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如右图所示.锥形瓶内装有干燥的气体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滴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小气球Z鼓起.则对于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的是 A.X是Cl2.Y是NaOH溶液 B.X是NH3.Y是NaCl溶液 C.X是SO2.Y是NaOH溶液 D.X是CO2.Y是稀硫酸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环己酮(微溶于水,易溶于醇和醚,沸点155.7℃)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制造己内酰胺和己二酸.实验室可用环己醇氧化制取环己酮(已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重铬酸钠溶于适量水,边搅拌边慢慢加入浓H2SO4,将所得溶液冷至室温备用.

②在一圆底烧瓶(乙)中加入适量环己醇,并将①中溶液分三次加入圆底烧瓶,每加一次都应振摇混匀.控制瓶内温度在55℃~60℃之间,充分反应0.5 h.

③向②反应后的圆底烧瓶内加入少量水,并接入右图所示装置中,将T形管的活塞K打开,甲瓶中有适量水,加热甲,至有大量水蒸气冲出时关闭K,同时接通冷凝水.

④将步骤③锥形瓶中收集到的液体分液,水层用乙醚(乙醚沸点34.6℃,易燃烧,当空气中含量为1.83~48.0%时易发生爆炸)萃取,萃取液并入有机层.再向有机层中加入无水硫酸钠静置后转入干燥的圆底烧瓶中,进行蒸馏,除去乙醚后收集151℃~155℃馏分.

根据以上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所得溶液分三次加入环己醇的原因是________.

(2)步骤③利用图示装置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要经常检查甲中玻璃管内的水位.若玻璃管内的水位升高过多,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此时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3)步骤④中加入无水硫酸钠的作用是________,蒸馏除乙醚的过程中采用的加热方式为________.

(4)写出该实验中可能发生的一个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砷(As)在地壳中含量不大,但砷的化合物却是丰富多彩。

(1)基态砷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砷与溴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    ▲    

(2)AsH3是无色稍有大蒜味气体。AsH3的沸点高于PH3,其主要原因是    ▲   

(3)Na3AsO4可作杀虫剂。AsO43-的空间构型为    ▲    ,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    ▲   

(4)某砷的氧化物俗称“砒霜”,其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    ,As原子采取    ▲    杂化。

(5)GaAs等是人工合成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GaAs晶体中,每个As与    ▲   个Ga相连,As与Ga之间存在的化学键有   ▲    (填字母)。

A.离子键  B.σ键  C.π键  D.氢键  E.配位键  F.金属键  G.极性键

B.某研究小组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苯甲酸和苯甲醇。反应原理如下:

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苯甲醛

—26

179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苯甲酸

122

249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苯甲醇

-15.3

205.0

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乙醚

-116.2

34.5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实验步骤:

(1)在250 mL锥形瓶中,放入9 g KOH和9 mL水,配成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10.5 g新蒸馏的苯甲醛,塞紧瓶塞,用力振荡,使之变成糊状物,放置24 h。

①苯甲醛要求新蒸馏的,否则会使   ▲   (填物质名称)的产量相对减少。

②用力振荡的目的是   ▲  

(2)分离苯甲醇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30 mL水,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冷却后倒入分液漏斗中,用30 mL乙醚萃取苯甲醇(注意留好水层)。30 mL 乙醚分三次萃取的效果比一次萃取的效果  ▲   (填“好”或“差”)。

②将醚层依次用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水各5 mL洗涤,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将干燥后的乙醚溶液转移到100 mL蒸馏烧瓶中,投入沸石,连接好普通蒸馏装置,加热蒸馏并回收乙醚,应选择的加热方法是   ▲   (填字母代号)。

A.水浴加热      B.油浴加热     C.沙浴加热      D.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③改用空气冷凝管蒸馏,收集   ▲   ℃的馏分。

(3)制备苯甲酸

在乙醚萃取过的水溶液中,边搅拌边加入浓盐酸酸化至pH=3.5左右。冷却使结晶完全,抽滤,洗涤、干燥。抽滤完毕或中途停止抽滤时,应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砷(As)在地壳中含量不大,但砷的化合物却是丰富多彩。
(1)基态砷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砷与溴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    ▲   
(2)AsH3是无色稍有大蒜味气体。AsH3的沸点高于PH3,其主要原因是    ▲   
(3)Na3AsO4可作杀虫剂。AsO43-的空间构型为    ▲   ,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    ▲   

(4)某砷的氧化物俗称“砒霜”,其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   ,As原子采取    ▲   杂化。
(5)GaAs等是人工合成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GaAs晶体中,每个As与    ▲   个Ga相连,As与Ga之间存在的化学键有    ▲   (填字母)。
A.离子键  B.σ键  C.π键  D.氢键  E.配位键  F.金属键  G.极性键
B.某研究小组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苯甲酸和苯甲醇。反应原理如下:

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苯甲醛
—26
179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苯甲酸
122
249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苯甲醇
-15.3
205.0
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乙醚
-116.2
34.5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实验步骤:
(1)在250 mL锥形瓶中,放入9 g KOH和9 mL水,配成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10.5 g新蒸馏的苯甲醛,塞紧瓶塞,用力振荡,使之变成糊状物,放置24 h。
①苯甲醛要求新蒸馏的,否则会使   ▲  (填物质名称)的产量相对减少。
②用力振荡的目的是   ▲  
(2)分离苯甲醇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30 mL水,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冷却后倒入分液漏斗中,用30 mL乙醚萃取苯甲醇(注意留好水层)。30 mL 乙醚分三次萃取的效果比一次萃取的效果   ▲  (填“好”或“差”)。
②将醚层依次用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水各5 mL洗涤,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将干燥后的乙醚溶液转移到100 mL蒸馏烧瓶中,投入沸石,连接好普通蒸馏装置,加热蒸馏并回收乙醚,应选择的加热方法是   ▲  (填字母代号)。
A.水浴加热      B.油浴加热      C.沙浴加热     D.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③改用空气冷凝管蒸馏,收集   ▲  ℃的馏分。
(3)制备苯甲酸
在乙醚萃取过的水溶液中,边搅拌边加入浓盐酸酸化至pH=3.5左右。冷却使结晶完全,抽滤,洗涤、干燥。抽滤完毕或中途停止抽滤时,应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砷(As)在地壳中含量不大,但砷的化合物却是丰富多彩。

(1)基态砷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砷与溴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    ▲    

(2)AsH3是无色稍有大蒜味气体。AsH3的沸点高于PH3,其主要原因是    ▲   

(3)Na3AsO4可作杀虫剂。AsO43-的空间构型为    ▲    ,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    ▲   

(4)某砷的氧化物俗称“砒霜”,其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    ,As原子采取    ▲    杂化。

(5)GaAs等是人工合成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GaAs晶体中,每个As与    ▲    个Ga相连,As与Ga之间存在的化学键有    ▲    (填字母)。

A.离子键  B.σ键  C.π键  D.氢键  E.配位键  F.金属键  G.极性键

B某研究小组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苯甲酸和苯甲醇。反应原理如下:

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苯甲醛

—26

179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苯甲酸

122

249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苯甲醇

-15.3

205.0

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乙醚

-116.2

34.5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实验步骤:

(1)在250 mL锥形瓶中,放入9 g KOH和9 mL水,配成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10.5 g新蒸馏的苯甲醛,塞紧瓶塞,用力振荡,使之变成糊状物,放置24 h。

①苯甲醛要求新蒸馏的,否则会使   ▲   (填物质名称)的产量相对减少。

②用力振荡的目的是   ▲  

(2)分离苯甲醇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30 mL水,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冷却后倒入分液漏斗中,用30 mL乙醚萃取苯甲醇(注意留好水层)。30 mL 乙醚分三次萃取的效果比一次萃取的效果   ▲   (填“好”或“差”)。

②将醚层依次用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水各5 mL洗涤,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将干燥后的乙醚溶液转移到100 mL蒸馏烧瓶中,投入沸石,连接好普通蒸馏装置,加热蒸馏并回收乙醚,应选择的加热方法是   ▲   (填字母代号)。

A.水浴加热      B.油浴加热      C.沙浴加热      D.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③改用空气冷凝管蒸馏,收集   ▲   ℃的馏分。

(3)制备苯甲酸

在乙醚萃取过的水溶液中,边搅拌边加入浓盐酸酸化至pH=3.5左右。冷却使结晶完全,抽滤,洗涤、干燥。抽滤完毕或中途停止抽滤时,应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砷(As)在地壳中含量不大,但砷的化合物却是丰富多彩。
(1)基态砷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   ;砷与溴的第一电离能较大的是    ▲   
(2)AsH3是无色稍有大蒜味气体。AsH3的沸点高于PH3,其主要原因是    ▲   
(3)Na3AsO4可作杀虫剂。AsO43-的空间构型为    ▲   ,与其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    ▲   

(4)某砷的氧化物俗称“砒霜”,其分子结构如右图所示。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    ▲   ,As原子采取    ▲   杂化。
(5)GaAs等是人工合成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其晶体结构与金刚石相似。GaAs晶体中,每个As与    ▲   个Ga相连,As与Ga之间存在的化学键有    ▲   (填字母)。
A.离子键  B.σ键  C.π键  D.氢键  E.配位键  F.金属键  G.极性键
B.某研究小组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苯甲酸和苯甲醇。反应原理如下:

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苯甲醛
—26
179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苯甲酸
122
249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苯甲醇
-15.3
205.0
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
乙醚
-116.2
34.5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
实验步骤:
(1)在250 mL锥形瓶中,放入9 g KOH和9 mL水,配成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10.5 g新蒸馏的苯甲醛,塞紧瓶塞,用力振荡,使之变成糊状物,放置24 h。
①苯甲醛要求新蒸馏的,否则会使   ▲  (填物质名称)的产量相对减少。
②用力振荡的目的是   ▲  
(2)分离苯甲醇
①向锥形瓶中加入30 mL水,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冷却后倒入分液漏斗中,用30 mL乙醚萃取苯甲醇(注意留好水层)。30 mL 乙醚分三次萃取的效果比一次萃取的效果   ▲  (填“好”或“差”)。
②将醚层依次用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和水各5 mL洗涤,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将干燥后的乙醚溶液转移到100 mL蒸馏烧瓶中,投入沸石,连接好普通蒸馏装置,加热蒸馏并回收乙醚,应选择的加热方法是   ▲  (填字母代号)。
A.水浴加热      B.油浴加热      C.沙浴加热     D.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③改用空气冷凝管蒸馏,收集   ▲  ℃的馏分。
(3)制备苯甲酸
在乙醚萃取过的水溶液中,边搅拌边加入浓盐酸酸化至pH=3.5左右。冷却使结晶完全,抽滤,洗涤、干燥。抽滤完毕或中途停止抽滤时,应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