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试题搜索列表 >大学士叶向高言

大学士叶向高言答案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4届广东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历史试卷 题型:选择题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这里的“我朝”是指(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4届福建省、德化一中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牧,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⑴材料一是否表明唐朝时期中国已经实行了近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请说明你的理由。(5分)

材料二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凡百皆奉皇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卷五○一万历四十年(1609)十一月乙未条

⑵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叶向高是怎样认识内阁大臣的职权的。(5分)

材料三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高中历史岳麓版教材

⑶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在国家大事上的决策方式上有何不同?古代雅典行使权力的机构除公民大会外,还有哪些主要机构?(6分)

⑷上述三则材料说明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2-2013学年江西省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阁权与君权、部权冲突时,阁臣必败  

B.内阁大臣虽非宰相,但拥有实权

C.明朝六部有超越君权的权力          

D.内阁与六部是争权的两个中央机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这里的“我朝”是指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1-2012学年甘肃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题型:选择题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内阁大臣虽非宰相,但拥有实权    B.阁权与君权、部权冲突时,阁臣必败

C. 明朝六部超越君权的权力          D. 内阁与六部是争权的两个中央机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3届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A.阁权与君权、部权冲突时,阁臣必败  
B.内阁大臣虽非宰相,但拥有实权
C.明朝六部有超越君权的权力   
D.内阁与六部是争权的两个中央机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3-2014学年福建省宁德市普高毕业班单科质检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16世纪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时期。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

英国

(明)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臣备员流年,百凡(全部)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

枢密院是16世纪上半叶都铎王朝所设立的政府机构,在每周相对固定的时间开会,以协助君主“处理国务,并就政府政策做出决断”,到都铎王朝中后期,“国家的行政大权越来越集中在枢密院手中”。

材料二

中国

英国

万历(15731620年)年间,“河西务进店有商税矣,出店又有正税。”

万历二十六年(1598)之后,向全国各地派出矿捐税使,税使或征市舶,或征商税。自税使纷出,而富商之衷足者十二三矣,及税额日增,而富商之衷足者十六七矣。

亨利七世“喜爱财富,不忍商业凋零”,为了发展海外贸易,他对造船业实行津贴政策;积极鼓励海外殖民活动和探险活动伊利莎白一世积极支持各种海外贸易公司建立,继续推进应该呢绒工业的发展……客观上加速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准备了经济条件。

1)据材料一,概括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枢密院的不同职责。(4分)

2)据材料二,归纳16世纪中英两国政府奉行的经济政策。(4分)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中英两国社会发展的走向。(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是,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旨,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没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样,内阁会议先就来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和图二政府框架构建原则的共同点及其目的的本质区别。

(2)材料二中内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休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是,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旨,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没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样,内阁会议先就来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和图二政府框架构建原则的共同点及其目的的本质区别。(4分)

(2)材料二中内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4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休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  “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汉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样,内阁会议先就来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和图二政府框架构建原则的共同点及其目的的本质区别。

(2)材料二中内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江西省南昌一中201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人教版) 题型:013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内阁大臣虽非宰相,但拥有实权

B.阁权与君权、部权冲突时,阁臣必败

C.明朝六部有超越君权的权力

D.内阁与六部是争权的两个中央机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材料一  (朱元璋)因考虑到“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遂于是年九月“置四辅官”。要求他们“宜体朕怀,心常格神,行常履道,位理赞化,以安生民”。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二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  “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汉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祥,内阁会议先就莱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1)据材料一、三,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度对本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甘肃省张掖中学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题型:013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这则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

内阁大臣虽非宰相,但拥有实权

B.

阁权与君权、部权冲突时,阁臣必败

C.

明朝六部超越君权的权力

D.

内阁与六部是争权的两个中央机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江苏省泗阳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实验班) 题型:06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朱元璋)因考虑到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遂于是年九月置四辅官。要求他们宜体朕怀,心常格神,行常履道,位理赞化,以安生民

——魏千志《明清史概论》

  材料二 (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 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汉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祥,内阁会议先就莱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三,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

(3)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内阁制度对本国历史发展产生的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河北省沧州市2012届高三11月复习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题型:06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朝)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是,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旨,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

  材料三:光荣革命后的一段时间里,国王仍能独立行使行政权。……此时的君主立宪政体仍显粗糙。……(没诺威王朝的)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来自德意志。不谙英国事务,很少出席内阁会议。时间一长,国王不出席内阁会议便也成了惯例。而且,从1714年之后,乔治一世再也没有否决过内阁会议的决定,事实上放弃了对行政权的控制。这样,内阁会议先就来事作出决定,然后提交国王认可。如此,一个对议会负责的内阁政府形成了。

——《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源》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一和图二政府框架构建原则的共同点及其目的的本质区别。

(2)材料二中内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比较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之处。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休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长庆元年正月)以前检校大理少卿、附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给事中(门下省官职)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制命始行。

                                    ------[五代后晋]刘煦《旧唐书》卷一六《穆宗记》

材料二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百凡皆奉圣断,分亳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万历四十年(1609)十一月乙未条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唐代三省体制的特点?

(2)从材料一、二来看,皇权与相权矛盾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内阁制度与宰相制度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这里的“我朝”是指


  1. A.
    汉朝
  2. B.
    唐朝
  3. C.
    元朝
  4. D.
    明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牧,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⑴材料一是否表明唐朝时期中国已经实行了近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请说明你的理由。(5分)

材料二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臣备员六年,凡百皆奉皇断,分毫不敢欺负;部务尽听主者,分毫不敢与闻。

                 ——《明神宗实录》卷五○一万历四十年(1609)十一月乙未条

⑵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叶向高是怎样认识内阁大臣的职权的。(5分)

材料三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高中历史岳麓版教材

⑶根据材料二、三,说明古代中国和古代雅典在国家大事上的决策方式上有何不同?古代雅典行使权力的机构除公民大会外,还有哪些主要机构?(6分)

⑷上述三则材料说明古代中国与古代希腊政治制度有何根本差异?(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历史试卷 题型:单选题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这里的“我朝”是指(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

大学士叶向高言: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这里的“我朝”是指(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