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2702  342710  342716  342720  342726  342728  342732  342738  342740  342746  342752  342756  342758  342762  342768  342770  342776  342780  342782  342786  342788  342792  342794  342796  342797  342798  342800  342801  342802  342804  342806  342810  342812  342816  342818  342822  342828  342830  342836  342840  342842  342846  342852  342858  342860  342866  342870  342872  342878  342882  342888  342896  447348 

(一)  单项选择题

1、宋朝以前,宰相大臣见皇帝时,皇帝让坐着面谈,还时常赐茶。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到明清大臣奏事连站着都不行了,必须跪着。这种情况从本质上说明了--------------------------------------------------------(   )

A宰相和皇帝的关系日见疏远      B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C满族与汉族风俗有很大区别      D皇帝刁难大臣,以便控制

2、中国历史上的丞相制度的建立与废除分别是在-----------------(   )

A秦朝  清朝    B汉朝  明朝   C秦朝  明朝    D秦朝  汉朝

3、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根本原因是---------------------------(   )

A丞相胡惟庸的专权     B加强专制集权,维护明朝统治

C丞相制度阻碍了明朝社会发展    D朱元璋希望一人独揽大权

4、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的标志是-----------------(   )

A南书房的建立         B军机处的设置

C丞相制度的废除        D内阁制度的确立

5、“自雍、乾后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政府矣。”对“隐然执政”的准确理解是----------------------------------(   )

 A草拟政令   B发布政令   C监察百官   D传达圣旨

6、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开始于---------------------------------(   )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近代

7、理藩院起初只是管理哪个地方的事务-------------------------(   )

A蒙古    B新疆     C西藏     D台湾

8、近代中国的版图在何时基本奠定----------------------------(   )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前期

9、面对近代化浪潮,清朝统治者进行了一些政治制度方面的改良。其中取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机构是---------------------------------------(   )

A外务部     B民政部      C家工商总部     D资政院

10、明清之交,中国社会发展的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的根本原因是(  )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B军机处的设立

C官僚机构的膨胀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试题详情

3、封建帝制的推翻。

小结

中国自秦朝建立起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以来,经历了一两千年的演变过程,到明清时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达到顶峰。君主专制高度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当时西方许多国家则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从此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从而埋下日后被动挨打的祸根。

本课知识结构可用下列图示表示:

废除丞相,权归六部

明   设置内阁

明清王朝         以司礼太监牵制内阁

专制制度         设置军机处,皇权独揽

         清   密折制度

清朝的边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疆政策      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

加强对西南地区管理的措施:改土归流

主要原因

清末改良   主要措施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试题详情

2、晚清政府的改革:外务部代替总理衙门,理藩部代替理藩院,设立资政院作为议院的基础。

试题详情

1、晚清统治者改革的原因:面对近代化浪潮,慑于内外压力,也为了迎合西方列强的要求。

试题详情

3、概要介绍在西南地区,元朝以来实行的土司制度和明清实行的“改土归流”制度。理解清朝完成改土归流工作的意义。

近代化浪潮和清末政治

试题详情

2、清朝前期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理藩院及加强对边疆地区交通建设和军事防卫的效果。

要求注意理藩院与宣政院的区别。

试题详情

1、清朝边疆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

(1)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对西藏的宗教上层人物。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对蒙古族几个不同地区的处理。

试题详情

4、密折奏事是什么意思?

清初设立军机处的背景:皇太极仿明朝设立内阁和六部。奏章票似由内阁负责,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定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的事连皇帝也难以更改。皇权受到极大地限制。康熙亲政后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值。这样中枢机要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

雍正帝时又在宫内设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制度初建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它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积极作用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积极的一面便逐步下降,消极的一面逐步上升。到封建社会晚期,消极的一面则占据主导的地位。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已极大地妨碍着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同时代西方许多国家已开展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从而有力地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两相比较,差距逐步拉开。

清朝的边疆政策

试题详情

3、这个机构有什么特征?

试题详情

2、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提高了办事效率?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