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422594  422602  422608  422612  422618  422620  422624  422630  422632  422638  422644  422648  422650  422654  422660  422662  422668  422672  422674  422678  422680  422684  422686  422688  422689  422690  422692  422693  422694  422696  422698  422702  422704  422708  422710  422714  422720  422722  422728  422732  422734  422738  422744  422750  422752  422758  422762  422764  422770  422774  422780  422788  447348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石间细流脉脉,      ,林中碧波闪闪,     

  倘若说恋人的表情是人类     ,那么,起点上的表情便是人类    

A如线如缕  如锦如缎  延续不灭的象征  进取突破的希望

B如线如缕  如锦如缎  进取突破的希望   延续不灭的象征

C如锦如缎  如线如缕  延续不灭的象征  进取突破的希望

D如锦如缎  如线如缕  进取突破的希望  延续不灭的象征 

试题详情

3、下列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也许我这个知识分子身上还有着不少酸性。(这里是“迂腐”的意思。)

B忆昔54年前,先生一本爱国赤子之忱……(数量词。)

C韬奋先生生前尽瘁国事,不治生产……(这里指家庭经济生活。)

D在今天,我们国家每一个人的工作岗位都有一条通向成才的阳关大道。(这里比喻成才的途径非常宽广。)

试题详情

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色彩斑澜   名列前茅     B临事而谜   形若流星

C充耳不闻   留连忘返     D出谋画策   无挤于事

试题详情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的一项                  (    )

A纽shū   裙mèi     B身qī   子móu

C修shàn   听 dì      D热chén  事yě

试题详情

例句
用法
意义
 
例句
用法
意义
河阳之北
 
 
 
告之于帝
 
 
惩山北之塞
 
 
 
吾欲之南海
 
 
出入之迂也
 
 
 
魏将庞涓闻之
 
 
以君之力
 
 
 
斫大树白而书之
 
 
渤海之尾
 
 
 
因其势而利导之
 
 
笑而止之曰
 
 
 
钻火烛之
 
 
汝之不惠
 
 
 
长跪履之
 
 
毁山之一毛
 
 
 
良因怪之
 
 
汝心之固
 
 
 
先天下之忧而忧
 
 
虽我之死
 
 
 
出之烨然
 
 
操蛇之神闻之
 
 
 
人争鬻之
 
 
吾子未之思也
 
 
 
 
 
 
人取之
 
 
 
 
 
 
今子是之不察
 
 
 
 
 
 
前人之述备矣
 
 
 
 
 
 

试题详情

例句
用法
意义
 
例句
用法
意义
其妻献疑曰
 
 
 
其实味不同
 
 
其如土石何
 
 
 
乃弃其步军
 
 
惧其不已矣
 
 
 
孙子度其行
 
 
帝感其诚
 
 
 
读其书未毕
 
 

尽破其军
 
 
 
予贸得其一
 
 
世传其兵法
 
 
 
 
 
 
为其老
 
 
 
 
 
 
视其书
 
 
 
 
 
 
其喜洋洋者矣
 
 
 
 
 
 
则忧其民
 
 
 
 
 
 
其必曰
 
 
 
 
 
 

试题详情

例句
用法
意义
 
例句
用法
意义
以君之力
 
 
 
吾赖是以食吾躯
 
 
以残年余力
 
 
 
父以足
 
 
亡以应
 
 
 
 
 
 
楚人以晏子短
 
 
 
 
 
 
何以也
 
 
 
 
 
 
虏太子申以归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将以实笾豆
 
 
 
 
 
 
将衒外以惑愚瞽也
 
 
 
 
 
 

试题详情

例句
用法
意义
 
例句
用法
意义
达于汉阴
 
 
 
于是令齐军
 
 
运于渤海之尾
 
 
 
刻诗赋于其上
 
 
告之于帝
 
 
 
多会于此
 
 
为小门于大门之侧
 
 
 
置于市
 
 
生于淮北则为枳
 
 
 
若所市于人者
 
 
生长于齐不盗
 
 
 
 
 
 
韩告急于齐
 
 
 
 
 
 
死于此树之下
 
 
 
 
 
 

试题详情

 1.下面通知的格式有错误。请判断下面所列修改意见的正误,正确的是(  )。

 为了庆祝第十届教师节,校团季,学生会决定,于9月9日下午在四楼会议室举办师生座谈会,请有关师生准时出席。

1994年9月5日

             团委、学生会

 修改意见:

 A.第一行顶格写“通知”或“关于师生座谈会的通知”。

 B.第一行顶格写“通知”或“关于师生座谈会的通知”。

 C.开头应空两格。

 D.发通知时间应写在发出单位的下一行。

 E.发出通知单位和发通知时间应写在同一行。

 2.题目:我的家      文体:   (自填)

 要求:(1)限于写记叙文或说明文。(2)如写说明文,要用两种以上说明方法,注意说明顺序。(3)如写记叙文,要内容具体,有描写段。(4)500-700字。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