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试题搜索列表 >军国大计

军国大计答案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6届山西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善隐然执政之府矣。”有学者认为此观点用于评价军机处欠妥,最恰当的理由是(    )

A. 军机大臣只掌握军权                              B. 军机大臣有决策权

C. 军机处是处理西北军务的机构             D. 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0年江西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题型:选择题

“军国大计,周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描述的是 (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予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观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6届山西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善隐然执政之府矣。”有学者认为此观点用于评价军机处欠妥,最恰当的理由是(    )

A. 军机大臣只掌握军权                              B. 军机大臣有决策权

C. 军机处是处理西北军务的机构             D. 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2-2013学年辽宁盘锦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一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清史稿》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该记载体现的时代特征是(  )

A.相权不断受到压制B.清前期君相矛盾空前激化
C.军事权力日益超越内政部门D.专制主义空前加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2-2013学年河南灵宝第三高级中学高一上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史载:“军国大计……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这一现象开始于

A.秦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苏涟水中学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清代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其依据是

A.“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B.“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C.军机处办事,号称“勤.速.密”
D.“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3届广东省梅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题型:选择题

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

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内三院

C.选调翰林等官人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

“军国大计,周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描述的是 (     )

A.尚书省      B.中书省      C.内阁      D.军机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

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

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内三院

C.选调翰林等官人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9广东湛江)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材料三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请回答:(1)有人认为,材料一说明了唐朝时期的中国已经实行了“三权分立”的民主政治体制,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说明你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军国大事的决策方式及其造成结果的差异。

(3)上述三则材料说明了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6届山西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善隐然执政之府矣。”有学者认为此观点用于评价军机处欠妥,最恰当的理由是(    )

A. 军机大臣只掌握军权                              B. 军机大臣有决策权

C. 军机处是处理西北军务的机构             D. 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

 “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直接促成军机处成立的原因是(    )

A.筹划西北军务   B.保持机密    C.加强中央集权   D.加强君主专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6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分)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某班举办题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利弊”的辩论会,正方观点: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弊大于利。正反方均收集到以下图文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

——摘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为解决唐宋五代地方割据的问题,宋太祖从“兵”、“权”、“钱”三方面着手,加强中央集权。                           

——岳麓版《政治文明历程》

材料三:   

明朝改制后

图1                        图2                             图3 

材料四: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                                                     

——摘选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1)根据材料一、三,指出秦统一后在中央和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并指出推行这种地方行政制度的目的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兵”、“权”、“钱”分别指什么?(3分)

(3)材料三中图2所示的中央行政制度称为什么?其中三省是如何分工的,有何特点?(6分)

(4)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为加强专制而采取的措施。(3分)

(5)以上四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什么趋势?(2分)

(6)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支持哪方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清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

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

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内三院

C.选调翰林等学士入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0年湖南浏阳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题型:选择题

史载:“军国大计……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这一现象开始于什么朝代

A.唐朝

B.明朝

C.清朝

D.秦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3届吉林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文) 题型:选择题

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  (   )

A.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

B.“率循祖制,咸复旧章”,废内阁,恢复内三院

C.选调翰林等官人南书房当值,“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

D.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清史稿》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 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这主要反映了清朝                                       (    )

A.专制皇权高度发展                 B.军机处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军政事务更为紧急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空前激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

“(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一同学认为此观点是错误的,最恰当的理由是         (    )

A.军机处是处理西北军务的机构       B.军机大臣大权独揽

C.军机处是传达皇帝决策的机构       D.军机大臣有决策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2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1.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人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材料三: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臣(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请回答:

(1)军机处最初设置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

(3)综观材料,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