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70  278  284  288  294  296  300  306  308  314  320  324  326  330  336  338  344  348  350  354  356  360  362  364  365  366  368  369  370  372  374  378  380  384  386  390  396  398  404  408  410  414  420  426  428  434  438  440  446  450  456  464  447348 

33、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和等于氢氧化铜沉淀与硫酸钠溶液的质量和。因此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为:24.9克+140克-160克=4.9克。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可以得到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质量:

        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80克    160         98

        4克     8克        4.9克

    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克÷24.9克×100%=16.1%

    硫酸铜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克÷140克×100%=5.7%

试题详情

33、16.1%  ‚5.7%

    提示:

试题详情

32、93.3%  ‚15.3%

试题详情

31、分析:从反应:固体甲+溶液C®溶液B+氢气,可知,固体甲为一金属单质,在金属活动顺序中排在氢之前;溶液C为一酸溶液;溶液B为一盐溶液,其中必然含有金属甲的阳离子和酸C中的酸根离子。根据题目可以得出固体甲为铁粉,溶液C为硫酸,溶液B为硫酸亚铁溶液。再根据反应:固体甲+溶液A®固体乙+溶液B。可知,金属铁与溶液A反应生成固体乙和硫酸亚铁溶液,由盐的性质可以得出,此反应为金属与盐的反应,则溶液A为硫酸铜溶液,生成的固体乙为金属铜。根据反应:固体丙+溶液C®溶液A+水,可知,固体丙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和水,由酸的性质可知此固体应为碱性氧化物,则固体丙为氧化铜。

试题详情

30、分析:本题为物质推断。将此粉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如果含有硫酸铜,铜离子在溶液中,溶液应为蓝色,铜离子在沉淀中,沉淀也应为蓝色,而溶液为无色,沉淀为白色,所以一定没有硫酸铜。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无色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此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则原来必然有碳酸根离子,必然含有碳酸钠。碳酸钠易溶于水,题目中的白色沉淀是某物质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题目所给的物质中,氯化钡可以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钡沉淀,所以原来必然含有氯化钡。硝酸钾与题目中的其它物质均不反应,因此可有可无。

试题详情

26、分析:本题考察的是有关化合价的知识。由于在化合物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而硫酸根的化合价也为-2价,因此在硫酸盐中金属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数目比与氧化物中金属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比相等。因此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RnOm

    答案:RnOm

试题详情

31、固体甲是铁粉,固体乙是铜粉,固体丙是氧化铜。

        溶液A是硫酸铜溶液,溶液B是硫酸亚铁溶液,溶液C是稀硫酸。

    提示:

试题详情

30、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一定没有硫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钾。

试题详情

29、出现白色沉淀、红、沉淀消失,生成无色气体,红色褪去。

试题详情

28、A<C<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