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10538  410546  410552  410556  410562  410564  410568  410574  410576  410582  410588  410592  410594  410598  410604  410606  410612  410616  410618  410622  410624  410628  410630  410632  410633  410634  410636  410637  410638  410640  410642  410646  410648  410652  410654  410658  410664  410666  410672  410676  410678  410682  410688  410694  410696  410702  410706  410708  410714  410718  410724  410732  447348 

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A.漂泊流浪的人。

B.刚刚升官调换职位的人。

C.贬官降职外调远方的人。

答案 C

试题详情

3.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

A.安全。   B.安置,安放。   C.舒适,安适。

答案 C

试题详情

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劳苦而功高若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A.声音很轻细地说话。

B.小人的谗言。

C.密探的话。

答案 B

试题详情

第一节  准确翻译实词

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A.扬言。

B.宣传时说的话。

C.用声明、文告上的话说。

答案 A

试题详情

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不知将军宽至此也。

B.二虫又何知。

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蚓无爪牙利,筋骨之强。

背负青天而莫夭阏者。

D.甚善矣,子治东阿也!

余扃牖而居,久能以足音辨人。

解析 B.均为指示代词,这、此。A.动词,到;人称代词,我。C.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在否定句中,前置。D.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

答案 B

试题详情

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

A.钟情如我辈,能忍之乎。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

B.此数,用兵之患也。

或异于二之为,何哉?

C.言之,貌若甚戚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

D.客有吹洞箫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解析 D.均为助词,前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后者是判断的标志,用在主语后,表提顿;A.均为助词,……的(人、东西、事情);B.均为助词,前者表提顿,后者置于数词后面,无义;C.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答案 D

试题详情

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

A.“壮士!赐之卮酒。”与斗卮酒。

故木受绳直,金就砺则利。

B.向吾不为斯役,久已病矣。

位卑足羞,官盛则近谀。

C.于其身也,耻师焉,惑矣。

岳阳楼之大观也。

D.非死徙尔。

非其身之所种不食。

解析 C项前者为连词,表转折,却;后者为副词,表判断。A均为连词,表承接;B均为连词,表假设; D项均为连词,表选择。

答案 C

试题详情

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沛公军霸上,未得项羽相见。

唯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

B.陈涉少时,尝人佣耕。

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沛公曰:“孰君少长?”

较秦之所得,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D.则一生彘肩。

无乃尔是过

解析 C.介词,跟、同,有比较义。A.介词,跟、同;连词,和。B.介词,替;动词,给。D.动词,给;助词,同“欤”,表疑问或反诘语气。

答案 C

试题详情

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

A.燕王欲结君。

身长八尺,每自比管仲、乐毅。

B.良曰:“长臣。”

冰,水为之,而寒水。

C.其身也,则耻师焉。

寡人之国也,尽心焉耳矣。

D.君幸赵王。

不求闻达诸侯。

解析 D.介词,表被动;介词,在。A.均为介词,跟、同。B.均为介词,表比较,比。C.均为介词,对于。

答案 D

试题详情

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

A.变法者时而化。

恩所加则思无喜以谬赏。

B.利乘便。

于今无会

C.蒙故业,遗策。

拔所佩刀断一指。

D.不如而厚遇之。

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

解析 D项为介词,趁此、趁机。A.介词,依据;介词,因。B.介词,表凭借,依据;名词,机会。C.动词,继承;连词,于是。

答案 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