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257  265  271  275  281  283  287  293  295  301  307  311  313  317  323  325  331  335  337  341  343  347  349  351  352  353  355  356  357  359  361  365  367  371  373  377  383  385  391  395  397  401  407  413  415  421  425  427  433  437  443  451  447348 

13.[05安徽]小明对妈妈杀鱼时从鱼肚内取出的鳔(见下图)产生了兴趣,他确定了“探究鳔内气体体积和成分”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小明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获知:这种鱼鳔内氧气约占1/4,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气。探究分两步进行。

⑴测量鳔内气体体积。小明设计了两种方法:

 A:用医用注射器抽取鳔内气体,测量其体积;

 B:在水下剌破鳔,用排水集气法收集鳔内气体并测量其体积(如图)。

 你认为这两种方法中不合理的是_______,理由:____鳔内的二氧化碳气体能溶于水   。写出与理由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CO2 + H2O = H2CO3     

⑵探究鳔内气体的成分。给你两集气瓶的鳔内气体,请你帮助他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方法
现象
验证鳔内含O2
 
 
验证鳔内含CO2
 
 

试题详情

12.[05安徽]人类发明并使用氟里昂(主要用作致冷剂)若干年后,科学家发现氟里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分解出氯原子破坏臭氧层,其破坏臭氧的循环示意图如下:

⑴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_______;

⑵上述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

⑶经过上述①②③的反应过程后,反应物氯原子的个数是否发生变化?______(是或否)。

⑷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莫里纳博士指出:“少量的氟里昂就能对臭氧层产生巨大的影响”,请你根据循环示意图论证他的观点。                        

                                        

⑸在科学家的建议下,许多国家签署了停止使用和消费氟里昂的协议,使得大气中氟里昂的含量得到了控制。请你根据本题提供的信息就怎样有效保护我们的环境谈一点建议或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1.[05南通]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正确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请填空:

⑴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视线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用漏斗过滤时漏斗中液面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应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10.[05苏州]根据以下实验室常用仪器填空。

⑴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C       ,E      

⑵在粗盐提纯实验中,进行      时(填操作名称)用到仪器B;进行蒸发时除了用到铁架台、铁圈和上述提供的仪器外还缺的仪器是          

试题详情

9.[05南通]试依据核电荷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上图中硫元素的核电荷数z=_______;氯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Y=______(填数值),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是______。

⑵核电荷数为12的元素的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后,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它的核外电子排布与_______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⑶上图的排列具有一定的规律,如:同一行中,从左到右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加。你还能找到哪些规律?试写出其中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7.[05大连]“原子经济化”是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方向,它的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使原料全部转化成某种产物。符合这一观点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__,请你写出一个能够实现“原子经济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义光 编
 
8.[05大连]某同学在总结实验室有些药品需密封保存的原因时,归纳了下列两种情况:1)药品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2)药品能与空气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⑴写出一个符合情况2)的化学方程式:                  ;⑵该同学的归纳不完整,你还能补充的一种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6.[05厦门]有报道称:人工降雨是一个物理变化,不是形成新物质的化学变化,因此不会造成污染。人工降雨使用的是干冰和碘化银,干冰来源于空气,碘化银的组成和水的组成一样,因此不会破坏环境。请分析此报道,回答下列问题。

⑴小红查得碘化银的资料,请据此填写下表。

   有关资料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
碘化银在人工降雨时见光分解,生成碘单质和银单质
2AgI    2Ag+I2
 分解反应
可用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制得难溶于水的碘化银,同时生成硝酸钾
AgNO3+KI=KNO3+AgI↓
复分解反应

  ⑵人工增雨过程中的物理变化是指           

⑶对报道中“碘化银的组成和水的组成一样”的说法,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试题详情

4.[05泉州]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实验室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方法一:2KClO3  2KCl+3O2   方法二:2H2O2  MnO2  2H2O+O2

  ⑴方法一和方法二中MnO2都作为反应的____________。

   比较两种方法,方法二的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5重庆]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它的最外层电子数n=___________,核外共有_____________个电子。

试题详情

3.[05眉山]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可燃物质燃烧的条件,探究如下:⑴取一支大试管,往里加2mL30%过氧化氢溶液;⑵用镊子取一块白磷投入到试管中,可看到白磷并不燃烧;⑶往试管里滴加5滴1mol/L碘化钾溶液,不一会儿,可观察到白磷先熔化,继而燃烧起来,发出火光,并伴有白烟生成。(提示:过氧化氢(H2O2)易溶于水,在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一种常见液体,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试回答:

⑴碘化钾的作用是     

⑵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⑶通过该实验的探究,你总结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为               

试题详情

2.[05沈阳]请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以下现象。

如图所示,两支医用注射器,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

手指顶住末端注射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哪支容易推压?为什么?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