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试题搜索列表 >A中充满氯化氢

A中充满氯化氢答案解析

科目:czhx 来源: 题型:

魔术表演的精彩就在于总是在你的面前创造着不可想象的奇迹.教你一招:小魔术“空瓶生烟”,道具和方法结合如图1准备:A瓶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表演时,抽出毛玻璃片奇迹就产生了,空瓶中出现浓浓的白烟.
精英家教网
请分析魔术原理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若“精英家教网”表示氢原子,“精英家教网”表示氮原子,“精英家教网”表示氯原子,涉及的化学反应过程可用如图2图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结合反应、图示以及你对化学反应和反应实质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可获得的结论是
 

(2)若A、B两瓶是选择质地柔软的塑料瓶,且抽去玻璃片后两瓶对接核实严密,我们将会看到塑料瓶变瘪了,其中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hx 来源: 题型:

17、化学晚会上,某老师表演了一个小小的魔术“空瓶生烟”,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NH3),抽开毛玻璃片,一股白烟立即出现在你的眼前,某化学兴趣小组想揭开这谜,进一步交流讨论.
(1)这魔术体现了分子
运动性
这一重要的性质.
(2)“烟”主要是由固体小颗粒聚集而形成的,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很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
软质塑料瓶向内凹陷

(3)上网查阅白烟的成分是一种常见的化肥氯化铵(NH4Cl),形成白烟的化学方程式是:
NH3+HCl=NH4Cl
;生成物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它属于化肥中的
肥(填“氮”“磷”“钾”),此化肥不能与
碱性肥料
混合使用.
(4)通过实验测定,该白烟的水溶液显弱酸性,小组成员马上摇头表示怀疑,氯化铵是一种盐,不是酸,其水溶液怎么会显酸性呢?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给以反驳吗?
答:
盐溶液不一定显中性,例如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hx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NH3)的反应过程,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化学奖.N2和H2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可用如图一表示(用   分别表示N2、H2、NH3在催化剂表面

(1)图一中表示的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为:E→
D
D
A
A
B
B
→C(在括号中填写其它三张图示的字母);
(2)结合图一,你能总结出的有关化学反应的一条结论是: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二所示装置进行“分子的基本性质”的实验探究(实验过程中整套装置及有关气体均保持干燥).
Ⅰ.在集气瓶B中充满氯化氢气体,K3处于关闭状态至操作Ⅱ完成为止;
Ⅱ.通过调节活塞K1、K2,在集气瓶A中充满氨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其操作是:打开K1、K2,在
K1
K1
(选填“K1”或“K2”)处导管口通入氨气;
Ⅲ.集满氨气后,关闭K1、K2,再打开K3,一段时间后两只集气瓶中都出现白烟(白烟是氯化氢气体与氨气反应产生氯化铵固体的细小颗粒).
①从上述实验过程中能得出分子的一条性质是
分子是运动的
分子是运动的

②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
瓶子变瘪了
瓶子变瘪了
,原因是
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压强减小
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压强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hx 来源: 题型:

(2008•十堰)小魔术“空瓶生烟”方法如图: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产生浓浓的白烟.由此回答:
(1)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氯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HCl═NH4Cl
NH3+HCl═NH4Cl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2)生成物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他属于化肥中的
(填氮或磷或钾)肥,氯化铵与熟石灰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放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hx 来源: 题型:

21、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方法如右图: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 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产生浓浓的白烟.由此回答:
(1)若“”表示氢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氯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如右下图.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HCl=NH4Cl
;根据下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写一条):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改变


(2)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
反应后生成固体使瓶内气压减小.

(3)生成物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它属于化肥中的
氮肥
(填:氮、磷、钾)肥,此化肥不能与
碱性
物质混合使用(填“中性”或“酸性”或“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hx 来源: 题型:

(2012•集美区质检)“空瓶生烟”(如图1所示),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氯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如图2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HCl═NH4Cl
NH3+HCl═NH4Cl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2)分析以上微观模拟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等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等
(写一条);
(3)生成物中的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它属于化肥中的
(填“氮”、“磷”、“钾”)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hx 来源: 题型:

13、在化学晚会上,小林同学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如图所示),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氯原子,
上述反应过程可用如图所示的图形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HCl=NH4Cl


(2)“烟”是由固体小颗粒形成的,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
反应中消耗了气体,使气体减少,使瓶内气压减小

(3)生成物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它属于化肥中的
肥(填“氮”、“磷”、“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hx 来源: 题型:

在化学晚会上,小林同学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如图所示),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氯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如图:

用方程式表示为:
NH3+HCl=NH4Cl
NH3+HCl=NH4Cl
.分析以上微观模拟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每个氨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
每个氨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
.(写一条)
(2)抽开玻璃片,两种气体就发生反应,说明了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烟”是由固体小颗粒形成的,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
由于反应物为气体,生成物为固体,使得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小
由于反应物为气体,生成物为固体,使得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小

(4)生成物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它属于化肥中的
肥(填“氮”、“磷”、“钾”),此化肥不能与
碱性物质
碱性物质
混合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hx 来源: 题型:

如图Ⅰ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两瓶中间是毛玻璃片.由此回答:
(1)如图Ⅱ中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氯原子,氯化氢气体与氨气反应过程如图Ⅱ所示.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HCl═NH4Cl
NH3+HCl═NH4Cl

(2)生成物氯化铵是一种白色固体,若将A瓶与B瓶中间的毛玻璃片抽出,请你推测两个集气瓶内可能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产生白烟
产生白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hx 来源: 题型:

(2009•河西区一模)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方法如下图A所示: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 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产生浓浓的白烟.由此回答:
(1)若“”表示氢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氯原子,图A中发生的反应过程如图B所示.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HCl=NH4Cl
NH3+HCl=NH4Cl
;根据上图B所示,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写一条):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等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等

(2)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瓶口处已密封),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
气体反应生成固体,瓶内压强较小
气体反应生成固体,瓶内压强较小

(3)生成物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它属于化肥中的
(填:“氮”、“磷”或“钾”)肥.某同学利用所学化肥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不同,初步区分以下常见化肥:A.硫酸钾、B.氯化铵、C.磷矿粉.(填序号)
①看外观,呈灰白色粉末的物质是
C
C
,白色晶体是
A
A

②加入熟石灰,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是
B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hx 来源: 题型:

22、小魔术“空瓶生烟”方法如图: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产生浓浓的白烟.由此回答:
(1)上述反应过程如下图.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HCl=NH4Cl
;根据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写一条):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
气体被消耗,生成了固体,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hx 来源: 题型:

(2008•黔东南州)(如图所示),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氯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以下微观模拟图表示为: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HCl=NH4Cl
NH3+HCl=NH4Cl
.分析以上微观模拟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每个氨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
每个氨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
.(写一条)
(2)“烟”是由固体小颗粒形成的,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子变瘪了,原因是
由于反应物为气体,生成物为固体,反应后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小
由于反应物为气体,生成物为固体,反应后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小

(3)生成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它属于化肥中的
肥(填“氮”“磷”或“钾”),此化肥不能与
碱性物质
碱性物质
混合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hx 来源: 题型:

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方法如右图: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 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产生浓浓的白烟.由此回答:
(1)若“”表示氢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氯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如右下图.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HCl=NH4Cl
NH3+HCl=NH4Cl
;根据右下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写一条):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等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等

(2)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
气体反应生成固体,瓶内压强较小
气体反应生成固体,瓶内压强较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hx 来源: 题型:

在化学晚会上,小军同学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如图所示):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氯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为:

请根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以上微观模拟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HCl=NH4Cl
NH3+HCl=NH4Cl

(3)“烟”是由固体小颗粒形成的,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
由于反应物为气体,生成物为固体,使得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小
由于反应物为气体,生成物为固体,使得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hx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将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了氨(NH3).常温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解于水,氨和氧气在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应产生一氧化氮和水.
(1)从以上信息中你能总结出氨的物理性质是
密度小于空气(或常温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解于水)
密度小于空气(或常温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解于水)
(写出一条即可);
(2)下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常使用的实验装置:

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
①采用上述方法制取氨气应选择
A
A
(填装置序号)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
②同学们一致认为,选择C装置收集氨气不合理,理由是
氨的密度比空气小
氨的密度比空气小

(3)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用 分别表示N2、H2、NH3.在催化剂表面(下图中表示催化剂表面)N2和H2反应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可用五张图表示如下:
①观察上图,可发现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为:E→
D
D
A
A
B
B
→C(在括号中填写其它三张图示的序号);
②综合以上五张图示,你能总结出的有关化学反应的一条结论是: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或化学变化中,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等)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或化学变化中,原子的个数和种类不变等)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利用氨气进行“微粒的基本性质”的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a.将干燥的集气瓶B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氯化氢气体并组装成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K3处于关闭状态至操作b完成为止);
b.通过调节活塞K1、K2,在干燥的集气瓶A中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氨气,其操作是:打开K1、K2,在
K1
K1
(选填“K1”或“K2”)处导管口通入干燥的氨气;
c.集满氨气后,关闭K1、K2,再打开K3,一段时间后两只集气瓶中都出现白烟(氯化氢气体与氨气反应产生氯化铵固体的细小颗粒).
①上述c步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说明
氨气可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铵盐
氨气可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铵盐

②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
气体被消耗生成了固体,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气体被消耗生成了固体,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hx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将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了氨(NH3).常温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解于水,氨和氧气在铂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反应产生一氧化氮和水.
(1)从以上信息中你能总结出氨的物理性质是
常温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常温下,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写出一条即可);
(2)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常使用的实验装置:

在实验室中,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
①采用上述方法制取氨气应选择
A
A
(填装置序号)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
②同学们一致认为,选择C装置收集氨气不合理,理由是
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
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

③装置A除用作某些气体的发生装置外,还可进行其它实验,如
加热碳酸氢铵
加热碳酸氢铵
(请举一例加以说明).
(3)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分别表示N2、H2、NH3.在催化剂表面(下图中表示催化剂表面)N2和H2反应合成氨的反应过程可用五张图表示如下:

①观察上图,可发现合成氨反应过程的顺序为:E→
D
D
A
A
B
B
→C(在括号中填写其它三张图示的序号);
②综合以上五张图示,你能总结出的有关化学反应的一条结论是: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尝试利用氨气进行“微粒的基本性质”的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a.将干燥的集气瓶B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氯化氢气体并组装成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K3处于关闭状态至操作b 完成为止);
b.通过调节活塞K1、K2,在干燥的集气瓶A中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氨气,其操作是:打开K1、K2,在
K1
K1
(选填“K1”或“K2”)处导管口通入干燥的氨气;
c.集满氨气后,关闭K1、K2,再打开K3,一段时间后两只集气瓶中都出现白烟(氯化氢气体与氨气反应产生氯化铵固体的细小颗粒).
①写出c步实验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式表达式
NH3+HCl=NH4Cl
NH3+HCl=NH4Cl

②上述c步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说明
微粒(或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微粒(或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5)近期发生的“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国家规定:每100g婴幼儿奶粉中蛋白质必须达12g-25g.为了测定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可采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其原理是把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为氨气,再用稀硫酸吸收氨气.
①蛋白质在人体胃肠内与水反应,最终生成氨基酸被人体吸收.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就是一种氨基酸,丙氨酸中C、H、O、N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36:7:32:14
36:7:32:14

②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尿素[CO(NH22],若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30g.30g尿素中含氮元素
14
14
g.
③图2是某奶粉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现取该奶粉样品100g,用“盖尔达法”分解其中的蛋白质,产生氨气的质量为3.74g.

通过计算说明:该奶粉包装袋上所注蛋白质的含量是否真实(蛋白质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hx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面对“十二五”新形势,昭通充分发挥区域优势、能源传热,把我市建成云南省新兴的煤炭工业基地、滇东北火电基地、云南省水电基地的基础上,使风能、核电及生物能等能源得到突破性发展.
(1)煤、石油、天然气统称为
化石
化石
燃料,属于
不可再生
不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煤燃烧时煤中含有的氮的化合物会转化为NO2等.燃煤脱硫、脱硝对改善环境的作用是
减少酸雨
减少酸雨

(3)工业开采煤矿时,矿井常易发生瓦斯爆炸,是因为矿井中含有较多
CH4
CH4
(写化学式)气体遇明火时所致,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4 +2O2
 点燃 
.
 
CO2 +2H2O
CH4 +2O2
 点燃 
.
 
CO2 +2H2O
.开采煤矿时为防止瓦斯爆炸,你提出的一点建议是
通风并严禁烟火
通风并严禁烟火

(4)由于我省大力发展煤制甲醇等产业,所以率先在全国使用甲醇汽油,使用甲醇汽油的意义是
减少环境污染
减少环境污染

(5)元素周期律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H
2He
3Li
4Be
5B
6C
7N
8O
9F
10Ne
llNa
12Mg
13A1
14Si
15P
16S
17C1
18Ar
19K
20Ca
认真分析信息,回答: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的符号是
O
O

表示的是
氯离子
氯离子
(填粒子的名称).
③由6、8、20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CaCO3
CaCO3

④从元素周期表上我们可以得到许多信息,如元素硅,它的核电荷数是14.由此你还可以得到或推理硅元素的哪些信息?
硅原子的质子数是14,或硅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等
硅原子的质子数是14,或硅原子核外有14个电子等
(写出一点).
(6)在化学晚会上,小林同学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如图所示),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氯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图1表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HCl═NH4Cl
NH3+HCl═NH4Cl

分析以上微观模拟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写一条);
②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
由于反应物为气体,生成物为固体,使得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小
由于反应物为气体,生成物为固体,使得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hx 来源: 题型:

小魔术“空瓶生烟”方法如右图: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产生浓浓的白烟.由此回答:
(1)若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氮原子,“”表示氯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如图所示: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HCl═NH4Cl
NH3+HCl═NH4Cl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分析以上微观模型图,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改变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改变
.(写一条)
(2)“烟”是由固体小颗粒形成的,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
两种气体反应生成了固体,使瓶内压强变小
两种气体反应生成了固体,使瓶内压强变小

(3)生产物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它属于化肥中的
肥(填“氮”、“磷”、“钾”),此化肥不能与
碱性物质
碱性物质
混合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hx 来源: 题型:

在化学晚会上,小林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如图所示),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氯原子,
上述反应过程可用如图表示为:

比较、分析以上微观模拟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氨分子和一个氯化氢分子的不同点是
一个氨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氯化氢分子由一个氯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
一个氨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一个氯化氢分子由一个氯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

(2)抽开玻璃片,两种气体就发生反应,说明了
分子不断运动
分子不断运动

(3)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分子不断运动,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相遇,生成新的氯化铵分子.
分子不断运动,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相遇,生成新的氯化铵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hx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连云港一模)在化学晚会上,小军同学表演了一个化学小魔术“空瓶生烟”(如图1所示),A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B瓶中充满氨气,抽开毛玻璃片,瓶中充满浓浓的白烟.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氮原子,用“”表示氯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图2表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H3+HCl═NH4Cl
NH3+HCl═NH4Cl
.分析以上微观模拟图,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每个氨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
每个氨分子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
.(写一条)
(2)“烟”是由固体小颗粒形成的,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
由于反应物为气体,生成物为固体,使得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小
由于反应物为气体,生成物为固体,使得瓶内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变小

(3)生成物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化肥,它属于化肥中的
肥(填“氮”、“磷”、“钾”),此化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4)侯德榜“联合制碱法”中也涉及氯化铵.“联合制碱法”生产过程用化学方程式可简要表示为:
①NH3+CO2+H2O=NH4HCO3 ②NH4HCO3+NaCl=NaHCO3↓+NH4Cl         ③2NaHCO3
  △  
.
 
Na2CO3+H2O+CO2
该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置换
置换
 反应;第②步中加入的是磨细食盐粉.食盐磨细的目的是:
加快反应速度,并使食盐反应充分
加快反应速度,并使食盐反应充分
.将第②步所得滤液(NH4Cl与剩余NaCl的混合溶液)降温,NH4Cl晶体大量析出,而NaCl却仍留在了溶液中.你认为NH4Cl先结晶的原因可能是:
氯化铵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钠大
氯化铵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氯化钠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