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0  336  344  350  354  360  362  366  372  374  380  386  390  392  396  402  404  410  414  416  420  422  426  428  430  431  432  434  435  436  438  440  444  446  450  452  456  462  464  470  474  476  480  486  492  494  500  504  506  512  516  522  530  447348 

30.2008年5月26日上午,北京奥运圣火在我市传递。奥运祥云火炬在工艺上采用了高品质的铝合金外壳和中空塑件设计。请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1)铝合金材料中的铝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的:

   2A12O3(熔融)     4Al+3O2↑。其中,冰晶石作熔剂,可使Al2O3更易离解成自由离子。冰晶石的化学式为Na3AlF6,则其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祥云火炬所用的燃料是丙烷(化学式为C3H8),它与甲烷(CH4)、丁烷(C4H10)属于同一系列的有机物--烷烃。烷烃系列中还有戊烷(C5H12)、己烷(C6H14)等许多物质。根据上述几种烷烃的化学式与名称,可知分子中含两个碳原子的烷烃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所有烷烃中含氢量最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3)丙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丙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CO2气体,通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的沉淀与通  入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则产生沉淀的最大质量是________g,请计算原石灰水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已知: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易溶于水]

泰州市二○○八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试题详情

29.(4分)化学是分子、原子层面上认识和创造物质的一门科学,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是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与人文知识有密切联系。例如,我国一些成语中就蕴含着化学知识和原理。请从化学视角对题中的成语进行解释或辨析。[A、B两题中任选一题。如果两题  都答。只以A题记分]

  A题:“杯水车薪”和“釜底抽薪”  

成语词典的解释: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扑灭一车柴火,比喻无济于事。 

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杯水车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釜底抽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题:“沙里淘金”和“点石成金”

成语词典的解释:

沙里淘金--从沙石中筛选黄金,比喻从大量材料中选取精华,也比喻费力大而成效低。点石成金--石头经“点化”变成了金子,比喻把不好的或平凡的事物改变成很好的事物。

沙里淘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石成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8.(6分)有甲、乙、丙、丁、戊、己等六种常见物质,它们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发生反应,“→”  表示由某一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物质。已知:甲和乙的溶液反应可用于工业制取氢氧化钠;丁的溶液呈蓝色;乙和丁的溶液混合可配制果树杀菌剂波尔多液;丙溶液分别和戊、己反应都只生成丁和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甲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甲与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丙与戊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戊受热分解为己和另一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7.(10分)实验室有一保管不当的试剂瓶,其残缺的标签中只剩下“Na”字样。已知它是无色液体,是初中化学常用的无机试剂。小宏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有关内容见下表:

猜想
设计的实验步骤
可能的现象与结论
猜想一: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向其中滴入两滴酚酞试液。
若酚酞试液变为红色,则猜想成立。
若酚酞试液无明显变化,则猜想不成立。
 
猜想二:?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先滴入适量的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然后滴入硝酸银溶液。
若溶液先没有明显变化,后出现白色沉淀,则猜想成立。若与上述现象不同,则猜想不成立。
 
猜想三:?
 
用试管取少量样品,向其中先加入适量盐酸酸化,然后滴入氯化钡溶液。
若溶液先没有明显变化,后出现白色沉淀,则猜想成立。若与上述现象不同,则猜想不成立。

请你参与这一探究活动,根据上表回答下列问题:

(1)小宏的猜想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猜想成立,则产生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宏的猜想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猜想成立,则产生沉  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宏同学对猜想一所描述的实验现象和作出的结论是否正确?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了小宏的三种猜想,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模仿上述过程,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验证你的猜想,将有关内容填入下表。

你补充的猜想
设计的实验步骤
可能的现象与结论
 
 
 

试题详情

26.(10分)请从下图中选择适当的实验装置序号填空,并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室制取O2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实验室收集CO2可用_________装置;若要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得到纯净的CO2,应在收集装置前连接两个相同的________装置,并在第一个装置中放入足量的_________(从NaHCO3溶液、NaOH溶液、石灰水中选择一个)除去HCl,第二个装置中放入足量的____________除去水蒸气。

(2)实验室用CO和H2的混合气体还原Fe2O3时,可选用_____________装置;若要设计一套连续装置,检验并吸收反应后的气态产物(100℃以上),合理的操作顺序是:先通过装有   _________的装置,后通过装有__________的装置,再通过装有_________的h装置;剩余气体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Fe2O3+3 H2?2Fe+3H2O;  CuSO4(白色)+5H2O=CuSO4·5H2O(蓝色)]

试题详情

25.(4分)下图是小梅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_______________。

(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时应选择________mL(10mL或50mL或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4.(4分)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B两种物质至不能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___________溶液(填“A”或“B””)。  

(2)t2℃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_B。 (填写“>”、“<”或“=”,下同)

(3)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降温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B。

(4)将t2℃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200g,升温至t1℃,欲使它们仍为饱和溶液,若不改变溶剂质量,所需加入固体溶质的质量关系是A_______B。

试题详情

23.(4分)请你按照下列要求各写一个有水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复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非上述三种反应类型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2.(4分)比较、分析、归纳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

现有反应:①Zn+CuCl2=ZnCl2+Cu;  ②Cu+2AgNO3=Cu(NO3)2+2Ag;

⑧Cl2+2NaBr=2NaCl+Br2;           ④Br2+2NaI=2NaBr+I2

(1)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四个反应有相似之处:均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_________反应。再分析这四个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我们还会发现一个相似之处:-------------------------------------。

(2)分析反应①和②,可以得到: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用相似的思维方法类推到反应③和④中,我们还可以得到:Cl2、Br2、I2三种非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情

21.(3分)请用短线将下图中左右对应的关系连接起来。

   概念间关系        基本概念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