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7172  217180  217186  217190  217196  217198  217202  217208  217210  217216  217222  217226  217228  217232  217238  217240  217246  217250  217252  217256  217258  217262  217264  217266  217267  217268  217270  217271  217272  217274  217276  217280  217282  217286  217288  217292  217298  217300  217306  217310  217312  217316  217322  217328  217330  217336  217340  217342  217348  217352  217358  217366  447348 

18.(2010·重庆考前模拟)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6分)

材料一 中国东部地区梅雨期起讫等日期线图和长三角都市圈图

材料二 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规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材料三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2010年在中国上海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办世博会。

材料四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它用约占全国1%的土地,5.9%的人口创造了约占全国近五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以上海为经济中心,聚集了江苏和浙江地区的16个地级以上城市。这个都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1)说出在多年平均情况下,武汉梅雨起始和终止日期。(2分)

(2)读图说明我国东部沿海省市梅雨起始日期的早晚、梅雨天气持续天数长短的分布特点。长江流域的梅雨时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请简析其原因。(6分)

(3)请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世博会对上海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8分)

(4)简述长江下游河流的水文特征。(4分)

(5)简要分析影响长三角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8分)

(6)长江三角洲打破地域限制,形成功能合理的大都市圈,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8分)

答案   (1)6月10日,6月29日-7月4日(2分)

  (2)从南到北,起始日期从早到晚,持续时间由长到短。由于夏季风势力强弱或副热带   高气压位置决定。(6分)

  (3)加快市政基础设施、交通的发展;促进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科技产业和低碳产业经济的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8分)

  (4)流量大,流速慢,有夏汛,无结冰期(4分)

  (5)有利:地势平坦;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不利:多旱涝灾害。(8分)

  (6)形成合理的城市等级规模;加强彼此的分工合作,拓展发展空间,避免恶性竞争   和重复投资,提高公共设施的利用效益,合理配置各城市功能;区域内不同地区间优势互补,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8分)

试题详情

19. (2010·仙桃模拟)(36分)读图4“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问题。

⑴判断a、b、c三条年等降水量线的大小关系,说明理由?(6分)

⑵形成丙处地貌类型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貌易给附近地区造成什么问题?(4分)

⑶乙和丁所在地区是我国西部重要农业区,其农业生产共同的主导因素及农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8分)

⑷甲城与重庆相比,相近的城市区位条件有哪些?(4分)

⑸丁所在省区从90年代初开始尝试对南部地区部分群众整体移民,搬迁到北部有灌溉条件的平原地区,这种移民方式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分析将部分群众从南部地区移出的原因。(6分)

⑹若在该地区发展特色旅游,请评价其开发条件、设计旅游线路及可能游览的内容。(8分)

答案  ⑴a=b>c(2分)   原因:我国降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故a>c;(2分)b等降水线区域内为祁连山区,降水比周围多,故应与其两侧等降水量线的高者相等。(2分)

⑵风力搬运、沉积(2分)    荒漠化、埋没铁路等(2分)

⑶都有水源灌溉(2分)   问题:风沙危害;灌溉不合理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过度用水引起下游河段用水紧张。(6分)

⑷都位于河流沿岸;都在山地河谷地带,地表不平坦;都是几条铁路的交汇点;都是省级行政中心。(4分)

⑸南部为高原山区(六盘山区及黄土高原区),北部是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北部灌溉条件优越;利于恢复南部自然生态,减少水土流失。(6分)

⑹区位条件:位置较偏僻,但有铁路等交通线连接,通达性较好;市场条件:距较东部发达区较远,而离西部大城市较近;有喜好大漠风光、古代壁画艺术(敦煌)的特殊游客;开发条件:投资、施工、服务设施条件有一定基础。(4分)

旅游线路:①沿铁路、②沿河流(漂流)、③沿山路(驼路)。(2分)

游览内容:大漠风光、古代洞窟壁画艺术、古代灌渠、现代水利工程、农业风光(农家乐)、现代冶金工厂……(2分)

试题详情

5.有关该地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甲岩可能是大理岩        

B.M坡容易产生滑坡现象

C. 河谷的形成与断层和流水侵蚀作用有关 

D. 图示地区区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答案  3.C   4.A   5.A

试题详情

4.该河流流向可能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

试题详情

3.图示时刻是北京昼长最短的当天12时40分,此时当地日影最短,则该地的经纬度为(   )

A. 110°E,30°N           B. 130°E,60°N 

C. 110°E,36°34′N         D. 115°E,36°26′N

试题详情

2.据调查,甲地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其原因是(   )

A.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小       B.甲地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大

C.甲地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多      D.甲地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大

答案   1.D   2.D

(2010·珠海二模)读我国某地相关地理要素示意图,回答3-5题。

试题详情

1.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B.乙地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D.丙地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试题详情

17.在E处附近海域,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向北凸出     ②向南凸出   ③向高纬方向凸出  ④向低纬方向凸出 

⑤.受地形影响     ⑥.受洋流影响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答案  16.A  17.B

(2010·广东模拟)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图6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试题详情

16.对该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山脉是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B.图中A山脉是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而形成

C.图中B处是亚马逊平原的一部分

D.图中C处是大分水岭的一部分

试题详情

15.该国发展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有(    )

①光照资源充足  ②能源资源丰富  ③地处交通要道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劳动力素质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

答案  13.C  14.C  15.A

(2010·成都石室三模)读“某大陆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回答16-17题。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