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17220  217228  217234  217238  217244  217246  217250  217256  217258  217264  217270  217274  217276  217280  217286  217288  217294  217298  217300  217304  217306  217310  217312  217314  217315  217316  217318  217319  217320  217322  217324  217328  217330  217334  217336  217340  217346  217348  217354  217358  217360  217364  217370  217376  217378  217384  217388  217390  217396  217400  217406  217414  447348 
项目
大洲
地形特征
沿典型经纬线剖面示意图


地形复杂,中部  1  ,四周  2  。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大,约占全洲面积的3/4。平原分布在大陆周围地区。
400N

1000E



地形单一,以  3  为主,被称为“  4  大陆”
赤道

200E




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5  系北段;中部  6  和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东部  7  高原和  8  山脉。
400N

900W




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9  山脉;中部是  10  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东部是  11  高原。
23026’S

600W




地形单一,是七大洲中平均海拔 12  的一洲,地面冰雪覆盖,有“冰雪高原”之称。
800S

600W~
1200E



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主,海拔  13  的大洲。平原主要分布于中部地区;北部和南部山地分布较广。
500N

100E




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14  ;中部是  15  ;东部是  16   
23026’S

1400E

试题详情

4、气候异常与洋流的关系:

①厄尔尼诺现象

a、现象与原因:赤道附近海水异常增温,使温暖海水沿太平洋东岸向南流,并迫使原秘鲁寒流向西移。

b、影响:赤道太平洋中部、东部地区降雨量通常都会大大增加,而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等太平洋西部地区则干旱不雨;北半球的很多地区都会出现冬天气温偏高而夏季气温较低的暖冬凉夏现象。 秘鲁渔场受损(水温升高,浮游生物大量死亡;上升流受抑制,鱼类减少)。

对我国影响是:从东南海洋上吹向我国的夏季风强度大大减弱,造成了我国夏季降雨带的位置偏南。结果南方因此暴雨成灾,高温季节温度比往年低了不少;北方却出现持续高温无雨天气,造成了罕见的旱灾。

②拉尼娜现象

a、现象:赤道附近海水异常降温(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降温)从而信风加强,东澳大利亚暖流加强。     

b、危害:南美沿岸,中太平洋各岛,异常干旱;澳大利亚东部带来暴风雨;中国夏季风增强,南旱北涝;台风次数增多;东南亚水灾;北美大雨雪

例14:读三角贸易示意图

(1)指出三角贸易涉及海区的大洋环流规律,以及三段航程海域洋流的性质(寒、暖流)。

(2)某船队1月份从欧洲出发,并如期回到里斯本。说明该船队达到里斯本时,那里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例15:不通性质海水之间的狭窄过渡带,称为海洋锋。图中甲、乙分别示意中国近海冬季海洋锋和主要渔场的分布(局部)。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指出中国近海渔场与海洋锋空间分布的关系,并分析原因。

(2)简述为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例7:[答案](1) 华北平原

(2)风力侵蚀作用   风力沉积作用,流水侵蚀作用   流水沉积作用

(3)自西向东:森林   草原     沙漠    戈壁,反映了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4)沙尘暴   冷锋

例8:[答案](1)①N、P、K等营养元素和水  ②植物残体和排泄物  ③动物残体  ④游离氧  ⑤水分  ⑥氧气(02)  ⑦二氧化碳(CO2)  ⑧二氧化碳(C02)  ⑨氧气 (02)  ⑩二氧化碳(CO2)、重碳酸盐、腐殖质等  (2)光合

例9:[答案](1)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  苔原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温带  荒漠带

(2)①②③④⑤ 

(3)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海洋  水汽从沿海向内陆,干湿度差异很大  森林  草原  荒漠  中 

(4)大陆东部受暖流的影响,且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⑸寒流

例14:[答案](1)属于北大西洋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出程,寒流;中程,暖流;归程,暖流。(2)特征:到达里斯本时为7月(8月或7~8月),气候干热(地中海气候)。成因:受北移副热带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

例15:[答案](1)关系:空间分布一致。原因:在出现海洋锋的海域,海水扰动强烈,营养物质和饵料丰富,鱼群集中,形成渔场。(2)实行休渔制度;防止过度捕捞;发展海洋牧场;防止水污染。

试题详情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的地理意义

(1)对气候的影响--暖流起到增温增湿,寒流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2)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四大渔场的形成: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

(3)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了原污染海域的净化,但是扩大了污染范围

(4)对海洋运输的影响--顺流快,逆流慢

例13:2009年10月11日,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发。当地时间11月1日8时10分(北京时间11月1日4时10分),“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自西向东越过180°经线,驶入通常意义上的西风带。结合右图(箭头代表洋流流向),回答(1) -(3)题。

(1)“当地时间”是指

   A.180°经线所在时间   B.东12时区的区时

   C.西12时区的区时    D.东西十二区的区时

(2)“雪龙”号极地考察船“驶入通常意义上的西风带”的位置在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3) 以③为中心的环流圈

   A.其中的一支是西澳大利亚暖流     B.是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

   C.是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        D.位于印度洋,洋流流向会随季节而改变

试题详情

2、世界洋流分布规律 

海   区
环流方向
洋流性质分布
中低纬度海区(北印度洋海区除外)--副热带环流
北半球顺时针
南半球逆时针
环流东部为寒流流,西部为暖流,赤道附近为暖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副极地环流
逆时针流动
环流东部为暖流、环流西部为寒流
北印度洋海区
夏季顺时针、海水向东流,冬季逆时针、海水向西流
 
西风漂流
顺时针,海水向东流
环绕南极大陆,是寒流

试题详情

1、洋流:根据水温(性质)可以把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是指其比流经地区水温高,通常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暖流经过的海区温度和盐度会上升;寒流是指其比流经地区水温低,通常是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寒流经过的海区温度和盐度会降低。

试题详情

3、陆地水体相互补给关系

补给类型
补给时间
补给特点
主导因素
在我国的分布
雨水补给
我国河流雨水补给主要是夏秋两季
水量变化大;是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式
流量变化与降水量的变化相一致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
积雪融水补给
春季
形成春汛
春季气温升高,积雪开始融化
东北地区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补给
主要在夏季
形成夏汛
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夏季气温最高,冰雪融化最多
西北地区
湖泊水补给
全年
对径流起调节作用;水量较稳定
由湖泊的蓄水能力和水位决定
松花江源头、长江中下游的湖泊
地下水补给
全年
水量较稳定,与河流互补;河流最稳定可靠的补给
依地下水位的高低而定
西南的喀斯特地区、济南小清河源头

例12: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流量和降水量,读图回答(1) -(3)题。

(1) 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①雨水②地下水③季节性积雪融水④冰川融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 图中反映了该河流8月中旬的一次降水与径流的变化过程,最大降水与最大流量之间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由于:①水土流失日益严重;②流域内种草种树,植被覆盖率提高;③全球气候变暖;④退耕还沼和退耕还湖效果显著。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暴雨(24小时雨量超过50mm)出现较多。这里暴雨形成的原因主要有①锋面活动②受地形阻挡,地处背风坡③台风活动④赤道低压控制,对流旺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点七、洋流

试题详情

2、水循环类型:

    类型
分析
海陆间大循环
内陆循环
海上内循环
发生空间
海洋与陆地之间
陆地与陆地上空
海洋与海洋上空
特   点
对人类活动影响大
量最小
量最大

例11: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3)题。

(1) 能正确反映陆地内循环的是

  A.g→b→c→d    B.a→b→c→d

 B.f→a→c→e    D.g→e→f→a

(2) 水循环对图示地区除提供水资源外,还直接提供的资源有

A.土壤       B.水能  

C.潮汐      D.波浪

(3) 若图示地区的纬度在40°-60°之间,其陆地上的降水主要为

    ①对流雨 ②地形雨 ③台风雨 ④锋面气旋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试题详情

1、水循环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试题详情

4.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1)  流水作用:侵蚀-冲刷:沟谷、峡谷、瀑布等,如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的地表;

           溶蚀:溶洞等喀斯特地貌,弯曲的河道--凹岸侵蚀,凸岸沉积(港口宜建在凹岸)

  堆积-山麓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冲积平原

  (2)风力作用:侵蚀-风蚀沟谷、风蚀洼地、蘑菇石、风蚀柱、风蚀城堡等,如戈壁

  堆积-沙丘、沙垄、沙漠边缘的黄土堆、黄土高原等

(3)冰川作用:侵蚀-角峰、冰斗、U形谷

堆积-冰碛丘

(4)波浪作用:侵蚀-海蚀地貌(海蚀崖、海蚀穴、海蚀洞等)

堆积-海滩(泥质海滩、沙质海滩)

例7:下图为我国40ºN附近的剖面图,读图回答。

[

(1)图中丁所代表的地形区是       。

(2)图中所示地形区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请你根据图示信息在下图括号中填出各地区主导外力作用类型。

(3)简要说明图示区域自然景观的空间变化规律。

(4)图中所示自然灾害为      ,由      天气系统造成。

考点三: 自然地理要素与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土壤等

[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生物循环对三大圈层的改造作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气圈
改变大气成分(使原始大气成为现代大气)
水圈
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学成分
岩石圈
加快岩石的风化;参与沉积岩的形成;促进土壤的形成

绿色植物在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例如:山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干旱地区-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城市-吸烟除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美化环境

考点四: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①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各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一个要素的演化伴随着其他各个要素的演化。如:水土流失的实例

②“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如:热带雨林的砍伐、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

例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物质交换的一般情况看,图中各代号表示的物质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⑥和⑦的交换是通过       作用进行的。

考点五: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地带性规律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示意图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
热量
太阳辐射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低、高纬度明显。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
水分
海陆位置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
(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例9:读模式图,回答: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陆地自然带的名称:

        , ②      

         ,④       

         ,⑥       

         ,⑧       

         , ⑩        

(2)反映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的陆地自然

带在低纬度的排序是      (可填数码)

在高纬度的排序是     (可填数码)。

(3)自然带⑧、⑨、⑩的分布属于     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     为基础的,由于受    影响的程度不同,从                ,所以自然景观呈现出        带、       带、        带的有规律的变化。在    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                       

(4)①自然带在大陆东部可以延伸到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原因是           

(5)③自然带在赤道以南呈南北狭长分布,是由于沿岸    的影响。

垂直自然带(高山植物区)的一般规律

①相对高度愈大,纬度位置愈低的山地,自然带数量愈多。

②山麓的自然带与山地所在地的水平自然带(基带)一致,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更替与纬度地带性相似。

③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④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纬度高则雪线低;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非地带性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影响因素
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南半球无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
海陆分布
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南美巴塔哥尼亚荒漠
地形起伏
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美洲西部各自然带沿海岸狭长延伸
地形(科迪勒拉山系)
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
荒漠中的绿洲(例: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四川盆地的紫色土
水分条件的变化(天山、昆仑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岩性差异
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
亚欧大陆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西岸分布纬度高,大陆东岸分布纬度低
洋流

例10:读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不考虑其他非地带性因素),回答(1)-(2)题。

(1) 下列说法可能与实地一致的是

A.①位于新西兰   B.②位于欧洲    C.③位于亚洲      D.④位于非洲

(2) 下列关于四地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四地自北向南的排序为①②③④   B.四地纬度由高至低的排序为④②③①

C.位于南半球的是②④        D.位于北半球的是②③

考点六:水循环

试题详情

3.板块构造

板块概念: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

全球六大板块:亚欧、非洲、美洲、印度洋、南极洲、太平洋(全部是大洋板块)

需要关注的几处地方:

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地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③冰岛:生长边界。

④安地斯山脉: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为太平洋板块交界,墨西哥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运动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

        板块张裂(生长边界)地区--裂谷或海洋(例证: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板块相撞(消亡边界)地区
 
运动结果
 
                 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陆边缘受挤压隆起为

岛孤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例证: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

注意:海底岩石年龄由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向两侧逐渐变老。

例5:右图为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1)-(2)题

(1)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2)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A.陆地区域边界         B.板块消亡边界

C.海洋区域边界         D.板块生长边界

例6:读大陆边缘向洋盆过渡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③图中,c地位于

   A.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裂地带

  B.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地带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地带

(2)流经①图a海域的洋流是

A.秘鲁寒流     B.墨西哥湾暖流

C.北大西洋暖流   D.日本暖流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