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5837  215845  215851  215855  215861  215863  215867  215873  215875  215881  215887  215891  215893  215897  215903  215905  215911  215915  215917  215921  215923  215927  215929  215931  215932  215933  215935  215936  215937  215939  215941  215945  215947  215951  215953  215957  215963  215965  215971  215975  215977  215981  215987  215993  215995  216001  216005  216007  216013  216017  216023  216031  447348 

4.若图中有甲、乙、丙、丁四地,其对应的年均温和年降水量分别为(3°C,800 mm)(15°C,

900 mm)(7°C,5 mm)(23°C,2 900 mm),则岩石风化深度大致相同的是( A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

解析  由上题知,岩石的风化深度与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甲地与乙地年降水量接近,

因此岩石风化深度两地大致相同。

题组三: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试题详情

3.对图示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B )

A.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

B.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C.年降水量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D.岩石的风化深度与气温年较差呈正相关

解析  读图可知,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试题详情

2.②岩石的形成,需具备的条件有                       ( B )

①高压 ②石灰岩分布 ③岩浆活动 ④风化侵蚀作用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石灰岩和页岩都是沉积岩,是沉积作用形成的;石灰岩在高温条件下可以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

题组二:风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2009·山东临沂模拟)下图为“不同气候区岩石的风化深度与当地年均温及年降水量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试题详情

1.形成①、③岩石的地质作用为                        ( B )

A.风化作用       B.沉积作用

C.变质作用       D.固结成岩作用

试题详情

18.(2009·上海地理)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8分)

南美洲部分地区自然带示意图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英国公爵根据漂流瓶提供的不完整信息,乘坐“邓肯号”,率领探险队沿着南纬37°一带,搜救格兰特船长的故事。

(1)“邓肯号”于1864年8月25日离开英国格拉斯哥,经过40多天航行,绕过麦哲伦海峡于10月6日到达智利西海岸的甲地。甲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所属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

(2)探险队在南美大陆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搜救活动,途经甲、乙、丙、丁四地,遭遇不同的自然灾害。其中受到高山冰雪冻害威胁的是________地;途中遇到干涸盐湖,经受缺水煎熬的是________地。

(3)在图上甲、乙、丙、丁四地区中,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丙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丁地所处的自然带是________带。从丁地到丙地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了________的地带性差异。

(4)造成四地地理环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第(1)题,甲地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第(2)题,乙地为安第斯山脉,丙地位于巴塔哥尼亚沙漠。第(3)题,自然带的名称和地域分异要结合位置、分布、变化趋势解答。第(4)题,四地纬度相当排除纬度这一因素。

答案 (1)地中海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2)乙 丙

(3)乙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从沿海到内陆

(4)地形 海陆位置

试题详情

17.青藏高原的隆起是数百万年来地球史上重大的事件之一。中国科学家对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与环境变迁等进行了多年科学考察和研究,取得了许多最新进展。读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西风带情况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青藏高原隆起前后的大气环流和高原季风剖面示意图

(1)分析图甲,青藏高原隆起前夏季和冬季西风带的位置的不同之处是   ,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图乙,A、B之间的风带名称是   

(3)青藏高原隆起对我国和亚洲地区产生许多方面的影响。根据题目材料和下面的关联示意图,从备选项目中找出对应图中①②③④的内容。

   ,②   ,③  ,④   

A.阻挡印度洋和太平洋暖湿气流深入

B.中亚和西亚粉尘东输,沉积形成高原

C.改变海陆分布和亚欧大陆轮廓

D.东亚和南亚地区形成季风区

(4)青藏高原的隆起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读图获取信息阐释事物的能力。第(1)题,由材料一可知,青藏高原隆起前夏季风位置偏北,这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移动有关。第(2)题,结合图乙知,A、

B分别为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它们之间为低纬信风带。第(3)题,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各地理要素或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第(4)题,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其他地理要素随之也发生了变化,这反映了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

答案 (1)夏季时西风带的位置偏北 太阳直射点北移,气压带和风带随之向北移动

(2)东北信风带

(3)C D A B

(4)整体

试题详情

16.(2009·广州调研)下图中,a图为“某大陆局部地区自然带现状图”,b图是“该地区未来可能出现的自然带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双选)            ( )

A.该局部地区可能在亚欧大陆

B.该局部地区可能在南美大陆

C.与a图到b图的变化相吻合的是海平面上升

D.与a图到b图的变化相吻合的是阿尔卑斯山雪线降低

解析 对照两图可发现该地未来自然带向北变迁,推测其原因应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到那时阿尔卑斯山的雪线会因温度升高、冰雪消融而上升。

答案 AC

试题详情

(2009·福建质检)新疆西北部山地地势较低,有几个缺口。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搜集到的东西走向的天山某山峰(部分)南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图作为探究学习天山南北坡垂直带谱差异及其原因的材料。据此及所学的知识回答14-15题。

14.以下选项可以作为判断天山北坡证据的有                  ( )

①山地荒漠带的分布面积更小 ②山地荒漠草原带分布的上限更高 ③山地草原带分布面积更大 ④森林带分布面积更大 ⑤高山草甸带分布的上限更高 ⑥雪线更高

A.①②③            B.③⑤⑥

C.①③④            D.②⑤⑥

15.推测出影响该山峰南北坡垂直带谱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热量    B.降水     C.光照     D.放牧

解析 第14题,新疆西北部山地有缺口,大西洋水汽能够深入,天山北坡降水条件明显好于南坡,故北坡雪线较低,草场面积、森林面积都较大。第15题,降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植被的生长与分布状态。

答案 14.C 15.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