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44977  344985  344991  344995  345001  345003  345007  345013  345015  345021  345027  345031  345033  345037  345043  345045  345051  345055  345057  345061  345063  345067  345069  345071  345072  345073  345075  345076  345077  345079  345081  345085  345087  345091  345093  345097  345103  345105  345111  345115  345117  345121  345127  345133  345135  345141  345145  345147  345153  345157  345163  345171  447348 

15. “又出新车啦!”“又有车降价啦!”这是人们在媒体上见得最多的一类消息。最近有超过10款的轿车宣布降价,另外有北京现代索纳塔等多款新车下线。表面上看,企业的行为是自发的,但是都与一只看不见的手息息相关。材料中这只“看不见的手”说明了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是

A.社会主义企业体制改革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试题详情

14.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有人在纪念改革开放的征文中说道:“在此后的三十年间,从半闭关锁国状态下苏醒的中国快马加鞭追赶世界。如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第一扇“窗”是指

A.设立经济特区              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D.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试题详情

13.1979年凤阳一段花鼓词中唱到“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包地包产后,家家生活变大样。”凤阳地区“家家生活变大样”的原因是

A.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B.创办乡镇企业

C.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改革国有企业

试题详情

12.读右图:“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它的出现年代不会早于        

   A.1948年      B.1958年    

  C.1968年      D.1978年

试题详情

11.1958年,中共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不利影响。从中得出的主要教训是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B.经济建设一定要快速发展   

C.社会主义阶段要实行按劳分配      D.经济指导方针要符合经济规律

试题详情

10.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英国使用了新式武器----坦克,它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当时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A.内燃机的发明与制造           B.炼钢技术的突破 

 C.石油的广泛运用            D.蒸汽机技术的进步

试题详情

9.历史学家罗荣渠指出:“英国发展的领先地位是在17、18两个世纪中逐步形成的。”促成英国取得“领先地位”的因素不包括

A.海外市场的形成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圈地运动的推进  D.民主制度的确立

试题详情

8.“陛下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但不走通常的东往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这里的“我”是指

A.迪亚士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达·迦马

试题详情

7.古诗词寓意深远,常常为我们解读历史提供言简意赅的绝妙注脚。某同学用“千呼万唤

始出来”、“小荷才露尖尖角”、“忽如一夜春风来”、“无可奈何花落去”四句诗句形象概括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其中“忽如一夜春风来”对应的时期应该是在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甲午战争后   C.一战期间   D.国民党统治后期

试题详情

6.有关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工业兴起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B.都由洋务派创办

C.采用大机器生产        D.产生于中国封建经济瓦解的过程中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