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练习2: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教师在上《元素周期表》复习课时,组织了一个“介绍自己”的活动:
我们班级中共有44位同学,分为8个小组,按从左到右分别为IA、IIA…VIIA、0族,从上到下分别为第一、二…六周期.座位上的每一位同学对应一种元素,请在下列问题中符合要求的同学向大家介绍自己.
请你一起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周期IVA族的元素对应座位号是
16
16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座位号为22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第四周期第IIA族
第四周期第IIA族

(3)比较座位号为18、19对应的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Cl2+S2-=S↓+2Cl-或Cl2+H2S=2H++S↓+2Cl-
Cl2+S2-=S↓+2Cl-或Cl2+H2S=2H++S↓+2Cl-

(4)课堂中有学生提出,这样的安排会导致他们没有对应的元素,则学生对应的座位号是
2,3
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是教师在课堂中演示的两个实验装置(铁架台等辅助仪器略去)
精英家教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的实验目的是
 
,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
 
,加热后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二用来验证Na2O2与CO2的反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包有Na2O2的棉花燃烧.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许多结论,请你写出由该实验得出的两个结论.
结论1:
 

结论2: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南昌二模)为了探究课堂铝热反应演示实验生成的熔融物(不含氧化物)的成份,进行如下实验:
(1)取一定量熔融物与一定量很稀的HNO3完全反应,反应过程无气体放出;
(2)向反应后溶液逐滴加入4mol/L的NaOH溶液,所加NaOH溶液体积与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反应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教师在课堂上用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浓硫酸与铜是否发生反应并探讨反应所产生气体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试管乙中发生的
品红溶液褪色
品红溶液褪色
现象说明了铜和浓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该现象还能说明产生的气体具有
漂白
漂白
性.
(2)若要收集试管甲中生成的气体,可以采用
收集方法.
①排水取气法 ②向上排空气取气法 ③向下排空气取气法
(3)写出试管甲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u+2H2SO4
 加热 
.
 
CuSO4+SO2↑+2H2O
Cu+2H2SO4
 加热 
.
 
CuSO4+SO2↑+2H2O

(4)试管乙口部浸有碱液的棉花的作用是
吸收SO2,防止环境污染
吸收SO2,防止环境污染
,此防范措施也说明产生的气体是
酸性
酸性
气体(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3?安徽模拟)杨老师在课堂上出示两瓶失去标签的Na2CO3和NaHCO3无色饱和溶液,希望班里同学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该班同学踊跃提出看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
①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pH大的是Na2CO3
②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试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
③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
④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
⑤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⑥取同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