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试题搜索列表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节奏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的节奏答案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2013学年云南滇池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课内外文言文,完成题(10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青溪之跳珠溅雪,亦无以异于诸泉,独其水色最奇。盖世间之色,其为正也间也,吾知之,独于碧不甚了然。今见此水,乃悟世间真有碧色。如秋天,如晚岚①;比之含烟新柳则较浓,比之脱箨②初篁则较淡;温于玉,滑于纨③;至寒至腴,可拊④可餐。

注释

 ①岚:林中雾气。②箨(tuò):竹笋皮,笋壳。③纨:白色的丝绢。④拊(fǔ):抚摩。

1.请解释下列划线的字。(2分)

(1)斗折蛇行(              )  (2)心之(            )

(3)潭中鱼百许头(              )  (4)其境过清(            )

2.翻译句子(2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在语段甲中,作者的心情有什么变化?(1分)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来?(2分)

                                                                     

4.两个语段分别是怎样突出水的特点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柳宗元《小石潭记》这篇文言文,完成10—12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是

A.百许头(表示数目估计)

B.日光下(清澈)

C.水尤清(寒冷)

D.而从者(随从)

2..翻译下列重点句子,不正确的是

A.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碰撞发出的声音。】

B.俶尔远逝【忽然间游到了远处去了。】

C.犬牙差互【狗的牙齿互相交错。】

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3..下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文以写景见长,写潭,写树,写水,写鱼,写源头,写岸势,都写出了特点,生动细腻,精美异常。

B.第一段写潭写树。开头以行踪缓缓步入“小潭”,接着紧扣“石潭”写石的变化,突出山水之奇,最后写潭四周的树木,动静结合,语言精练。

C.第二段定点特写,正面写水侧面写鱼。首句突出了水的清澈,次句写鱼在水中嬉戏,一静一动,活泼可爱。

D.第四段写感受,抒愤懑。“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既是作者对环境凄凉的感受,又是作者政治受挫遭贬后的忧伤心情的流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一)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句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竹取道     齐师我      B.其境过清    咨臣当世之事

C.不久居     高二黍许    D.隶而者      太守归而宾客

2..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无所依靠。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潭西南望过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明的暗的都能看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源头在哪里。

3..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B.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珮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C.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

D.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

4..同为山水游记,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提到“乐”,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多次提到“乐”,两文中的“乐”,乐在何处,不同点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1-2012学年甘肃省李桥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柳宗元《小石潭记》这篇文言文,完成10—12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是

A.百许头(表示数目估计)B.日光下(清澈)
C.水尤清(寒冷)D.而从者(随从)
【小题2】.翻译下列重点句子,不正确的是
A.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碰撞发出的声音。】
B.俶尔远逝【忽然间游到了远处去了。】
C.犬牙差互【狗的牙齿互相交错。】
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小题3】.下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文以写景见长,写潭,写树,写水,写鱼,写源头,写岸势,都写出了特点,生动细腻,精美异常。
B.第一段写潭写树。开头以行踪缓缓步入“小潭”,接着紧扣“石潭”写石的变化,突出山水之奇,最后写潭四周的树木,动静结合,语言精练。
C.第二段定点特写,正面写水侧面写鱼。首句突出了水的清澈,次句写鱼在水中嬉戏,一静一动,活泼可爱。
D.第四段写感受,抒愤懑。“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既是作者对环境凄凉的感受,又是作者政治受挫遭贬后的忧伤心情的流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4届江苏江都大桥中学八年级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不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下列划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乃记之而(到……去)

B.犬牙差互(互相交错)

C.蒙络摇缀(覆盖、缠绕)

D.悄怆幽邃(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发展旅游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1届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九年级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请完成11—15 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4分)
(1) 心之(     )   (2) 络摇缀(       )
(3) 斗折行(        )     (4) 乃记之而(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题3】文章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4】“境由心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情?(2分)
【小题5】为了发展永州旅游业,当地准备开发小石潭景点,结合课文,请你为该景点写一则50字左右的简介。(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2013学年福建省晋江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小石潭记》,然后完成小题。(20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以下各组中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夫能不游堕事②其境过清

B.①水尤洌②以其境过

C.①潭西南望②乃记之

D.①坻,为屿,②山峦晴雪所洗

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水尤清(   )      (2)悄怆幽(   )

(3)佁然不动(   )       (4)而从者(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理解填空。(5分)

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如写石:“全石以为底”是面,“               ”是点。②远近交错。如写潭:“           ”是远,“下见小潭”是近。③动静结合。如写鱼:“        ”是静,“俶尔远逝”是动。④虚实相生。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     ,实为写     ,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为了发展旅游事业。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1-2012学年云南省昆明三中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共12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
(qī)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设置)州已(通“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bǐ使)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增益)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2分)
(1)潭中鱼百许头 (       )     (2)不可状   (       )
(3)神寒骨      (       )     (4)其境过清  (       )
【小题2】下面划线的词用法相同的两项是(2分,只选对一项不得分)(    )(   )

A.乃记而去B.则宜逸民退士所游处
C.可为都邑胜境D.徘徊溪上,为怅然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题4】【甲】文描写景物,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2分)
①远近交错。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②点面结合。如写石:“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③动静结合。如写鱼:“影布石上,佁然不动”是静,“             ”是动。
【小题5】【甲】【乙】两文划线句子都是写水,试比较两者写法的不同:(2分)
【小题6】【甲】文中先后出现了两个“乐”字,却又以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收篇,你认为这样写矛盾吗?请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你的理解。(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文,请完成11—15 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4分)
(1) 心之(     )   (2) 络摇缀(       )
(3) 斗折行(        )     (4) 乃记之而(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题3】文章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4】“境由心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情?(2分)
【小题5】为了发展永州旅游业,当地准备开发小石潭景点,结合课文,请你为该景点写一则50字左右的简介。(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8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鱼百许头:___________       (2)俶尔远逝:___________

(3)斗折蛇行:  ___________       (4)不可久: 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本文多处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写景,请结合所给语段选择一处作简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1-2012学年安徽省安庆市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4分)

(1)潭中鱼百许头                  (2)乃记之而去          

(3)无与为乐者                    (4)相与步于中庭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甲】【乙】两文所表现出的情感虽不尽相同,但都写到了作者的快乐,柳宗元的快乐是因为“  ”,还因为潭中鱼“                 ”;而苏轼的快乐是因为“          ”。(3分)

4.【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都写到景物的“影”,它们的作用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 题型: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3分)

⑴猛浪若     ⑵势竞上,互相轩邈       ⑶潭中鱼百许头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⑴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⑵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从甲、乙两文中找出从侧面写“水清”的句子。(2分)

甲文:             ;       乙文:             

4.下面两个句子分别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⑵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届四川省仁寿县联谊学校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课内文言文阅读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蒙摇缀(络:缠绕)B.水尤清(冽:清澈)
C.石底以出(卷:弯曲)D.以其境过(清:凄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潭中鱼可百头先生不知何人也B.其境过清徐喷烟  
C.其岸势牙差互其一坐于前D.乃记之而我以日始出时人近
【小题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     )
A.本文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B.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写景时抓住了小石潭幽静的特点,采用是移步换景的的写法,写作中广用修辞,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
C.文中对鱼的描写采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其写作目的在于侧面表现潭水的清澈。
D.文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不仅写出小石潭环境凄清的特点,也暗示作者被贬之后凄苦悲凉的心境。
【小题4】翻译句子(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3届江苏省灌南县四校八年级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 完成8—11题。(16分)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1.、本文是       代文学家         所著《永州八记》的一篇。(2分)

 

2.、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词。(4分)

①、水清洌(         )          ②、斗折蛇行(           )

③、潭中鱼百许头(       )      ④、乃记之而(         )

3.、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品读第四段,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1—2012学年四川省板桥学区初二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柳宗元《小石潭记》这篇文言文,完成10—12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是

A.百许头(表示数目估计)B.日光下(清澈)
C.水尤清(寒冷)D.而从者(随从)
【小题2】.翻译下列重点句子,不正确的是
A.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碰撞发出的声音。】
B.俶尔远逝【忽然间游到了远处去了。】
C.犬牙差互【狗的牙齿互相交错。】
D.凄神寒骨【(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小题3】.下面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文以写景见长,写潭,写树,写水,写鱼,写源头,写岸势,都写出了特点,生动细腻,精美异常。
B.第一段写潭写树。开头以行踪缓缓步入“小潭”,接着紧扣“石潭”写石的变化,突出山水之奇,最后写潭四周的树木,动静结合,语言精练。
C.第二段定点特写,正面写水侧面写鱼。首句突出了水的清澈,次句写鱼在水中嬉戏,一静一动,活泼可爱。
D.第四段写感受,抒愤懑。“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既是作者对环境凄凉的感受,又是作者政治受挫遭贬后的忧伤心情的流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4届浙江台州书生中学初二下期期中考试语文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小石潭记(12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4分)          

A.影石上()                         B.潭中鱼可百头()

C.乃记之而()                        D.折蛇行()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下列句子中的“以”和“以其境过清”一句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全石以为底       B.计日以待          C.以衾拥覆         D.以中有足乐者

4.本文作者通过对小石潭石、水、鱼、树木的描绘,突出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从中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2届重庆市重庆一中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⑴自非亭午夜分 亭午:                       ⑵沿阻绝   溯:            
飞漱其间     飞漱:                       ⑷属引凄异 属引: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⑵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小题3】三峡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四季多变的美的典范。请你结合选文内容,仿照
“示例”内容,说说三峡的美还体现在何处。(请勿抄写示例)(3分)
示例:三峡的美,美在山,美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的险峻。
三峡的美,美在     ,美在                                                 
【小题4】下列两则材料都在描写水的特点,请具体分析它们在描写的角度上有什么相同之处?(4分)
材料一: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三峡》
材料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乐清市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文言文阅读

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潭中鱼百许头(    )      (2)佁然不动(     )

(3)以其境过(   )           (4)乃记之而(     )

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以”,用法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意思一样的是(  )(2分)

A.丛草为林

B.扶苏数谏故

C.可一战

D.光先帝遗德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 有资料记载“子厚(指柳宗元)居厚溪(即永州附近一地名)几十年,……寻游山水”,请结合本文,说说柳宗元到底要在山水中寻求什么?结果如何?(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czyw 来源:2011-2012学年度浙江省浦江市第四中学初三3月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题型: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11分)
【甲】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
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3分)
(1)猛浪若(  ) (2)潭中鱼百许头(  )(3)其境过清(   )
【小题2】甲、乙两文中的划线句在描写内容和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2分)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4】下面两个句子各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