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离子的检验(试剂.方法.现象.离子方程式) ①Cl-的检验 ②CO32-的检验 ③SO42-的检验 [达标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食盐水能导电.是因为接通电源后.在直流电作用下.NaCl电离出了自由移动的 Na+.Cl-而导电. (2)NaHSO4能电离出H+.故NaHSO4为酸. (3)把CaCO3加入水中.不能导电.故CaCO3为非电解质或弱电解质. (4)Fe能导电.故Fe为电解质.S不导电.故S为非电解质. 2.下列物质中能导电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①汞. ②液氨. ③氯水. ④氯化钠晶体. ⑤盐酸. ⑥干冰. ⑦液氯. ⑧金刚石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铁跟稀硫酸反应:2Fe+H+=2Fe3++3H2↑ B.碳酸氢钙溶液与稀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 C.醋酸与氢氧化钾溶液:CH3COOH+OH-=CH3COO-+H2O D.碳酸镁跟硫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 4.在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来表示的是( ) A.Ba(NO3)2+H2SO4=BaSO4↓+2HNO3 B.BaCl2+Na2SO4=BaSO4↓+2NaCl C.BaCO3+H2SO4=BaSO4↓+H2O+CO2↑ D.BaCl2+H2SO4=BaSO4↓+2HCl 5.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Cu+2H+=Cu2++H2↑ B.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 Ba2++SO42-=BaSO4↓ C.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铜与硫酸混合:Cu2++SO42-=CuSO4 6.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H+.SO42-.OH- B.Na+.Ca2+.CO32-.NO3- C.Na+.H+.Cl-.CO32- D.Na+. Cu2+.Cl-.SO42- 7.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2-+2H+=H2S↑.此反应可能是 A.FeS+2HCl→ B.K2S+H2SO4(稀)→ C.CuS+2HCl→ 8.写出与下列离子方程式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1)Cu2++2OH-=Cu(OH)2↓ (2)H++OH-=H2O (3)2H++CaCO3=Ca2++H2O+CO2↑ (4)2H++CO32-=H2O+CO2↑ 9.如下图所示.在一烧杯中盛有100mL2mol·L-1的H2SO4溶液.同时有一表面光滑的塑 料小球悬浮于溶液中央.向该烧杯里缓缓注入0.4mol·L-1的Ba(OH)2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 在此过程中: (1)烧杯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 ① ② (2)写出实验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课本介绍了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甲同学用化学方法替代“闻生成物的气味”来说明生成物的出现,该化学方法中所另加的试剂及出现的主要现象是:
 
.(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2)甲同学在探究“闻生成物的气味”的替代方法时,偶然发现向溴水中加入足量的乙醛溶液,可以看到溴水褪色.该同学为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三种猜想:
①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②
 
③由于醛基具有还原性,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
为探究哪种猜想正确,甲同学提出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用pH试纸检测溴水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溶液中Br-离子的物质的量.
(3)甲同学认为: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mol,若测得反应后
n(Br-)=
 
mol,则说明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4)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①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5配制KBrO3-KBr溶液,加合适的适量的酸,完全反应并稀释至1L,生成0.5molBr2
②取上述溶液10mL(含0.005mol Br2)加入足量乙醛溶液,使之褪色,然后将所得溶液稀释为100mL,准确量取其中10mL.
③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淡黄色固体0.188g.(若已知CH3COOAg易溶于水).
试通过计算判断:溴与乙醛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同学认为合适的酸既不是硫酸也不是盐酸,这是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课本介绍了乙醇催化氧化的实验。

(1)甲同学用化学方法替代“闻生成物的气味”来说明生成物的出现,该化学方法中所另加的试剂及出现的主要现象是:                            。(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2)甲同学在探究“闻生成物的气味”的替代方法时,偶然发现向溴水中加入足量的乙醛溶液,可以看到溴水褪色。该同学为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三种猜想:

①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②            ③由于醛基具有还原性,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

为探究哪种猜想正确,甲同学提出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用pH试纸检测溴水褪色后溶液的酸碱性;

方案二:测定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和反应后溶液中Br离子的物质的量。

(3)甲同学认为:假设测得反应前溴水中Br2的物质的量为amol,若测得反应后

n(Br)=        mol,则说明溴与乙醛发生取代反应。

(4)乙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①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5配制KBrO3—KBr溶液,加合适的适量的酸,完全反应并稀释至1L,生成0.5molBr2

②取上述溶液10mL(含0.005mol Br2)加入足量乙醛溶液,使之褪色,然后将所得溶液稀释为100mL,准确量取其中10mL。

③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得到淡黄色固体0.188g。(若已知CH3COOAg易溶于水)。

试通过计算判断:溴与乙醛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同学认为合适的酸既不是硫酸也不是盐酸,这是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2010?潮州二模)过氧化氢是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其水溶液又称双氧水,常用作消毒、杀菌、漂白等.某化学兴趣小组取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准确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并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用途.
Ⅰ.测定过氧化氢的含量
(1)移取10.00mL密度为ρ g/mL的过氧化氢溶液至25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移取稀释后的过氧化氢溶液25.00mL至锥形瓶中,加入稀硫酸酸化,用蒸馏水稀释,作被测试样.
(2)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被测试样,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2MnO4-+5H2O2+6H+=2Mn2++8H2O+5O2↑,重复滴定三次,平均耗用c mol/L KMnO4标准溶液V mL,则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
17Cv
200ρ
17Cv
200ρ

(3)若滴定前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则测定结果
偏高
偏高
(填“偏高”或“偏低”或“不变”).
Ⅱ.探究过氧化氢的性质
(4)该化学兴趣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实验条件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验证过氧化氢的氧化性和不稳定性.(实验试剂只有:过氧化氢溶液、稀硫酸、碘化钾淀粉溶液、饱和硫化氢溶液,实验仪器及用品可自选.)请填写他们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的表中空白:
实验内容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验证氧化性 取适量碘化钾淀粉溶液、稀硫酸于试管中,滴入过氧化氢溶液.(或:取适量饱和硫化氢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过氧化氢溶液.)
溶液变蓝色
溶液变蓝色

(或:
产生淡黄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产生淡黄色沉淀或溶液变浑浊
 )
验证热不稳定性 取适量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
稍微加热
稍微加热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产生气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Ⅲ.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
(5)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Cu在H2SO4与H2O2溶液中反应生成Cu2+和H2O的离子方程式为
Cu+H2O2+2H+=Cu2++2H2O
Cu+H2O2+2H+=Cu2++2H2O

(6)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印刷电路板的Cu用10%H2O2和3.0mol/L H2SO4的混合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如下表:
温度(℃) 20 30 40 50 60 70 80
     铜平均溶解速率
(×10-3mol?L-1?min-1
7.34 8.01 9.25 7.98 7.24 6.73 5.76
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温度升高,H2O2分解速率加快
温度升高,H2O2分解速率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亚硫酸钠是食品加工中广泛使用的漂白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其在食品中的残留量通常以二氧化硫含量计算。

(1)亚硫酸盐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摄入过量的亚硫酸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会减少,钙的吸收也会减少,原因是                                 

检验某黑木耳中是否含有亚硫酸盐的简单方法是:将黑木耳样品剪成碎末放入烧杯,加入20mL水和10mL盐酸,加热一会儿,滴入试剂A,观察现象既可。

(2)加热的作用是             ,加热时间不能太长的原因是           。

(3)试剂A是               。

在足量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变为无色。

(4)写出以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以上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SO32-、HSO3-、SO42-、Br-、OH-等阴离子。设计实验检验SO42- 和Br-,写出实验方法。试剂不限。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步骤2:

查看答案和解析>>

亚硫酸钠是食品加工中广泛使用的漂白剂、防腐剂和抗氧化剂,其在食品中的残留量通常以二氧化硫含量计算。

(1)亚硫酸盐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摄入过量的亚硫酸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会减少,钙的吸收也会减少,原因是                                 

检验某黑木耳中是否含有亚硫酸盐的简单方法是:将黑木耳样品剪成碎末放入烧杯,加入20mL水和10mL盐酸,加热一会儿,滴入试剂A,观察现象既可。

(2)加热的作用是            ,加热时间不能太长的原因是          。

(3)试剂A是              。

在足量的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1~2滴液溴,振荡后溶液变为无色。

(4)写出以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以上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SO32-、HSO3-、SO42-、Br-、OH-等阴离子。设计实验检验SO42- 和Br-,写出实验方法。试剂不限。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1:

 

 

步骤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