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试题搜索列表 >当时正值小乔木状、灌木状杜鹃的盛花期,各色的杜鹃花把冷杉林下、林缘和路边点缀得生机盎然。

当时正值小乔木状、灌木状杜鹃的盛花期,各色的杜鹃花把冷杉林下、林缘和路边点缀得生机盎然。答案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3届甘肃省白银市恒学校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那是1978年的春末夏初,我第一次告别古都金陵,从成都乘长途汽车去藏东南林区。              。我们驱车在杜鹃花夹峙的盘山路行驶,欣赏着杜鹃花的风采,当时的心境真可谓“醉入花丛”。

①当时正值小乔木状、灌木状杜鹃的盛花期,各色的杜鹃花把冷杉林下、林缘和路边点缀得生机盎然。

②当我们的汽车到达海拔4500米的色季拉山口时,一下子就愣住了。

③从这里到海拔4700米是一个灌丛带,杜鹃几乎形成了单优群落,漫山遍野起伏绵延,粉色的、浅红的、淡紫的杜鹃花组成了花的海洋。

④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杜鹃花丛,在雪山碧树间,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景观。

A.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那是三十年前一个春末夏初,我第一次告别古都金陵,从成都乘长途汽车去藏东南林区。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驱车在杜鹃花夹峙的盘山路行驶,欣赏着杜鹃花的风采,当时的心境真可谓“醉入花丛”。

①当时正值小乔木状、灌木状杜鹃的盛花期,各色的杜鹃花把冷杉林下、林缘和路边点缀得生机盎然。

②当我们的汽车到达海拔4500米的色季拉山口时,一下子就愣住了。

③从这里到海拔4700米是一个灌丛带,杜鹃几乎形成了单优群落,漫山遍野起伏绵延,粉色的、浅红的、淡紫的杜鹃花组成了花的海洋。

④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杜鹃花丛,在雪山碧树间,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景观。

A.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是1978年的春末夏初,我第一次告别古都金陵,从成都乘长途汽车去藏东南林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驱车在杜鹃花夹峙的盘山路行驶,欣赏着杜鹃花的风采,当时的心境真可谓“醉入花丛”。

①当时正值小乔木状、灌木状杜鹃的盛花期,各色的杜鹃花把冷杉林下、林缘和路边点缀得生机盎然。

②当我们的汽车到达海拔4500米的色季拉山口时,一下子就愣住了。

③从这里到海拔4700米是一个灌丛带,杜鹃几乎形成了单优群落,漫山遍野起伏绵延,粉色的、浅红的、淡紫的杜鹃花组成了花的海洋。

④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杜鹃花丛,在雪山碧树间,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景观。

A.①②③④   B. ②④①③   C. ①②④③   D. 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那是三十年前一个春末夏初,我第一次告别古都金陵,从成都乘长途汽车去藏东南林区。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驱车在杜鹃花夹峙的盘山路行驶,欣赏着杜鹃花的风采,当时的心境真可谓“醉入花丛”。
①当时正值小乔木状、灌木状杜鹃的盛花期,各色的杜鹃花把冷杉林下、林缘和路边点缀得生机盎然。
②当我们的汽车到达海拔4500米的色季拉山口时,一下子就愣住了。
③从这里到海拔4700米是一个灌丛带,杜鹃几乎形成了单优群落,漫山遍野起伏绵延,粉色的、浅红的、淡紫的杜鹃花组成了花的海洋。
④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杜鹃花丛,在雪山碧树间,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景观。


  1. A.
    ①②③④
  2. B.
    ②④①③
  3. C.
    ①②④③
  4. D.
    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1-2012学年甘肃省白银市平川中恒学校高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那是1978年的春末夏初,我第一次告别古都金陵,从成都乘长途汽车去藏东南林区。             。我们驱车在杜鹃花夹峙的盘山路行驶,欣赏着杜鹃花的风采,当时的心境真可谓“醉入花丛”。
①当时正值小乔木状、灌木状杜鹃的盛花期,各色的杜鹃花把冷杉林下、林缘和路边点缀得生机盎然。
②当我们的汽车到达海拔4500米的色季拉山口时,一下子就愣住了。
③从这里到海拔4700米是一个灌丛带,杜鹃几乎形成了单优群落,漫山遍野起伏绵延,粉色的、浅红的、淡紫的杜鹃花组成了花的海洋。
④那一眼望不到边的杜鹃花丛,在雪山碧树间,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景观。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约翰·道尔顿

严雪芹

1766年9月6日,道尔顿出生在英格兰北部坎伯雷一个贫穷的村子里。父亲是一位兼种一点薄地的织布工人,当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期,很多破产的农民沦为雇佣工人,道尔顿一家的生活十分困顿,道尔顿的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因为和饥荒而夭折。道尔顿童年根本没有读书的条件,只是勉强接受一点初等教育。但是他酷爱读书,在干农活的空隙还坚持自学。他勤奋学习的态度得到一个叫鲁宾逊的亲戚的赞赏。鲁宾逊主动利用晚上的时间来教他数学和物理。

到了15岁时,他的学识已有很大提高,于是他离家来到附近的肯达尔镇上,在他表兄任校长的教会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师。在这所学校里,他仍然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发愤读书,无论是数学、自然科学,还是哲学、文学的书籍,他都广泛涉猎。

1793年,道尔顿被推荐到曼彻斯特,受聘于一所新学院担任数学和物理学讲师。他到这里不久,就加入了曼彻斯特文学与哲学学会。由于他学识渊博,待人诚恳,作风朴实,大家都很尊重他, 1817年任会长,直到他去世。

道尔顿在曼彻斯特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一篇关于色盲的研究文章。说起来,事出偶然。圣诞节时道尔顿为母亲买了一双深蓝色的袜子表达自己对老人的孝敬。当他送给母亲时,母亲却厉声责问他,为什么买一双红色袜子。他经过认真研究,发现他哥哥也和他一样,具有不正常的辨色能力,另有一些人也具有这一病症。为此他撰写了论文,提出人类中存在着色盲这一病症。道尔顿的这一发现引起了社会公众的重视,所以在英国将色盲常称为“道尔顿症”。

长期以来对气象的观测和对大气各种问题的思索很自然地引导他去研究气体物理的性质。他用亲自动手制作的各种器具认真地考察了大气、水蒸气等多种气体和蒸发、压缩、膨胀等物理现象,还对大气的组成、混和气体的状态、气体的扩散、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等问题作了实验研究。从1801年起,他陆续发表了《关于极光》、《关于气压计》、《论降雨》、《关于温度计》等论文。其中,最突出的成果是,他在《论气体的受热膨胀》的论文中清楚的提出了气体膨胀定律:任何气体每上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体积膨胀是相同的。

道尔顿一生大量的工作就是观察天气,他一生记录了20多万条观察记录。他在观察天气时对空气发生了兴趣。他决心通过气象观测和对气体物理性质的研究,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他假设各种物质(气体)都由同样大小的微粒构成。这时他想起了公元前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原子假设,于是他选择了“原子”这一名词来称呼这种微粒。牛顿在他的力学理论中指出,在物质微粒的运动中,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根据这一思想,道尔顿假设在混和气体中,一类气体的原子并不排斥另一类气体的原子,仅仅是同类原子相互排斥。他利用化学家对一些物质的分析结果,换算出一批原子的相对质量,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张原子相对质量表,记载在1803年9月6日道尔顿的日记中,这一天恰好是道尔顿37岁的生日,因而更富有意义。

道尔顿一生勤奋好学,认真进行科学实验,自制简单的气压计、温度计等仪器,分析从各地搜集到的空气样品。虽然他不是一位分析化学家,但是,他却从自己的实验结构中得出所有来自不同地方的空气组成都是一致的结论。

原子理论建立以后,道尔顿名震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各种荣誉纷至沓来。道尔顿对这些没有丝毫兴趣,他仍然像过去一样,将自己的热情和精力奉献给科学,继续从事原子理论研究,测定各种元素的原子量,继续过着朴实而紧张的隐居生活。他的清贫生活,特别是那简陋的住房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使慕名来访的科学家感到非常意外

1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道尔顿童年根本没有读书的条件,但是他酷爱读书,勤奋学习,在干农活的空隙还坚持自学,利用夜晚时间自学物理、数学。

B.道尔顿离家来到附近的肯达尔镇任教后,仍坚持学习,学习兴趣也更加广泛,数学、自然科学、哲学、文学的书籍,他都广泛涉猎。

C.道尔顿在曼彻斯特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不是气象、物理方面的,而是一篇关于如何治疗色盲症的文章,治疗方案引起了社会公众的重视。

D.道尔顿陆续地完成了《关于极光》《关于气压计》《论降雨》《关于温度计》等论文,这是他对气象、大气、气体物理等问题研究的结晶。

E.道尔顿过惯了朴实而紧张的隐居式生活,因此,对于原子理论建立以后纷至沓来的各种荣誉,他没有丝毫兴趣,仍然过着清贫的生活。

12.阅读文章第⑥段,谈谈道尔顿是怎样进行原子研究的。(6分)

1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道尔顿在科学研究方面作出过哪些成就。(6分)

14.从“求学”“处世”“研究”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谈谈道尔顿对你的启示。(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4届河北省邯郸市高三9月摸底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25分)

约翰·道尔顿

严雪芹

1766年9月6日,道尔顿出生在英格兰北部坎伯雷一个贫穷的村子里。父亲是一位兼种一点薄地的织布工人,当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初期,很多破产的农民沦为雇佣工人,道尔顿一家的生活十分困顿,道尔顿的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都因为和饥荒而夭折。道尔顿童年根本没有读书的条件,只是勉强接受一点初等教育。但是他酷爱读书,在干农活的空隙还坚持自学。他勤奋学习的态度得到一个叫鲁宾逊的亲戚的赞赏。鲁宾逊主动利用晚上的时间来教他数学和物理。

到了15岁时,他的学识已有很大提高,于是他离家来到附近的肯达尔镇上,在他表兄任校长的教会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师。在这所学校里,他仍然坚持一边工作,一边发愤读书,无论是数学、自然科学,还是哲学、文学的书籍,他都广泛涉猎。

1793年,道尔顿被推荐到曼彻斯特,受聘于一所新学院担任数学和物理学讲师。他到这里不久,就加入了曼彻斯特文学与哲学学会。由于他学识渊博,待人诚恳,作风朴实,大家都很尊重他, 1817年任会长,直到他去世。

道尔顿在曼彻斯特发表的第一篇论文,是一篇关于色盲的研究文章。说起来,事出偶然。圣诞节时道尔顿为母亲买了一双深蓝色的袜子表达自己对老人的孝敬。当他送给母亲时,母亲却厉声责问他,为什么买一双红色袜子。他经过认真研究,发现他哥哥也和他一样,具有不正常的辨色能力,另有一些人也具有这一病症。为此他撰写了论文,提出人类中存在着色盲这一病症。道尔顿的这一发现引起了社会公众的重视,所以在英国将色盲常称为“道尔顿症”。

长期以来对气象的观测和对大气各种问题的思索很自然地引导他去研究气体物理的性质。他用亲自动手制作的各种器具认真地考察了大气、水蒸气等多种气体和蒸发、压缩、膨胀等物理现象,还对大气的组成、混和气体的状态、气体的扩散、气体在水中的溶解等问题作了实验研究。从1801年起,他陆续发表了《关于极光》、《关于气压计》、《论降雨》、《关于温度计》等论文。其中,最突出的成果是,他在《论气体的受热膨胀》的论文中清楚的提出了气体膨胀定律:任何气体每上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体积膨胀是相同的。

道尔顿一生大量的工作就是观察天气,他一生记录了20多万条观察记录。他在观察天气时对空气发生了兴趣。他决心通过气象观测和对气体物理性质的研究,解释常见的自然现象。他假设各种物质(气体)都由同样大小的微粒构成。这时他想起了公元前古希腊哲学家提出的原子假设,于是他选择了“原子”这一名词来称呼这种微粒。牛顿在他的力学理论中指出,在物质微粒的运动中,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根据这一思想,道尔顿假设在混和气体中,一类气体的原子并不排斥另一类气体的原子,仅仅是同类原子相互排斥。他利用化学家对一些物质的分析结果,换算出一批原子的相对质量,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张原子相对质量表,记载在1803年9月6日道尔顿的日记中,这一天恰好是道尔顿37岁的生日,因而更富有意义。

道尔顿一生勤奋好学,认真进行科学实验,自制简单的气压计、温度计等仪器,分析从各地搜集到的空气样品。虽然他不是一位分析化学家,但是,他却从自己的实验结构中得出所有来自不同地方的空气组成都是一致的结论。

原子理论建立以后,道尔顿名震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各种荣誉纷至沓来。道尔顿对这些没有丝毫兴趣,他仍然像过去一样,将自己的热情和精力奉献给科学,继续从事原子理论研究,测定各种元素的原子量,继续过着朴实而紧张的隐居生活。他的清贫生活,特别是那简陋的住房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使慕名来访的科学家感到非常意外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道尔顿童年根本没有读书的条件,但是他酷爱读书,勤奋学习,在干农活的空隙还坚持自学,利用夜晚时间自学物理、数学。

B.道尔顿离家来到附近的肯达尔镇任教后,仍坚持学习,学习兴趣也更加广泛,数学、自然科学、哲学、文学的书籍,他都广泛涉猎。

C.道尔顿在曼彻斯特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不是气象、物理方面的,而是一篇关于如何治疗色盲症的文章,治疗方案引起了社会公众的重视。

D.道尔顿陆续地完成了《关于极光》《关于气压计》《论降雨》《关于温度计》等论文,这是他对气象、大气、气体物理等问题研究的结晶。

E.道尔顿过惯了朴实而紧张的隐居式生活,因此,对于原子理论建立以后纷至沓来的各种荣誉,他没有丝毫兴趣,仍然过着清贫的生活。

2.阅读文章第⑥段,谈谈道尔顿是怎样进行原子研究的。(6分)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道尔顿在科学研究方面作出过哪些成就。(6分)

4.从“求学”“处世”“研究”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谈谈道尔顿对你的启示。(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她”从哪里来?

张宝明

    在沿袭几千年的古代汉语里,是没有“她”可言的。“伊”字是“她”的代言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的“伊”就是一个例证。直到《新青年》诞生并带领新文化运动进至高潮,“她”才逐渐取代“伊”。

    被称为新文化旗手的鲁迅是第一位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小说的现代文学作家,即使如此,他在《呐喊·自序》中仍用“伊”字而不是“她”来指称母亲。衣着时尚的“她”究竟第一次闪亮登场是在何时何地?“她”在新文化中的最早使用是发表于1920年11月1日《新青年》上由俞平伯撰写的诗歌《题在绍兴柯严照的相片上》。诗的开头一句的第一个字就由“她”领衔:“她含着所谓的我,我却藏住另外一个她。”在小说中最早使用“她”字的是茅盾(沈雁冰)。他在翻译法国作家莫泊三(桑)小说《西门底爸爸》中率先使用“她”字,时间是1921年5月1目。

20090407

 
    早期白话文,“他”、“伊”、“他(女)”都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混乱的书写方式给译文和白话文创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外来语英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是分阳性、阴性和中性的(he,she,it),汉语难以对译。早在1918年8月之前,刘半农就与友人交流过。当时正值讨论女性解放、男女权利平等的高潮时期,周作人在他翻译的瑞典小说《改革》译文前特别加上了一段关于“中国第三人称”的说明,其中透露了刘半农的大胆构想:“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很觉不便。半农想造一个‘她’字,和‘他’字并用,这原是极好;日本用‘彼女’(Kanoio)与‘彼’(Kare)对待,也是近来新造。起初也觉生硬,用惯了就没有什么了。”

    1920年,远在海外的刘半农在与好友的讨论中形成了(《“她”字问题》一文,这也是他实践(《教我如何不想她》的理论前奏。《“她”字问题》发表于1920年8月9日。遗憾的是,他理论指导下的实绩没有很快在报刊上发表。尽管1920年9月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已经成诗,但毕竟没有正式铅字付梓。《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创作是以刘半农留学英伦为背景的。怀着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刘半农将个人的思乡感情与对祖国的怀念之情编织在一起,写出了以“她”为对象的情诗。声声呼唤的“她”字,带着英伦留洋赤子如泣如诉的情感,漂洋过海回到了祖国。许多留学生都为刘半农的情诗所感动,主攻语言学的赵元任还专门为“她”谱写了乐曲。从此,《教我如何不想她》不胫而走,广为流传。

    正是由于刘半农创造出的“她”这半边天具有“男娲”补天之功,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篇杂文《回忆刘半农君》中深情地说:“他活泼、勇敢,打了几个大仗。譬如吧,'她',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如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

    现代白话文中流行的“她”乃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意,“她”绝对不是一个字的形式创意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身上贯注着生气淋漓的现代性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列举《诗经》和鲁迅作品中用“伊”字表示女性第三人称的例子,很有典型性。

B.虽然俞平伯最早在作品中使用“她”字,但文章认为“她”字的真正创造者是刘半

农。

    C.《教我如何不想她》以如泣如诉的情感打动了许多人,这也加速了“她”字的流传。

    D.文章认为“她”有“男娲”补天之功,高度肯定刘半农创造“她”字的历史贡献。

2.本文作者对刘半农不是第一个使用“她”发表文学作品持什么态度?引用周氏兄弟的话对文章的论述有什么作用?

3.作者认为“在‘她’身上贯注着生气淋漓的现代性。”这句话如何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记

柳宗元

大凡以观游名于代者,不过视于一方,其或傍达左右,则以为特异。至若不骛远不陵危环山洄江四出如一夸奇竞秀咸不相让遍行天下者惟是得之。桂州多灵山,发地峭坚,林立四野。之左曰漓水,水之中曰訾氏之洲。凡峤南之山川,达于海上,于是毕出,而古今莫能知。

【参考译文】

大凡以观赏游览而著称于一代的名胜,不过是相对于一个地方,如果能够与周边其他地方比较,就被认为是特别突出的了。至于不必远道跋涉,不必登高临险,山环水抱,四面风景一样优美,争奇竞秀,各不相让,遍行天下而无处能比的景观,只有这里能称得上。桂州有许多钟灵毓秀的山,拔地而起,峭然耸立,遍布四野。州衙左边有条漓江,江中有一片陆地叫做訾家洲。大凡岭南的山川,直通大海的,都在这里出现了,但古往今来没有人知道。

元和十二年,御史中丞裴公来莅兹邦,都督二十七州事。盗遁奸,德惠敷施。期年政成,而富且庶。当天子平淮夷,定河朔,告于诸侯,公既施庆于下,合僚吏,登兹以嬉。观望修长,悼前之遗。于是厚货居氓,移民于闲壤。伐恶木,刜奥草,前指后画,心舒目行。忽如飘浮上腾,以临云气。万山面内,重江束隘,联岚含辉,旋视其宜,常所未睹,倏然互见,以为飞舞奔走,与游者偕来。乃经工庀材,考极相方。南为燕亭,延宇垂阿,步檐更衣,周若一舍。北有崇轩,以临千里。左浮飞阁,右列闲馆。比舟为梁,与波升降。苞漓山,涵龙宫,昔之所大,蓄在亭内。日出扶桑,云飞苍梧。海霞岛雾,来助游物。其隙则抗月槛于回溪,出风榭于篁中。昼极其美,又益以夜,列星下布,灏气回合,邃然万变,若与安期、羡门物外。则凡名观游于天下者,有不屈伏退让,以推高是亭者乎?

【参考译文】

元和十二年,御史中丞裴公来到桂州,总管二十七州的军政大事。从此盗贼遁迹,奸邪(被)扫清,德行惠政,遍施于民。到任一年,政教有成,人民富庶。当时正值天子平定淮夷、河朔的叛乱,告谕天下百官。裴公为表示庆贺,便聚集同僚属吏,登上訾家洲游玩。他四处观望了很久,深为这里的风光以前为人所忽略而遗憾。于是他付给洲上的居民很多钱,让他们搬到别的空地上去住,然后砍掉了杂树,铲除了荒草,(经过)前后指点规划,(这里的景色)让人心情舒畅,视野开阔。面对美景,人们忽然像飘浮在空中,腾云驾雾,凌虚驭气。这里群山环抱,两江相缠,山岚江雾,隐含光辉,环视四周,处处宜人,平常没有看到过的景致,突然都出现在眼前,好像是飞舞着、奔跑着,同游览的人一同来到。于是裴公经营建筑工具,筹集材料,(鸠工庀材:招集工匠准备材料)考察方位,确定施工方案。在南面建起燕亭,伸展的屋宇,下垂的屋檐,走廊、休息室相连,四周仿佛是一所房屋。北面建起一座高楼,用来登临,眺望远方。左边浮起飞阁,右边列着闲馆。在江面上排列小舟联成桥梁,随波起伏。视野包含着漓山,涵容着龙宫,往日以为很大的东西,现在仿佛都藏在亭中。太阳从东方升起,云烟向西方飞去,海上的霞光,岛上的雾气,都来增添景致。在这些景物的空隙之处,则有月槛耸立在曲折的溪流之间,风榭显露在幽静的竹林之内。白天的风光已经够美了,又加上夜晚另有一番景象。群星密布,白茫茫的雾气四面笼罩,深远莫测,瞬息万变,人们好像和安期、羡门一起超脱于尘世之外。那么凡是以观游而著称于天下的,还有不折服退让来推崇这座亭子的吗?

既成以,欢极而贺,咸曰:昔之遗胜概者,必于深山穷谷,人罕能至,而好事者后得,以为己功。未有直治城,挟阛阓②,车舆步骑,朝过夕视,讫千百年,莫或异顾,一旦得之,遂出于他邦,虽物辩口,莫能举其上者。然则人之心目,果有辽绝特殊而不可至者耶?盖非桂山之灵,不足以瑰观;非是州之旷,不足以极视;非公之,不能以独得。噫!造物者之设是久矣,而尽之于今,余其可以无藉③乎?

【参考译文】

亭子落成,大开酒宴,酣畅至极,人们纷纷致贺。大家都说:以往被人们忽略的名胜,必定藏在深山幽谷、人迹罕至之处,好事者后来发现了它们,就当做自己的功劳。从来没有(哪一处)像现在这处胜景,面对着州城,靠近市区,车马行人早晚经过,千百年过去了,也没有谁对它另眼相看,一旦被发现,就高出其他地方,即使有人博览万物、能言善辩,也不能举出超过它的名胜。既然这样,那么人的心机眼光,难道果真有深远独到、非常特殊、旁人所不可及的吗?如果没有桂山的灵秀,就不能有此奇伟的景观;如果没有这訾家洲的空旷,就不能极目远望;如果没有裴公的眼光,就不会有此独到的发现。唉!大自然设置这个地方很久了,到现在才完全被发现,我难道能不记下来吗?

【注】①安期、羡门:指已悟道成仙的人。②阛阓(huánhuì):市场,商场。③藉:记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之左曰漓水  署:署名

B.盗遁奸,德惠敷施  革:(被)扫清

C.非公之,不能以独得  鉴:明察

D.既成以,欢极而贺 燕:开宴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合僚吏,登兹以嬉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今得闻教

B.若与安期、羡门接物外

以其无礼

C.忽如飘浮上腾

盘盘,囷囷焉,蜂房水涡

D.果有辽绝特殊而不可至者耶

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

3.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赞美訾家洲于桂林的灵山秀水中胜景独擅,惋惜其不为人所知,颂扬裴公于惠施德政之余,慧眼独具,

建亭于斯,遂使其撮奇得要,景甲桂林。

B.柳宗元的散文立意深刻,在对訾家洲亭的景色描绘中,寄寓了自己不遇的慨叹和求荐望举的希冀,同时也

表达了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

C.本文构思新颖,起始突兀,以表现訾家洲之不凡,然后描写亭景含宏蕴元,变化奇异可谓形容尽致,结尾

处层层转深,跌宕多姿。

D.本文的风格雄深雅健,简古峭拔,情感表达含蓄隽永,以贬谪期间个人的全部感情观照山水,又借山水的

描摹以传达心境,达到“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意境。

4.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至若不骛远不陵危/环山洄江/四出如一/夸奇竞秀/咸不相让/遍行天下者/惟是得之

B.至若不骛/远不陵危/环山洄江/四出如一/夸奇竞秀/咸不相让/遍行天下者/惟是得之

C.至若不骛远/不陵危/环山洄江/四出如一/夸奇竞秀/咸不相让遍行天下者/惟是得之

D.至若不骛远/不陵危/环山洄江/四出如一/夸奇竞秀/咸不相让/遍行天下者/惟是得之

5.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厚货居氓,移民于闲壤。

(2)则凡名观游于天下者,有不屈伏退让,以推高是亭者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4―17题。

“她”从哪里来?

张宝明

在沿袭几千年的古代汉语里,是没有“她”可言的。“伊”字是“她”的代言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中的“伊”就是一个例证。直到《新青年》诞生并带领新文化运动进至高潮,“她”才逐渐取代“伊”。

被称为新文化旗手的鲁迅是第一位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小说的现代文学作家,即使如此,他在《呐喊?自序》中仍用“伊”字而不是“她”来指称母亲。衣着时尚的“她”究竟第一次闪亮登场是在何时何地?“她”在新文化中的最早使用是发表于1920年11月1日《新青年》上由俞平伯撰写的诗歌《题在绍兴柯严照的相片上》。诗的开头一句的第一个字就由“她”领衔:“她含着所谓的我,我却藏住另外一个她。”在小说中最早使用“她”字的是茅盾(沈雁冰)。他在翻译法国作家莫泊三(桑)小说《西门底爸爸》中率先使用“她”字,时间是1921年5月1目。

早期白话文,“他”、“伊”、“他(女)”都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混乱的书写方式给译文和白话文创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外来语英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是分阳性、阴性和中性的(he,she,it),汉语难以对译。早在1918年8月之前,刘半农就与友人交流过。当时正值讨论女性解放、男女权利平等的高潮时期,周作人在他翻译的瑞典小说《改革》译文前特别加上了一段关于“中国第三人称”的说明,其中透露了刘半农的大胆构想:“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很觉不便。半农想造一个‘她’字,和‘他’字并用,这原是极好;日本用‘彼女’(Kanoio)与‘彼’(Kare)对待,也是近来新造。起初也觉生硬,用惯了就没有什么了。”

1920年,远在海外的刘半农在与好友的讨论中形成了《“她”字问题》一文,这也是他实践《教我如何不想她》的理论前奏。《“她”字问题》发表于1920年8月9日。遗憾的是,他理论指导下的实绩没有很快在报刊上发表。尽管1920年9月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已经成诗,但毕竟没有正式铅字付梓。《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创作是以刘半农留学英伦为背景的。怀着对故国家园的思念,刘半农将个人的思乡感情与对祖国的怀念之情编织在一起,写出了以“她”为对象的情诗。声声呼唤的“她”字,带着英伦留洋赤子如泣如诉的情感,漂洋过海回到了祖国。许多留学生都为刘半农的情诗所感动,主攻语言学的赵元任还专门为“她”谱写了乐曲。从此,《教我如何不想她》不胫而走,广为流传。

正是由于刘半农创造出的“她”这半边天具有“男娲”补天之功,鲁迅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篇杂文《回忆刘半农君》中深情地说:“他活泼、勇敢,打了几个大仗。譬如吧,“她”和“它”字的创造,就都是的。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如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

现代白话文中流行的“她”乃是一个了不起的创意,“她”绝对不是一个字的形式创意问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她”身上贯注着生气淋漓的现代性。

14.文章题目“‘她’从哪里来?”颇有意趣,简要赏析。(4分)

答:

15.本文作者对刘半农不是第一个使用“她”发表文学作品持什么态度?周氏兄弟的话论述了哪两方面的内容?(6分)

答:(1)

(2)

16.作者认为:“在‘她’身上贯注着生气淋漓的现代性。”这句话如何理解?(6分)

答:

17.结合全文,分析文章的主要论证方法及其作用。(6分)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

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①近些年,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全国大兴植树造林,人工造林以7000万亩以上的速度每年推进,人工林保存总面积达到8亿多亩,人工造林速度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一。②各省森林覆盖率也均有明显提高,但悬殊很大。③森林覆盖率是增强了,但“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景象却随处可见。④从遥感影像上看,这些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似乎不低,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的原因是由林下缺少灌木或草本植被覆盖,土壤表面裸露程度高造成的。⑤这种现象,被专家称它为“林下水土流失”。

序号

修   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

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①近些年,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全国大兴植树造林,人工造林以7000万亩以上的速度每年推进,人工林保存总面积达到8亿多亩,人工造林速度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一。②各省森林覆盖率也均有明显提高,但悬殊很大。③森林覆盖率是增强了,但“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景象却随处可见。④从遥感影像上看,这些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似乎不低,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的原因是由林下缺少灌木或草本植被覆盖,土壤表面裸露程度高造成的。⑤这种现象,被专家称它为“林下水土流失”。

序号

修   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

下面文字中每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近些年,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全国大兴植树造林,人工造林以7000万亩以上的速度每年推进,人工林保存总面积达到8亿多亩,人工造林速度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一。②各省森林覆盖率也均有明显提高,但悬殊很大。③森林覆盖率是增强了,但“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景象却随处可见。④从遥感影像上看,这些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似乎不低,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的原因是由林下缺少灌木或草本植被覆盖,土壤表面裸露程度高造成的。⑤这种现象,被专家称它为“林下水土流失”。

序号  修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

下面文字中每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近些年,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全国大兴植树造林,人工造林以7000万亩以上的速度每年推进,人工林保存总面积达到8亿多亩,人工造林速度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一。②各省森林覆盖率也均有明显提高,但悬殊很大。③森林覆盖率是增强了,但“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景象却随处可见。④从遥感影像上看,这些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似乎不低,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的原因是由林下缺少灌木或草本植被覆盖,土壤表面裸露程度高造成的。⑤这种现象,被专家称它为“林下水土流失”。

序号

修  改

 

= 4 \* GB3 = 5 \* GB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

下面文字中每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近些年,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全国大兴植树造林,人工造林以7000万亩以上的速度每年推进,人工林保存总面积达到8亿多亩,人工造林速度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一。②各省森林覆盖率也均有明显提高,但悬殊很大。③森林覆盖率是增强了,但“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景象却随处可见。④从遥感影像上看,这些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似乎不低,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的原因是由林下缺少灌木或草本植被覆盖,土壤表面裸露程度高造成的。⑤这种现象,被专家称它为“林下水土流失”。

序号

修  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xxyw 来源:2008年五年级语文(下)单元练 苏教版 苏教版 题型:048

阅读训练。

  我们本想在知春亭畔,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无隙地!女孩子、男孩子,戴着红领巾的、把外衣脱下搭在肩上拿在手里的,东一堆,西一堆,叽叽呱呱地,也不知说些什么,笑些什么,个个鼻尖上闪着汗珠,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香气息。也有些孩子,大概是跑累了,背倚着树根坐在小山坡上,聚精会神地看小人书。湖面无数坐满儿童的小船,在波上荡漾,一面一面鲜红的队旗,在东风里哗哗地响着。

  我们站了一会,沿着湖边的白石栏杆向玉澜堂走。在转弯的地方,总和一群一群的孩子撞个满怀,他们匆匆地说了声“对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知春亭和园门口大概是他们集合的地方,太阳已经偏西,是他们归去的时候了。

  走进玉澜堂的院落里,眼睛突然一亮,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色的花。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

1、照样子写词语。

密密层层: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匆匆地跑:________地走________地打________地拍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倚(  )  突然(  )  大概(  )

3、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

下面文字中每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近些年,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全国大兴植树造林,人工造林以7000万亩以上的速度每年推进,人工林保存总面积达到8亿多亩,人工造林速度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一。②各省森林覆盖率也均有明显提高,但悬殊很大。③森林覆盖率是增强了,但“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景象却随处可见。④从遥感影像上看,这些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似乎不低,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的原因是由林下缺少灌木或草本植被覆盖,土壤表面裸露程度高造成的。⑤这种现象,被专家称它为“林下水土流失”。

序号

修  改

 

 

 

= 4 \* GB3 = 5 \* GB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专项题 题型:改错题

请指出下面一段文字中的语病,并加以修改。(改动三处即可)
  ①近些年,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全国大兴植树造林,人工造林每年以7000万亩以上的速度推进,人工林保存总面积达到8亿多亩左右,人工造林速度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一。②各省森林覆盖率也均有明显提高,但差别很大。③森林覆盖率是加强了,但“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景象却随处可见。④从遥感影像上看,这些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似乎不低,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的原因是由林下缺少灌木或草本植被覆盖,土壤表面裸露程度高造成的。⑤这种现象,被专家称之为“林下水土流失”。
修改: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 题型:

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①近些年,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全国大兴植树造林,人工造林以7000万亩以上的速度每年推进,人工林保存总面积达到8亿多亩,人工造林速度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一。②各省森林覆盖率也均有明显提高,但悬殊很大。③森林覆盖率是增强了,但“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景象却随处可见。④从遥感影像上看,这些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似乎不低,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的原因是由林下缺少灌木或草本植被覆盖,土壤表面裸露程度高造成的。⑤这种现象,被专家称它为“林下水土流失”。

序号

修  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安徽省模拟题 题型:改错题

下面文字中每个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
 ①近些年,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全国大兴植树造林,人工造林以7000万亩以上的速度每年推进,人工林保存总面积达到8亿多亩,人工造林速度和面积均居世界第一。
②各省森林覆盖率也均有明显提高,但悬殊很大。
③森林覆盖率是增强了,但“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景象却随处可见。
④从遥感影像上看,这些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似乎不低,水土流失依然严重的原因是由林下缺少灌木或草本植被覆盖,土壤表面裸露程度高造成的。
⑤这种现象,被专家称它为“林下水土流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