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7279  217287  217293  217297  217303  217305  217309  217315  217317  217323  217329  217333  217335  217339  217345  217347  217353  217357  217359  217363  217365  217369  217371  217373  217374  217375  217377  217378  217379  217381  217383  217387  217389  217393  217395  217399  217405  217407  217413  217417  217419  217423  217429  217435  217437  217443  217447  217449  217455  217459  217465  217473  447348 

16.读下面两幅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北海与南海的海水性质有何差异?请分析它们的资源优势和共同存在的海洋环境问题。

(2)分析南海的南面沿岸多发地质灾害的原因。

(3)从农业区位选择的角度,指出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三国盛产天然橡胶的自然因素。

(4)比利时、荷兰、挪威要从东南亚进口天然橡胶,请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5)若左图中阴影区域为黑夜,则这天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 ,一艘从东南亚运天然橡胶前往荷兰的货轮,在北印度洋海域的航行情况是( )

A.顺风逆水     B.逆风顺水

C.顺风顺水       D.逆风逆水

试题详情

据地质学家估计,北冰洋海底储藏着全球四分之一未勘探的石油和天然气,很可能是个“大油库”。近年俄、美、加等国纷纷在北极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北极形势骤然紧张。读地球极地投影图,回答13-15题。

13.近年北极地区争夺日益激烈,其原因不可能是( )

A.北冰洋海底储藏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

B.气候变暖使北极地区海底出露引发领土争夺

C.近年自然资源价格的提升将使资源的竞争愈加激烈

D.气候变暖将使北冰洋航海线日益繁忙

14.甲乙丙丁四海峡(或运河)中,位于板块生长边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5.关于丙、戊两运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②都在同一国境内

③两端都直接连接大洋

④都是石油的重要运输通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试题详情

下组图分别为非洲“某地区的自然景观图”、“景观分布及气候图”。读图,回答10-12题。

10.图①的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最可能出现在图②中的何处( )

A.甲  B.乙  C.丙  D.丁

11.图②中面临沙漠化威胁最大的地区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12.图③反映的是图①中何地的气候状况( )

A.Ⅰ  B.Ⅱ  C.Ⅲ  D.都不是

试题详情

比较下列五个亚洲国家,完成7-9题。

7.五国中位于东南亚的国家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④⑤

8.五国中与我国陆上相邻的一组国家是( )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9.五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试题详情

读右图,一艘货船从A港沿图示路线到B港。据此回答5-6题。

5.从A港大量外运的是( )

A.咖啡豆    B.香蕉

C.橡胶    D.牛肉

6.当B地进入炎热干燥季节时,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

A.春旱  B.洪涝  C.台风  D.寒潮

试题详情

(2010·潍坊模拟)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M所示河流,应是( )

A.莱茵河    B.多瑙河

C.第聂伯河   D.密西西比河

4.该河流域所处的地形区,应为( )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东欧平原

C.波德平原     D.西欧平原

试题详情

亚洲面积广大,地形复杂,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据此完成1-2题。

1.与世界各大洲相比,亚洲最为突出的气候特点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以热带气候为主

C.海洋性强      D.气候类型单一

2.形成亚洲突出气候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地形       D.洋流

试题详情

17.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据2009年1月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

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

(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答案及解析

1[解析] 大批游客来上海参观游览,是一种短期的,不变更居住地的人口移动行为,应属于人口流动。

[答案] D

2-4[解析] 第2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美成为人口迁出地区,西亚因石油开采而收入高,吸引大批外籍工人,成为人口迁入区。第3题,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方向是由内陆省区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广东经济发达,是人口主要迁入省。第4题,乙地较高的工资待遇会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答案] 2.C 3.A 4.A

5-7[解析] 第5题,由两图比较可知,广东、浙江和上海是人口

净迁入最多的省区。第6题,新疆是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虽地广人稀,但因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新疆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第7题,我国目前因大量的中西部剩余劳动力涌入东部沿海,一方面缓解了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力的不足,促进了其经济发展,同时也对其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答案] 5.D 6.A 7.B

8-10[解析] 第8-10题,需要明确各地区人口迁移时期的背景。如下表分析:

地区
背景
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后的
我国东南沿海
经济发展快,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吸引人口迁入
③经济
收入
20世纪90年
代的伊拉克
海湾战争爆发,政治局势动荡,生存困难,居民大量外迁
⑤战争
美国东北部
纬度高,气温低,光照不充足,冷空气影响频繁,多风雪,老年人口迁出
①气候
环境

[答案] 8.C 9.D 10.A

11-12[解析] 由图分析可知,近年来该市的人口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但自然增长率基本呈下降趋势,其人口数量的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导致人口大量迁入的因素是以经济因素为主。自2006年后,该市的人口机械增长率有所下降,和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待遇相对较差,农民工对物质文化要求提高有关。

[答案] 11.A 12.C

13-15[解析] 第13题,从年龄段看,20-34岁人口数量大,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是经常性的、主要的因素,人口迁移为获取较好的就业机会和收入,因此选择D。第14题,不同年龄段中,青壮年迁入多的地区,由于婚姻新生儿比重大,故甲和乙相关明显。第15题 人口迁移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弥补了迁入地劳动力的不足,缩小了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经济差距,但也会给铁路等交通以及迁入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治安等造成压力。

[答案] 13.D 14.A 15.B

16[解析] 第(1)题,我国人口分布的主体在农村,众多人的家在农村,所以春节前是大量的返乡人流,以城市向农村流动,而春节后恰好相反。第(2)、(3)题,由图可知,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的方向主要是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这二者在经济收入、就业机会和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人口这种流动结果可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第(4)题,从图中可知,人口迁入数量较多的省级行政区是广东、上海、北京等经济

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较多的省市。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和矿产资源的开发、边境贸易的发展有关。第(5)题,四川省人口外迁对本省的积极影响可主要从缓解人地矛盾,加强与外界联系,增加经济收入等方面分析。

[答案] (1)A (2)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区。

(3)主要原因:人口流入地区的经济收入要高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就业机会要多于人口流出地区;人口流入地区的生活环境要优于人口流出地区。

直接结果:有利:弥补了人口流入地区劳动力的不足;提高了人口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缓解了人口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了人口流入地区与人口流出地区的经济社会交流。不利:造成交通、环境压力及带来一些城市化问题。

(4)广东 上海 北京 开发资源,边境贸易发展

(5)缓解了人地矛盾,加强了与外界的联系,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7[解析] 第(1)题,材料一表现出为接受良好教育和寻求更好的经济收入而出现人口迁移趋向;材料二说明人口迁移受政治因素影响。第(2)题,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表现为由乡村到城市。第(3)题,由于人口流动和迁移,造成原居住地劳动力减少,但同时会加强与外部联系,缓解当地人地矛盾。第(4)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需要技术工人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从而出现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

[答案] (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2)C

(3)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4)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大量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

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该现象。

试题详情

(2010·大连质检)下图为某地2009年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统计图,读图回答13-15题。

13.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人口的老龄化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14.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15.近几年,由于上述人口迁移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

B.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

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

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