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试题搜索列表 >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追根朔缘是古代什么制度

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追根朔缘是古代什么制度答案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4届浙江省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题型:选择题

“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朔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4届贵州省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题型:选择题

“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朔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摘自[英]戴维·米勒等《布来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最高层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现在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个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巨变。

——摘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材料三  美国建立宪政民主制度,经历了……共180多年,才真正实现公民普选权不受种族、性别、财产、年龄限制。英国经历的时间更长一些,从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到取消选举权的男女不平等经历了240年。……中国从第一部宪法颁布就规定,除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之外,我国“年满18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摘自陈红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共识和民主现代化的实现》

请回答:

(1)“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主要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的差别。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在“选举”制度上是怎样“完全更新”的?

(3)根据材料三,比较美国、英国的宪政民主制度中的选举制度与中国1954年《宪法》中的选举制度的主要异同。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说:“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实为天下福祉。”

    材料二    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颜元抨击八股取士制度:“天下尽八股,中何用乎!故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

(1)“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这里的“察举”是指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弊病?

(2)针对“察举……不胜其弊”,隋朝实施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创新之处?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八股之害,甚于焚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0年海南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题型:选择题

随着时代的变迁,取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将父母的姓叠加取“四字”名的现象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因素。追根朔源,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

《十三经注疏》中有注云:“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文中把“不娶无子”列为最大的不孝是受什么制度的影响?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0-2011学年宁夏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处于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正迈步走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这是时代和全球化大潮赋予中国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摘自[英]戴维·米勒等《布来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最高层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现在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个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巨变。

——摘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材料三  美国建立宪政民主制度,经历了……共180多年,才真正实现公民普选权不受种族、性别、财产、年龄限制。英国经历的时间更长一些,从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到取消选举权的男女不平等经历了240年。……中国从第一部宪法颁布就规定,除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之外,我国“年满18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摘自陈红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共识和民主现代化的实现》

材料四   云南省富保村的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               

——《人民网》

请回答:

(1)“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主要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的差别。(8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在“选举”制度上是怎样“完全更新”的?(12分)

(3)根据材料三,比较美国、英国的宪政民主制度中的选举制度与中国1954年《宪法》中的选举制度的主要异同。(6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上取得的主要成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

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摘自[英]戴维·米勒等《布来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

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最高层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

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现在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个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

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巨变。

——摘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材料三 美国建立宪政民主制度,经历了……共180多年,才真正实现公民普选权不受种族、

性别、财产、年龄限制。英国经历的时间更长一些,从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到取消选举权的男

女不平等经历了240年。……中国从第一部宪法颁布就规定,除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之外,我国“年满18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

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摘自陈红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共识和民主现代化的实现》

请回答:

(1)“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主要是指什么?(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

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的差别。(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制度?(2分)西方这

一制度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有什么不同?(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在“选举”制度上是怎样“完全更新”的?

(4分)

(4)根据材料三,比较美国、英国的宪政民主制度中的选举制度与中国1954年《宪法》中

的选举制度的主要异同。(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3届四川省双流中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材料把“不娶无子”列为最大的不孝是受什么制度的影响

A.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年的“两会”上,民生与民主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去世后……《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指出)“他在1932年初步当选总统的时候,正在1929年美国空前经济恐慌之后……他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标准之我见》

材料二   1834年,英国“新济贫法”明文规定从1837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建立由3 个“合适的人”组成的“英格兰和威尔士济贫法委员会”。该委员会对议会负责,每年向首相汇报一次工作。它有权组织“合适的人”调查济贫法实施情况,有权要求各地方管理机构上交济贫法执行情况统计表,有权任命或撤换助理委员。该委员会任期为五年,在任期内济贫法委员会成员不得兼任下院议员。“新济贫法”还规定了地方济贫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材料三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材料四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最高层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现在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个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巨变。——摘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1)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罗斯福新政是如何实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的。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社会救济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新济贫法颁布的背景简要评价新济贫法?

(3)根据材料三,归纳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孙中山实现民生主义的途径。

(4)根据材料四,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在“选举”制度上是怎样“完全更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0-2011学年浙江省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摘自[英]戴维·米勒等《布来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最高层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现在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个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巨变。

——摘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材料三  美国建立宪政民主制度,经历了……共180多年,才真正实现公民普选权不受种族、性别、财产、年龄限制。英国经历的时间更长一些,从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到取消选举权的男女不平等经历了240年。……中国从第一部宪法颁布就规定,除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之外,我国“年满18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摘自陈红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共识和民主现代化的实现》

请回答:

(1)“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主要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的差别。(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在“选举”制度上是怎样“完全更新”的?(7分)

(3)根据材料三,比较美国、英国的宪政民主制度中的选举制度与中国1954年《宪法》中的选举制度的主要异同。(3分)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处于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过程中的中国,正迈步走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上,这是时代和全球化大潮赋予中国的使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摘自[英]戴维·米勒等《布来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最高层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现在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个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巨变。

——摘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材料三  美国建立宪政民主制度,经历了……共180多年,才真正实现公民普选权不受种族、性别、财产、年龄限制。英国经历的时间更长一些,从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到取消选举权的男女不平等经历了240年。……中国从第一部宪法颁布就规定,除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之外,我国“年满18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摘自陈红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共识和民主现代化的实现》

材料四   云南省富保村的村长说:“现在做村官太累了,担子重、压力大。过去村委会主任是上面指派,只要把乡、镇的任务完成就行了。现在不同了,这个职务是老百姓给的,除了让上面满意,你更得对百姓负责”。               

——《人民网》

请回答:

(1)“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主要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的差别。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在“选举”制度上是怎样“完全更新”的?

(3)根据材料三,比较美国、英国的宪政民主制度中的选举制度与中国1954年《宪法》中的选举制度的主要异同。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上取得的主要成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 题型:

随着时代的变迁,取名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将父母的姓叠加取“四字”名的现象日益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因素。追根朔源,其源头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中央集权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2-2013学年四川省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材料把“不娶无子”列为最大的不孝是受什么制度的影响

A.世袭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5届山东省高一上学期过程性检测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周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史记》

材料二 “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两千多年来,不管王朝如何更迭,不管哪个民族掌握政权,这种政治制度和统治形式都一直延续下来。它既有助于打破民族间的隔阂和地区间的分裂割据状态,又有助于每个民族内部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治凝聚力的形成。这是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有如百川归海、日益统一的政治基础。——《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机处。军机处的工作:接折:军机章京将官员奏折送军机大臣阅。述旨: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并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交发:皇帝朱笔改定奏折,军机处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封柜: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收柜题封。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4分)为避免这一问题秦朝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2)据材料二指出这一制度的名称及特点(4分)

(3)材料三中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制度?(2分)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一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所起的作用。(4分)

(4)依据材料四概括说明军机处的主要工作(不得直接引用材料原话)。这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1-2012学年浙江省高三下学期第一次统练考试历史试卷 题型:综合题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摘自[英]戴维·米勒等《布来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材料二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最高层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现在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个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巨变。

           ——摘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材料三  美国建立宪政民主制度,经历了……共180多年,才真正实现公民普选权不受种族、性别、财产、年龄限制。英国经历的时间更长一些,从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到取消选举权的男女不平等经历了240年。……中国从第一部宪法颁布就规定,除依照法律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之外,我国“年满18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摘自陈红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共识和民主现代化的实现》

请回答:

(1)“源自西方”的“选举”制度主要是指什么?(2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的、现在流行的“选举”之间的根本性的差别。(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制度?(2分)西方这一制度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有什么不同?(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在“选举”制度上是怎样“完全更新”的?(4分)

(3)根据材料三,比较美国、英国的宪政民主制度中的选举制度与中国1954年《宪法》中的选举制度的主要异同。(6分)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6届河南省英文学校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秦朝政府的组织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材料四 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

——《中国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原因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指出秦王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有效管理的?这种管理方式有何特点? (4分)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评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4分)

(4)材料三中实行的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有何弊端? (4分)

(5)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特点。(2分)

(6)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5届山东省乐陵市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这样的安排纯系一时权宜之计,从未预计长久保持。即使在创业人刘邦去世之前,已有不少侯国,因有心和无心的差错,被削被除。……这种加强中央统治的政策,至第五个皇帝刘彻在位期间达到极点。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  如图

材料四: 军机处的工作:①发折:奏事处将官员奏折下发军机处。②接折:军机章京将奏折送军机大臣阅。③见面:军机大臣将奏折送皇帝处请旨。④述旨:将皇帝旨意拟成谕旨再交皇帝御览。⑤过朱:皇帝朱笔改定奏折。⑥交发:将谕旨下发有关衙门实施。⑦开面:谕旨以年月日为序抄录备案。⑧交折:将原奏折交内奏事处。⑨月折:将奏折复本每月一编。⑩随手:将谕旨.奏折重点二季一编。⑩封柜:将月折.随手档收柜题封。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判断“‘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是指什么制度?(2分)这一制度产生什么问题,最终如何解决?(2分)

(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4分)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2分)

(3)根据材料三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2分)图示二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具有什么特点?(3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说明军机处的主要工作。(4分)这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带解析) 题型:单选题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材料把“不娶无子”列为最大的不孝是受什么制度的影响

A.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gzls 来源:2010-2011学年江西省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37分)2011年的“两会”上,民生与民主成为代表们热议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去世后……《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指出)“他在1932年初步当选总统的时候,正在1929年美国空前经济恐慌之后……他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标准之我见》

材料二   1834年,英国“新济贫法”明文规定从1837年7月1日起一律停止对济贫院外所有壮年男子的救济,建立由3 个“合适的人”组成的“英格兰和威尔士济贫法委员会”。该委员会对议会负责,每年向首相汇报一次工作。它有权组织“合适的人”调查济贫法实施情况,有权要求各地方管理机构上交济贫法执行情况统计表,有权任命或撤换助理委员。该委员会任期为五年,在任期内济贫法委员会成员不得兼任下院议员。“新济贫法”还规定了地方济贫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材料三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故对于全国人民之食、衣、住、行四大需要,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裕民衣;建筑大计划之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摘自1924年孙中山的《建国纲领》

材料四 中国进入近代以前,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又与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不同,它不是指人们投票选举代表、议员或者自基层到最高层的各级领袖,而完全是指另外的、今人已经相当陌生却正是我们现在要叙述的东西。而由此一个古代概念的完全更新,也正好可以从一个侧面见出天翻地覆的百年巨变。——摘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阐释》

(1)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罗斯福新政是如何实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的。(6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社会救济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新济贫法颁布的背景简要评价新济贫法?(8分)

(3)根据材料三,归纳孙中山的民生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孙中山实现民生主义的途径。(10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现在人们心目中所指的‘选举’”是指什么制度?西方这一制度与起源阶段的西方“选举”有什么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在“选举”制度上是怎样“完全更新”的?(1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