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1853  421861  421867  421871  421877  421879  421883  421889  421891  421897  421903  421907  421909  421913  421919  421921  421927  421931  421933  421937  421939  421943  421945  421947  421948  421949  421951  421952  421953  421955  421957  421961  421963  421967  421969  421973  421979  421981  421987  421991  421993  421997  422003  422009  422011  422017  422021  422023  422029  422033  422039  422047  447348 

3. 文章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请找出一处议论的句子,并说明它在文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 文章在写“蛙鸣”之前,写了“我预考失败”“母亲接我回家居住”“母亲杀光仔鸡”,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月光下的蛙鸣

十几年前的夏天,我枕戈待旦地准备参加这一年的高考。

在那样一个年代,高考直接决定着一个青年一生的命运。而我的情况更特殊,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是母亲含辛茹苦地把我带大。苦难中的母亲,眼巴巴地盼着我能高考得中。我也想,如果能在这一年如愿以偿,正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能减轻母亲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压力。

但竞争是残酷的,同学们悬梁刺股、焚膏继晷地苦战,在学习成绩上你追我赶。高考一个月前的预考中,我意外地遭到惨败。我很清楚,巨大的精神压力起了很大的负面作用。母亲见我面容憔悴,很心疼。我家离校不远,她就跟老师说情,说寝室里吵闹,让我回家住宿,好早晚料理我的生活,给我增加营养。

那段时间里,她杀光了家中三十几只仔鸡,想尽一切办法,想让我恢复以前的体质。

然而,母亲的一切努力收效甚微,我还是日复一日地消瘦下去。房间的后窗正对着屋后的一方池塘,时值燥热的六月夜晚,一池塘的青蛙,唧唧呱呱,呼朋引伴,发音格外响亮悠远。一池的蛙声就这样紧紧缠住我一双不幸的耳朵,此伏彼起地一次又一次将我惊醒。

母亲去了一趟学校。回来后,高兴地告诉我,即使考不上,班主任已答应让我复读一年。老师说,第二年,他保证我能考上。

渐渐地,蛙声不再吵闹了,每夜都有香甜的梦。但是,母亲却变了,日日坐在椅子上打盹。一天,隔壁的大妈偷偷地拉住我,跟我说,你母亲为了让你睡好觉,夜夜替你赶青蛙呢。我将信将疑。

但是,第二天夜里,月光下塘埂上,我真的看见了我的母亲。

母亲手拿一根长长的竹竿。她用竹竿轻轻地敲打池塘边的每一处草丛,做得认真又虔诚。她绕着池塘一圈圈小心地走着,一遍遍用竹竿仔细地敲打着每一处草丛。有时她停下来,站一会儿,轻轻地咳嗽几声,用手捶捶背。月光把她的白发漂得很白。“母亲!母亲!”我大声喊。母亲听不见。她全神贯注于手中的竹竿,生怕遗漏一处蛙声……

一直到现在,我仍然坚信,有一种爱,能唤起一个人内心潜在的力量,帮助你去战胜一切困难。这一年高考,我以高分被大学录取了。很多年已经过去,蛙声也一点点远逝。可是,我又觉得它时时都在我的枕边,一声声,像不倦的提醒和教诲,给我许多的人生激励。

1.文章写了好几件母亲关爱我的事件,为什么却以“月光下的蛙鸣”为题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3. 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为感人的句子或片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

试题详情

2.你认为作者成长的家庭环境中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

   ----------------------------------。

试题详情

1. 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件生活往事?从这些平凡的事情中,你能感悟到一丝半粟是一个怎样的人?

   ----------------------------------。

试题详情

3. 下面是五楠写给自己好友的一则联络友情的短信,写到一半写不下去了,请根据他的写作意图与风格,帮助他把短信写完

一家_________________,一年___________________一生,______________一世平平安安。天天精神百倍,月月_______________,年年_________________。新春快乐。

试题详情

2.判断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1) 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去世了。(   )

2) 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们可爱的性格,她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庭里,都葬送在没有意义的事务上。(   )

3) 突然,一串亮晶晶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工的光线(   )

试题详情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海宁氏(  )   人影憧 (  )   唏 (  )  娓 (   )  歉疚(   )  呜咽(   )

试题详情

 1 范围:写人的记叙文。

 2 要求:运用正面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外貌和心理活动)与侧面描写(人物衬托)相结合的方法,夹叙夹议,来刻画人物。

 3 参考题目:①受人尊敬的(老校长)②为四化争分夺秒③好(爸爸、妈妈、奶奶……)④他(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⑤他(她)变了⑥(人物的个性特点)的(称呼)

[例文] 

生活的浪花

 --黑色的送煤老汉 

 汗水淋漓不止。黑色的汗水,带着黑色的煤尘,沿着铜黑的脸膛,渗入了黑色的纹沟;乌黑的大手,紧紧地攥着油黑发亮的车把;黑色的身躯,拉着黑色的煤车。

 这是一位普普通通的送煤老汉,正艰难地拉车上桥,敦实的腰背躬成了直角。潮湿的路面上,留下了一长串黑脚印和车辙印--一条老汉辛劳的轨迹……“直角”终于恢复原状了,老汉停车抹了一把汗,凝视着前方,黑眸子闪出了欣喜的光芒,接着,他又下桥上路了。

 他太平常了,平常得如同大海里的一朵微微的浪花,不炫耀,不引人注目。

 “啪!”两块蜂窝煤颠出了破旧的木格,一沾地,便四分五裂了。老汉丝毫没有察觉,依然前行。他又聋又哑,世界对他说来,永远是悄然无声的。车辆碾着残存的碎煤块,轮底扬起一阵阵黑雾,路面上便出现了数道交错的渐渐淡去的墨线。

 老汉拉着煤车,走大街,穿小巷,挨家挨户地送煤。他没有文化,既聋且哑,长年累月地送着煤,淌着汗。拉着满载的煤车出店,拖着空车回店,再装,再送,他就是这样毫无怨言地终年操劳着。人们对他也都怀有特殊的感情,虽无需启齿道谢,但每次总是向他报以感激的微笑,或送上一杯解渴的茶水。老汉满足了,每当这时,他才深深感到自己对于社会的价值:人们需要他。于是,送煤的疲劳被甩到脑后,他又信心百倍地拉车启程了。

 然而,他终于感到老了,虽说退休年龄刚过,他想到过退休,但煤车还没有新主人,人们依然需要他,他也乐意坚持下去,但年龄终于使他力不从心了。

 一天,送煤途中,一阵目眩,他栽倒了……

 洁净的病床上,躺着这位黑老汉倔强的身躯。他微微地睁开了双眼,望着周围的人们,望着那些店里的年轻人,目光深情而灼热,青筋直暴的大手,颤动着。他那期待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那些青年身上,双唇一张一翕,喉结蠕动着,发出断断续续的几声嘶哑的“啊啊”声,略略抬起手掌,紧紧地握着青年们的手……

 洁白的床单蒙住了黑老汉的身躯。从此,周围的居民只得顶风雨,冒寒暑,自己拉煤了。人们拉着黑老汉拉过的煤车,艰难地上桥,走街穿巷,每个人都在怀念着这平凡的黑老汉。

 “他如此平常,却又如此重要啊!”望着那油黑发亮的车把,店里的青年们深沉地思索着。……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