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4517  214525  214531  214535  214541  214543  214547  214553  214555  214561  214567  214571  214573  214577  214583  214585  214591  214595  214597  214601  214603  214607  214609  214611  214612  214613  214615  214616  214617  214619  214621  214625  214627  214631  214633  214637  214643  214645  214651  214655  214657  214661  214667  214673  214675  214681  214685  214687  214693  214697  214703  214711  447348 

86.6月中、下旬我国东部雨带一般位于(  )

 A.北京到南昌一带   B.钱塘江口到珠江口一带  C.青岛到西安一带   D.上海到重庆一带

 解题思路 第86题,考生通过对我国气候的了解,主要是对降水带推移图的回忆,应能准确答出此时雨带为东西延伸且处在长江流域一带。

 答案:D

试题详情

85.四地夏季降雨均主要是由于(   )

 A.海洋湿热气团受迫抬升 B.地形的影响  C.热带气旋过境   D.地面强烈增温

 解题思路 第85题,由于题干资料中明确了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故地形对四地夏季降水的影响较小;热带气旋与地面强烈增温是四地的降水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只有海洋气团与大陆气团交缓上升后形成的降水才是正确的答案。

 答案:A

试题详情

84.中国北方一些大城市附近地区,春季频发扬沙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压脊过境,下沉气流“冲击”地表,造成就地扬沙  B.裸地面积扩大,急行冷锋经过,导致近程扬沙

 C.西北的沙漠有充足的沙源,盛行风产生远程扬沙   D.热岛效应导致强烈的对流,使高空的沙尘降落

 解题思路 第84题在考核相关知识的同时,提醒社会关注我国北方大城市裸地面积扩大的危害性。对基础的气象知识和原理有所掌握和理解,即可以排除A、D选项。扬沙天气的沙源一般也不可能太远。

 答案:B

 试题85-89

 图2-5-4是我国四个地方(①一④)的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四地均位于平原,且受东部雨带的影响。读图回答85一89题:

试题详情

83.导致在瑞士降泥雨的主要原因是(  )

 A.自东向西的海洋气流与含有沙尘的气流在山地相遇  B.含有沙尘的北上气流与冷空气在山地相遇

 C.由东向西的含沙气流在迎风坡被抬升        D.含沙气流在阿尔卑斯山的背风坡下沉

 解题思路 第83题考核考生对大气环流背景下,不同区域降雨过程形成的理解程度。如果第82题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首先就可以判断含沙气流不可能是从东向西运行的气流,即C项不可选。同时,依据瑞士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的背景,也能够排除A项。降雨形成的原理告诉我们,D项所说的气流“下沉”也不正确。

 答案:B

试题详情

82.这次沙尘暴的源地是(   )

 A.中亚和中国西北部 B.北美中南部    C.撒哈拉大沙漠南部 D.澳大利亚中部

 解题思路 第82题检测考生从给出的资料进行简单推理判断的能力。该推理判断的过程,必须以对世界地理基础知识的内容和空间位置的把握为基础,即题目检测了考生对地理基础“语言”的熟练程度和运用能力。

 答案:C

试题详情

78.北京为(  )

 A.6日8时 B.7日8时  C.6日20时 D.7日20时

 解题思路 考生应该则应该清楚阴影和非阴影的界线定有一条经线是180°,另一条是0时。

 答案:B

 试题79

 南非开普敦与我国南京的气候相比较,一年中(  )

 A.两地雨热同期               B.开普敦气温较高的月份,南京的气温也较高

 C.开普敦降水较多的月份,南京降水也较多  D.开普敦受高压控制的季节,南京盛行偏南风

 解题思路 南半球和北半球季节相反,这是正确判断的关键。如果能掌握好望角和南京的位置及当地的气候类型、特点和成因,就能正确判断。该题虽然是单项选择题,但也有相当程度的综合性。

 答案:C

 试题80

 能形成角峰、刃脊、U形谷的现代冰川(  )

 A.集中分布在南极洲 B.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  C.在低纬地区没有分布 D.在巴西高原没有分布

 解题思路 要正确判断选项,应当了解南极洲主要是大陆冰川,而不是山岳冰川(A选项);澳大利亚地不多且高度也不很大,不会有山岳冰川集中分布(B选项);低纬地区虽然气温较高,但有个别山峰很高,有山岳冰川存在(C项);巴西高原位处低纬地区,但高度不高,没有高耸的山峰(D项)。可见该题也有一定的综合性,涉及的地理知识比较广泛。

 答案:D

 试题81

 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的地区,不会有(  )

 A.热带沙漠气候分布 B.寒流流过    C.冷锋活动   D.从南极地区漂来的浮冰

 解题思路 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对热带地区(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地区)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和一些气候类型、寒流、锋面等的分布的了解。题干没有明确说明热带地区,而是点出“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的地区”。A项要求考生了解虽然热带地区地处理想的热带低压带,但实际上在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下,仍然可能有一些地区常年处于副热带的影响下,形成热带沙漠气候。B项要求考生了解,寒流是一种“相对性”的概念,在热带地区不一定不会出现寒流。C项与A项类似,要求考生了解热带地区是可能出现冷锋天气过程的。D项要求考生了解南极地区离热带地区相当遥远,且在西风带和相关洋流的影响下,热带地区不可能出现南极地区漂来的浮冰。本题涉及了多种地理事象,而且需要考生准确地了解寒流和冷锋等概念,冷静地作出判断。

 答案:D

 试题82-84

 近年,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据报道,2002年4月中旬,在世界四大沙尘暴中心之一暴发的一场强沙尘暴扬起的沙尘,随高空气流运行,导致瑞士山地的一场“泥雨”,将雪白的山峰染成了咖啡色。回答82-84题:

试题详情

77.甲地的时间为(  )

 A.15时 B.9时  C.3时 D.12时

 解题思路 考生应该则应该清楚阴影和非阴影的界线定有一条经线是180°,另一条是0时。

 答案:C

试题详情

76.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

 A.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B.华北平原正值小麦收获季节

 C.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时期          D.罗马气候干热

 解题思路 考生应该能够明确晨昏线通过极点,不是春分就是秋分。

 答案:A

 试题77-78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图2-5-3),若阴影部分为7月6日,非阴影部分为7月7日,判断77-78题:

试题详情

75.甲地的时间为(  )

 A.8时  B.9时  C.15时  D.16时

 解题思路 考生应该能够明确晨昏线通过极点,不是春分就是秋分。

 答案:B

试题详情

74.若乙坡植被受破坏成为荒坡,则对其合理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

 A.放牧山羊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 D.营造混交林

 解题思路 该组题目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紧密结合在一起,考查考生依据地形图的大小尺度,判读地形及气候状况的能力,同时也检查考生对利用、改造自然的措施的想法。

 答案:D

 试题75-76

 读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图2-5-3),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判断75-76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