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试题搜索列表 >政治学法大视野八

政治学法大视野八答案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既是古代政府稳定统治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隋主为君,不恤民事,君臣失道,民叛国亡,公卿贵臣,暴骸原野,毒流百姓,祸及其身”,“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为本。”“日所衣食,皆取诸民者也。”
“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摘自《贞观之治》(1)结合材料和所学史实,从民本思想的角度对唐太宗的言论进行解读。
材料二 机器的采用,把大量的小手工业者驱入无产阶级队伍,而工厂所吸收的工人却在相对地减少,结果造成经常地失业大军,马克思称之为相对人口过剩或产业后备军。大量失业工人的存在和廉价童工、女工的使用,是工人的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在1839年英国42万纺织工业工人中,成年男子不到1/4,而妇女占242,000人,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者超过80,000人。”工人队伍中女工和童工比重的增大,意味着工人平均工资的下降。以棉纺业为例,“1806年女工的平均工资比男工低63%强,童工的工资更少。”
--刘淑兰《英国产业革命史》(2)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下层人民的民生却日益恶化。依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造成人工阶级相对贫困化?
材料三 工人运动的发展,上街游行、罢工、流血斗争、公会组织、政党和运动。所有这些,在各个国家改变了力量对比,工人阶级自此具备了分量。这个新的力量对比,解释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劳动人民的新利益。在四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力量对比导致了实际工资的增长。德国实际工资平均增长了1/5,法国国际工资平均增长了2/5.同时,劳动时间缩短的趋势也显著发生。一些作者强调了在这个时期生产效率的提高,人均产值的增加,使得这些让步成为可能,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没有力量对比的变化,这些让步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
--摘自M•波德《资本主义的历史》(3)19世纪后期以来,西欧工人的民生状况得到改善。依据材料三分析改善的原因。
(4)阅读下表,以“论北京票证的兴废”为题写一篇历史短论。
年份大事记

1953年
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北京市实行面粉计划供应,凭“面粉购买证”供应面粉。

1955年
国务院公布“市镇粮食定量供应的暂行办法”。北京市开始使用地方粮票,全面推行粮食定量供应。

1984年
国务院规定,农民的粮食完成交售任务后可以上市。以后,国家逐步理顺购销价格,国家定价逐步转向国家指导定价,粮油出现多种经营局面。

1993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北京市取消实行了40年的城镇居民粮食凭证票定量供应制度。
写作要求:体现本大题的主题,结合史实,充分使用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重视民生、改善民生既是古代政府稳定统治的基础,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说“隋主为君,不恤民事,君臣失道,民叛国亡,公卿贵臣,暴骸原野,毒流百姓,祸及其身”,“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
“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为本。”“日所衣食,皆取诸民者也。”
“劳弊之事,诚不可施于百姓,朕尊为帝王,富有四海,每事由己,诚能自节,若百姓不欲,必能顺其情也。”,“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宽简。”--摘自《贞观之治》
(1)结合材料和所学史实,从民本思想的角度对唐太宗的言论进行解读。
材料二  机器的采用,把大量的小手工业者驱入无产阶级队伍,而工厂所吸收的工人却在相对地减少,结果造成经常地失业大军,马克思称之为相对人口过剩或产业后备军。大量失业工人的存在和廉价童工、女工的使用,是工人的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在1839年英国42万纺织工业工人中,成年男子不到1/4,而妇女占242,000人,不满十八岁的未成年者超过80,000人。”工人队伍中女工和童工比重的增大,意味着工人平均工资的下降。以棉纺业为例,“1806年女工的平均工资比男工低63%强,童工的工资更少。”
--刘淑兰《英国产业革命史》
(2)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下层人民的民生却日益恶化。依据材料二分析,工业革命为什么会造成人工阶级相对贫困化?
材料三  工人运动的发展,上街游行、罢工、流血斗争、公会组织、政党和运动。所有这些,在各个国家改变了力量对比,工人阶级自此具备了分量。这个新的力量对比,解释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劳动人民的新利益。在四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新的力量对比导致了实际工资的增长。德国实际工资平均增长了1/5,法国国际工资平均增长了2/5.同时,劳动时间缩短的趋势也显著发生。一些作者强调了在这个时期生产效率的提高,人均产值的增加,使得这些让步成为可能,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没有力量对比的变化,这些让步发生的可能性会很小。
--摘自M•波德《资本主义的历史》
(3)19世纪后期以来,西欧工人的民生状况得到改善。依据材料三分析改善的原因。
(4)阅读下表,以“论北京票证的兴废”为题写一篇历史短论。
年份大事记
1953年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北京市实行面粉计划供应,凭“面粉购买证”供应面粉。
1955年国务院公布“市镇粮食定量供应的暂行办法”。北京市开始使用地方粮票,全面推行粮食定量供应。
1984年国务院规定,农民的粮食完成交售任务后可以上市。以后,国家逐步理顺购销价格,国家定价逐步转向国家指导定价,粮油出现多种经营局面。
1993年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精神,北京市取消实行了40年的城镇居民粮食凭证票定量供应制度。
写作要求:体现本大题的主题,结合史实,充分使用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4年高中历史提能专训: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甲午战争后的中国(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 绘画之学,为各学之本,国人视为无用。岂知一切工商之品,文明(意为文治教化)之具,皆赖画以发明之。……若画不精,则工品拙劣,难于销流,而理财无从始也。文明之具,亦立国所同竞,而不可以质野立于新世互争之时者也。故画学不可不至精也。

——摘编自康有为《物质救国论》

材料二 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盖由画论之谬也。……然则画以象形类物……

非取神即可弃形,更非写意即可忘形也。……今特矫正之:以形神为主而不取写意,以着色界画(指古代宫廷画)为正,而以墨笔粗简者为别派(即旁支);士气固可贵,而以院体(指宫廷画)为画正法……中国画学至国朝而衰弊极矣……枯笔数笔,味同嚼蜡,岂复能传后,以与今欧美日本竞胜哉?……如仍守旧不变,则中国画学应遂灭绝。国人岂无英绝之士应运而兴,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者。——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

材料三 画师吾爱拉飞尔,创写阴阳妙逼真。色外生香绕隐秀,意中飞动更如神……拉飞尔画非人力,秀韵神光属化工。太白诗词右军字,天然清水出芙蓉。(注:拉飞尔,又译为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右军,指王羲之)——康有为《怀拉飞尔画师得绝句八》

材料四 康氏不谙中西绘画,主以院画(指中国古代宫廷画)为绘画正宗,全是以个人意志而加以论断者。恐与其政见之由维新而至复辟者相似,不足以为准绳。——摘编自潘天寿《中国绘画史》他(指康有为)是从晚明到清末三百年来从文化高度观察、评议西方美术优点的第一人;他又是近现代敢于承认中国传统美术缺陷的第一人。——摘编自吴甲丰《对西方艺术的再认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关于绘画与救国的关系的观点。(4)

(2)据材料二,归纳康有为振兴画学的主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他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10)

(3)材料三中康有为所欣赏的西方绘画风格是否符合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西方美术发展的潮流?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

(4)材料四中的两位作者对康有为绘画思想的评价角度及结论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评析康有为振兴画学救国的主张。(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不详 题型:综合题

材料一 绘画之学,为各学之本,国人视为无用。岂知一切工商之品,文明(意为文治教化)之具,皆赖画以发明之。……若画不精,则工品拙劣,难于销流,而理财无从始也。文明之具,亦立国所同竞,而不可以质野立于新世互争之时者也。故画学不可不至精也。
——摘编自康有为《物质救国论》
材料二 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盖由画论之谬也。……然则画以象形类物……
非取神即可弃形,更非写意即可忘形也。……今特矫正之:以形神为主而不取写意,以着色界画(指古代宫廷画)为正,而以墨笔粗简者为别派(即旁支);士气固可贵,而以院体(指宫廷画)为画正法……中国画学至国朝而衰弊极矣……枯笔数笔,味同嚼蜡,岂复能传后,以与今欧美日本竞胜哉?……如仍守旧不变,则中国画学应遂灭绝。国人岂无英绝之士应运而兴,合中西而为画学新纪元者。——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
材料三 画师吾爱拉飞尔,创写阴阳妙逼真。色外生香绕隐秀,意中飞动更如神……拉飞尔画非人力,秀韵神光属化工。太白诗词右军字,天然清水出芙蓉。(注:拉飞尔,又译为拉斐尔,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右军,指王羲之)——康有为《怀拉飞尔画师得绝句八》
材料四 康氏不谙中西绘画,主以院画(指中国古代宫廷画)为绘画正宗,全是以个人意志而加以论断者。恐与其政见之由维新而至复辟者相似,不足以为准绳。——摘编自潘天寿《中国绘画史》他(指康有为)是从晚明到清末三百年来从文化高度观察、评议西方美术优点的第一人;他又是近现代敢于承认中国传统美术缺陷的第一人。——摘编自吴甲丰《对西方艺术的再认识》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关于绘画与救国的关系的观点。(4分)
(2)据材料二,归纳康有为振兴画学的主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他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10分)
(3)材料三中康有为所欣赏的西方绘画风格是否符合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西方美术发展的潮流?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6分)
(4)材料四中的两位作者对康有为绘画思想的评价角度及结论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评析康有为“振兴画学救国”的主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6届山东烟台市高三下学期适应性练习一(二模)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进一步推进法治政府、法治城市建设,深圳市对司法管辖制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首批成为全国行政案件集中管辖试点城市之一。

B.美国影星莱昂纳多在五次角逐奥斯卡金像奖失利后,最终凭借在电影《荒野猎人》中的精彩表演,第88届奥斯卡组委会将最佳男主角奖授予他。

C.今年全国已有八所高等院校恢复了此前取消的儿科学本科专业,以满足“全面二孩” 政策实施后将面临的儿科医生越来越紧缺的难题。

D.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代表的电视节目,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较强的原创魅力,深受观众喜爱,这说明以传统文化助推电视节目创新的做法是可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zz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5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今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全新理念。实现中国梦,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同学们围绕“学习十八大精神,共建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想”这一主题开展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吧!㈠【美丽中国▪展示理论之美】
报告摘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老师点评科学发展观是党理论创新的结晶,彰显了党的理论自信,也展示了党的理论之美
㈡【美丽中国▪呼唤科技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继承创新和引领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1)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科学发展观展示的理论之美。
(2)请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美丽中国呼唤科技创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zz 来源:2014-2015学年宁夏银川九中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今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全新理念。实现中国梦,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同学们围绕“学习十八大精神,共建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想”这一主题开展一次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吧!

(一)【美丽中国·展示理论之美】

报告

摘录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老师点评

科学发展观是党理论创新的结晶,彰显了党的理论自信,也展示了党的理论之美。

(1)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科学发展观展示的理论之美。(12分)

(二)【实现梦想·彰显行动之美】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美好的梦想是发展的奋斗目标,也是前进的强大动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求真务实”才能实现“中国梦·我的梦”。

(2)根据材料从哲学上说明,为实现梦想我们应如何做到“求真务实”?(12分)

(三)【美丽中国,呼唤科技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3)请运用“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的有关知识简析上述材料。(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16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上学期月考(三)语文试卷(解析版) 题型: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晚饭花

汪曾祺

晚饭花就是野茉莉。因为是在黄昏时开花,晚饭前后开得最为热闹,故又名晚饭花。

野茉莉,处处有之,极易繁衍。高二三尺,枝叶披纷,肥者可荫五六尺。花如茉莉而长大,其色多种易变。子如豆,深黑有细纹,中有瓤,白色,可作粉,故又名粉豆花。曝干作蔬,与马兰头相类。根大者如拳、黑硬,俚医以治吐血。

——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

李小龙的家在李家巷。

这是一条南北向的巷子,相当宽,可以并排走两辆黄包车。但是不长,巷子里只有几户人家。

西边的北口一家姓陈。这家好像特别的潮湿,门口总飘出一股湿布的气味,人的身上也带着这种气味。他家有好几棵大石榴,比房檐还高,开花的时候,一院子都是红通通的。结的石榴很大,垂在树枝上,一直到过年下雪时才剪下来。

陈家往南,直到巷子的南口,都是李家的房子。

东边,靠北是一个油坊的堆栈,粉白的照壁上黑漆八个大字:“双窨香油,照庄发客”。

靠南一家姓夏。这家进门就是锅灶,往里是一个不小的院子。这家特别重视过中秋。每年的中秋节,附近的孩子就上他们家去玩,去看院子里还在开着的荷花,几盆大桂花,缸里养的鱼;看他家在院子里摆好了的矮脚的方桌,放了毛豆、芋头、月饼、酒壶,准备一家赏月。

在油坊堆栈和夏家之间,是王玉英的家。

王家人很少,一共三口。王玉英的父亲在县政府当录事,每天一早便提着一个蓝布笔袋,一个铜墨盒去上班。王玉英的弟弟上小学。王玉英整天一个人在家。她老是在她家的门道里做针线。

王玉英家进门有一个狭长的门道。三面是墙:一面是油坊堆栈的墙,一面是夏家的墙,一面是她家房子的山墙。南墙尽头有一个小房门,里面才是她家的房屋。从外面是看不见她家的房屋的。这是一个长方形的天井,一年四季,照不进太阳。夏天很凉快,上面是高高的蓝天,正面的山墙脚下密密地长了一排晚饭花。王玉英就坐在这个狭长的天井里,坐在晚饭花前面做针线。

李小龙每天放学,都经过王玉英家的门外。他都看见王玉英(他看了陈家的石榴,又看了“双窨香油,照庄发客”,还会看看夏家的花木)。晚饭花开得很旺盛,它们使劲地往外开,发疯一样,喊叫着,把自己开在傍晚的空气里。浓绿的,多得不得了的绿叶子;殷红的,胭脂一样的,多得不得了的红花;非常热闹,但又很凄清。没有一点声音,在浓绿浓绿的叶子和乱乱纷纷的红花之前,坐着一个王玉英。

这是李小龙的黄昏。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其为黄昏了。

李小龙很喜欢看王玉英,因为王玉英好看。王玉英长得很黑,但是两只眼睛很亮,牙很白。王玉英有一个很好看的身子。

红花、绿叶、黑黑的脸、明亮的眼睛、白的牙,这是李小龙天天看的一张画。

王玉英一边做针线,一边等着她的父亲。她已经焖好饭了,等父亲一进门就好炒菜。

王玉英已经许了人家。她的未婚夫是钱老五。大家都叫他钱老五。不叫他的名字,而叫钱老五,有轻视之意。老人们说他“不学好”。人很聪明,会画两笔画,也能刻刻图章,但做事没有长性。教两天小学,又到报馆里当两天记者。他手头并不宽裕,却打扮得像个阔少爷,穿着细毛料子的衣裳,梳着油光光的分头,还戴了一副金丝眼镜。他交了许多“三朋四友”,风流浪荡,不务正业。都传说他和一个寡妇相好,有时就住在那个寡妇家里,还花寡妇的钱。

这些事也传到了王玉英的耳朵里,连李小龙也都听说了嘛,王玉英还能不知道?不过王玉英倒不怎么难过,她有点半信半疑。而且她相信她嫁过去,他就会改好的。她看见过钱老五,她很喜欢他的人才。

钱老五不跟他的哥哥住。他有一所小房,在臭河边。他成天不在家,门老是锁着。

李小龙知道钱老五在哪里住。他放学每天经过。他有时扒在门缝上往里看:里面有三间房,一个小院子,有几棵树。

王玉英也知道钱老五的住处。她路过时,看看两边没有人,也曾经扒在门缝上往里看过。

有一天,一顶花轿把王玉英抬走了。

从此,这条巷子里就看不见王玉英了。

晚饭花还在开着。

李小龙放学回家,路过臭河边,看见王玉英在钱老五家门前的河边淘米。只看见一个背影。她头上戴着红花。

李小龙觉得王玉英不该出嫁,不该嫁给钱老五。他很气愤。

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

(选自《汪曾祺短篇小说选》)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中多处描写王玉英做针线活的情景,意在刻画她善于操持家务、勤劳淳朴、本分能干,同时又逆来顺受的形象。

B.王玉英在出嫁前,曾趁无人时,扒在未婚夫钱老五家的门缝上往里看,这一细节刻画出她对钱老五十分怀疑的心理。

C.这篇小说体现了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点,故事情节十分简单,人物着色清淡,细节处理富有个性,语言淡而隽永。

D.在这篇小说中,作者安排了两条线索,分别叙述了男女主人公的故事,这两条线索看似是平行发展,实则是连在一起的。

E.作者以细描的手法勾勒出钱老五的不务正业、虚荣、朝三暮四等特点,主要目的是为下文写王玉英的悲剧结局埋下伏笔。

(2)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6分)

①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其为黄昏了。(3分)

②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3分)

(3)在王玉英出场前,作者对王玉英家的狭长门道作了详细介绍,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6分)

(4)小说多次写花,请简要分析这样写对表现人物形象各有什么作用。(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yw 来源:2006年上饶市重点中学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题型:04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赵救灾

曾巩

  仁宗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九月,资政殿大学士、右谏议丈夫、知越州越公①,前民之未饥,为书问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②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使各书以对而谨其备。

  州县吏录民之孤、老、疾、弱,不能自食者二万一千九百余人以告。故事:岁廪究人当给粟三千石而止。公敛富人所输,及僧、道士食之羡者,得粟四万八千余石,佐其费。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幼小半之。忧其众相蹂也,使受粟者男女异日,而人受二日之食。忧其且流亡也,于城市效野为给粟之所,凡五十有七,使各以便受之,而告以去其家者勿给。计官为不足用也,取吏之不在职而寓于境者,给其食而任以事。不能自食者,有是具也。能自食者,为之告富人,无得闭粜。又为之出官粟,得五万二千余石,平其价予民。为粜粟之所凡十有八,使籴者自便,如受粟。又僦民完城四千一百丈,为工三万八千,计其佣与钱,又与粟再倍之。民取息钱者,靠富人纵予③之,而待熟,官为责其偿。弃男女者,使人得收养之。

  明年春,大疫。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募僧二人,属以视医药饮食,令无失所恃。凡死者,使在处随收瘗④之。

  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有上请者,或便宜多辄行。公于北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给病者药食,多出私钱。民不幸罹旱疫,得免于转死,虽死得无失敛埋,皆公力也。

  公所拊循⑤,民尤以为得其依归。所以经营绥辑⑥先后终始之际,委曲纤悉,无不备者。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盖灾⑦之行,治世不能使之无,而能为之备。予故采于越,得公所推行,乐为之识其详。岂独以慰越人之思,将使吏之有志于民者,不幸而遇岁之灾,推公之所已试,其得条可不待顷而具。

(原文题为《赵州赵公救灾记》,有删节)

  [注]①赵公:即赵,字阅道,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宋景右初年中进士第,官拜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世称“铁面御史”。②僦

③纵予:指放手借钱。④瘗:掩埋。⑤拊循:亦作“抚循”,安抚。⑥绥辑:安顿。⑦:因气不和而生的灾害。

(1)

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民使治之者几所 :雇佣

B.

使各书以而谨其备 :核对

C.

民不幸旱疾 :遭遇

D.

乐为之其详 :记载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前民未饥,书问属县

B.

忧其流亡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磐石方

C.

岁尽五月而

D.

所以经营密辑先后终始之际

吾尝终日而思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

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赵救灾的具体措施的一项是①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②使自十月朔,人受粟日一升③民取息钱者,告富人纵予之④为病坊,处疾病之无归者⑤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⑥委曲纤悉,无不备者

[  ]

A.

①③⑤

B.

①④⑥

C.

②③④

D.

②⑤⑥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赵有急民之难的负责精神。他在灾荒前就了解、调查与救灾相关的几件事,面对灾难他应对有方,还关心灾民,病人吃药、吃饭的开销多半是他私人出的钱。

B.

赵的救灾工作卓有成效。他组织粮源,分配救济粮,善做富人的工作,让富人卖粮放债,使得“能自食者”和“不能自食者”各得其所。

C.

作者通过收养育儿,埋葬死者,修补城墙,抚慰百姓等四件具体事实的叙述,写出了赵遇事当机立断,敢于承担责任的作风,使人更深地了解赵的为人;

D.

作者在叙述中引用了许多数字,是为了把复杂的情况简练化,让人清楚明了。最后一段总结了赵的救灾经验,为后来的官员制定救灾措施提供了参考。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