如果要把大气污染严重的某大型企业从城区迁出,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最适合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图11的A、B、C三地中的_________地。(只填一个字母)(2分)
     该新厂址对北京市环境保护的主要意义是避免了_________________。(双项选择)
     A.工厂排放的废水从近地面流向北京城区
     B.工厂的固体废弃物对城市的污染
     C.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北京城区
     D.工厂产生的噪音影响北京城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dl 来源: 题型:

下面两幅图,为甲、乙两个城市某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及为A、B两城市人口就业构成,读图回答问题。

(1)图11中甲、乙两城市人口规模相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是         ,甲城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乙城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2)图11中城市甲向城市乙人口迁移的原因是

                                                                                 

                                                                                 

(3)图12中A、B两地分别对应图11中甲、乙两城,判断A地对应          ,B地对应         。根据劳动力的就业结构与该地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说明判断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