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 = 0.1 s时刻粒子源放出的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2) 从粒子源放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和最长时间.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如图甲所示,真空中两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C、D,上面分别开有正对的小孔O1和O2,金属板C、D接在正弦交流电源上,两板间的电压UCD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t=0时刻开始,从D板小孔O1处连续不断飘入质量为m=3.2×10-25 kg,电荷量为q=1.6×10-10 C的带正电的粒子(设飘入速度很小,可视为零)在C板外侧有以MN为边界的匀强磁场MN,MN与C金属板平行且相距10 cm,匀强磁场大小为0.1 T,方向如图甲所示,粒子的重力及粒子两相互用力忽略不计,平行金属板C、D之间距离是足够小,粒子在两板间的运动时间可忽略不计,求:
(1)带电粒子经小孔O2进入磁场后,能飞出磁场边界MN的最小速度为多少?
(2)从0到0.06 s末时间内哪些时间段飘入小孔O2的粒子能穿过电场并飞出磁场边MN?
(3)磁场边界MN有粒子射出的长度范围有多长。(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甲所示,真空中两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C、D上分别开有正对的小孔O1O2,两板接在交流电源上,两板间的电压uCD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从t=0时刻开始,从C板小孔O1处连续不断飘入质量m=3.2×10-25 kg、电荷量q=1.6×10-19 C的带正电的粒子(飘入速度很小,可忽略不计).在D板上方有以MN为水平上边界的匀强磁场,MND板的距离d=10 cm,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0.10 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粒子受到的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均可忽略不计,平行金属板C、D之间距离足够小,粒子在两板间的运动时间可忽略不计.求(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CD两板间电压U0=9.0 V时飘入小孔O1的带电粒子进入磁场后的运动半径;

(2)从t=0到t=4.0×10-2 s时间内飘入小孔O1的粒子能飞出磁场边界MN的飘入时间范围;

(3)磁场边界MN上有粒子射出的范围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甲所示,真空中两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C、D,上面分别开有正对的小孔O1和O2,金属板C、D接在正弦交流电源上,C、D两板间的电压UCD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t=0时刻开始,从C板小孔O1处连续不断飘入质量为m=3.2×10-21 kg、电荷量q=1.6×10-15 C的带正电的粒子(设飘入速度很小,可视为零).在D板外侧有以MN为边界的匀强磁场,MN与金属板C相距d=10 cm,匀强磁场的大小为B=0.1 T,方向如图中所示,粒子的重力及粒子间相互作用力不计,平行金属板C、D之间的距离足够小,粒子在两板间的运动时间可忽略不计.

求:(1)带电粒子经小孔O2进入磁场后,能飞出磁场边界MN的最小速度为多大?

(2)从0到0.04 s末时间内哪些时刻飘入小孔O1的粒子能穿过电场并飞出磁场边界MN?

(3)以O2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图甲中画出粒子在有界磁场中可能出现的区域(用斜线标出),并标出该区域与磁场边界交点的坐标.要求写出相应的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如图甲所示,在两平行金属板的中线OO′某处放置一个粒子源,粒子沿OO1方向连续不断地放出速度v0=1.0×105m/s的带正电的粒子.已知带电粒子的比荷
qm
=1.0×108C/kg
,粒子的重力和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均可忽略不计.在靠近两平行金属板边缘的右侧分布有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01π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边缘MN与中线OO′垂直.两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压U随时间变化的U-t图线如图乙所示.若t=0.1s时刻粒子源放出的粒子恰能从平行金属板边缘离开电场(设在每个粒子通过电场区域的时间内,可以把板间的电场看作是恒定的).
求:(1)t=0.1s时刻粒子源放出的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从粒子源放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和最长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甲所示,在两平行金属板的中线OO某处放置一个粒子源,粒子源沿OO方向连续不断地放出速度v0=1.0×105m/s的带正电的粒子。在直线MN的右侧分布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B=0.01πT,方向垂直纸面向里,MN与中线OO垂直。两平行金属板的电压U随时间变化的Ut图线如图乙所示。已知带电粒子的荷质比,粒子的重力和粒子之间的作用力均可忽略不计,若t=0.1s时刻粒子源放出的粒子恰能从平行金属板边缘离开电场(设在每个粒子通过电场区域的时间内,可以把板间的电场看作是恒定的)。求:

(1)在t=0.1s时刻粒子源放出的粒子离开电场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从粒子源放出的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最短时间和最长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