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时.某2价金属硫酸盐的饱和溶液.其百分比浓度为25%.取足量的此饱和溶液. 加入1g这种硫酸盐的无水盐.结果析出了3.15g这种硫酸盐的含7个结晶水的晶体.通 过计算确定该金属是何种元素. b:设SO2极大过量.最终产物为NaHSO3 (2)讨论确定产物 a:因5.2<b<6.3.所以b g固体为Na2SO3和NaHSO3的混合物 b:因6.3<7所以7 g固体为Na2SO3和NaOH的混合物 (3)计算 a:第一种情况.设生成Na2SO3为xmol.NaHSO3为ymol b:第二种情况:因NaOH过量.所以H2SO2完全反应.设参加反应的NaOH为amol. 生成Na2SO3为bmol.过量的NaOH为Cmol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图表法、图象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Ⅰ)电离能是指由蒸气状态的孤立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需要的能量.从中性原子中移去第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为第一电离能(I1),移去第二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为第二电离能(I2),依次类推.
现有5种元素L、M、N、O、P,其I1~I3分别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其中的金属元素有
M、N、O
M、N、O
,稀有气体元素是
P
P
,最活泼的金属是
M
M
,显二价的金属是
O
O

元  素 I1/eV I2/eV I3/eV
L 13.0 23.9 40.0
M 4.3 31.9 47.8
N 5.7 47.4 71.8
O 7.7 15.1 80.3
P 21.6 41.1 65.2
(Ⅱ)某温度时,在一个5L的密闭容器中,M、P、Q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P+3Q?2M
2P+3Q?2M

(2)若M、P、Q均为气体,反应达平衡时:
①体系的压强是开始时的
13
16
13
16
倍;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气体M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2mol/L?min
0.02mol/L?min

②若此时只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达新平衡时,容器内温度将降低(容器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则该反应为
放热
放热
反应(填“放热”或“吸热”);达新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比原平衡时
减小
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相等).
(3)此反应达平衡后,若只加大体系压强,M的物质的量增加,若M是气体,则Q的聚集状态是
气态
气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A【物质结构与性质】纳米技术制成的金属燃料、非金属固体燃料、氢气等已应用到社会生活和高科技领域。

⑴A和B的单质单位质量的燃烧热大,可用作燃料。已知A和B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的第一至第四电离能如下表所示:

电离能(kJ/mol)

I1

I2

I3

I4

A

932

1821

15390

21771

B

738

1451

7733

10540

①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B的核外电子排布如右图所示,

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                

②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A和氯元素形成的简单分子空间构型为     

⑵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必须解决它的储存问题,C60可用作储氢材料。

①已知金刚石中的C-C的键长为154.45pm,C60中C-C键长为145~140pm,有同学据此认为C60的熔点高于金刚石,你认为是否正确并阐述理由     

②科学家把C60和K掺杂在一起制造了一种富勒烯化合物,其晶胞如图所示,该物质在低温时是一种超导体。该物质的K原子和C60分子的个数比为     

③继C60后,科学家又合成了Si60、N60,C、Si、N原子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Si60分子中每个硅原子只跟相邻的3个硅原子形成共价键,且每个硅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Si60分子中π键的数目为     

B【实验化学】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果汁中Vc含量,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Ⅰ 实验原理

将特定频率的紫外光通过装有溶液的比色皿,一部分被吸收,通过对比入射光强度和透射光强度之间的关系可得到溶液的吸光度(用A表示,可由仪器自动获得)。吸光度A的大小与溶液中特定成分的浓度有关,杂质不产生干扰。溶液的pH对吸光度大小有一定影响。

Ⅱ 实验过程

⑴配制系列标准溶液。分别准确称量质量为1.0mg、1.5mg、2.0mg、2.5mg的标准Vc试剂,放在烧杯中溶解,加入适量的硫酸,再将溶液完全转移到100mL容量瓶中定容。

上述步骤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容量瓶外还有      

⑵较正分光光度计并按顺序测定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实验中使用同一个比色皿进行实验,测定下一溶液时应对比色皿进行的操作是      。测定标准溶液按浓度      (填“由大到小”或“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

⑶准确移取10.00mL待测果汁样品到100mL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硫酸,再加水定容制得待测液,测定待测液的吸光度。

Ⅲ 数据记录与处理

⑷实验中记录到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根据所给数据作出标准溶液的吸光度随浓度变化的曲线。

标准试剂编号

待测液

浓度mg/L

10

15

20

25

pH

6

6

6

6

6

吸光度A

1.205

1.805

2.405

3.005

2.165

⑸原果汁样品中Vc的浓度为     mg/L

⑹实验结果与数据讨论

除使用同一个比色皿外,请再提出两个能使实验测定结果更加准确的条件控制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15分)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粗铁粒(含有少量金属铜杂质)与某浓度硝酸反应,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粗铁粒投入某浓度硝酸中,某同学观察该实验现象时发现,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反应开始逐渐加快。请分析反应逐渐加快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称取粗铁粒10 g放入某浓度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为了探究溶液X中铁元素的价态,同学甲设计如下实验:有药品和仪器:0.1 mol·L-1KSCN溶液;0.1mol·L-1 KI溶液;0.2mol·L-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等;试管和滴管

请你设计简单实验,探究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离子方程式

第一步

取2-3 mL溶液装于试管,向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

 

 

第二步

 

若溶液紫色褪去,则溶液含有Fe2+

若无明显变化,则不含Fe3+

 

探究二  为了探究气体Y的成分,同学乙设计了如下装置(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

(3)装置乙的作用:                                                 

(4)装置丙收集到满气体后,通过气泡鼓入空气后,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能否确定

气体Y中含NO? 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同学丁为了探究气体Y的组成,将224mL气体Y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气体被完全吸收,所得溶液再用0.15 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消耗20 mLKMnO4溶液。

则气体Y中NO、NO2的体积比为           

(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和NO2+NO+2NaOH=2NaN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15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粗铁粒(含有少量金属铜杂质)与某浓度硝酸反应,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粗铁粒投入某浓度硝酸中,某同学观察该实验现象时发现,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反应开始逐渐加快。请分析反应逐渐加快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称取粗铁粒10 g放入某浓度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为了探究溶液X中铁元素的价态,同学甲设计如下实验:有药品和仪器:0.1mol·L-1 KSCN溶液;0.1 mol·L-1 KI溶液;0.2 mol·L-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等;试管和滴管
请你设计简单实验,探究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离子方程式
第一步
取2-3 mL溶液装于试管,向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
 
 
第二步
 
若溶液紫色褪去,则溶液含有Fe2+
若无明显变化,则不含Fe3+
 
探究二  为了探究气体Y的成分,同学乙设计了如下装置(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

(3)装置乙的作用:                                                 
(4)装置丙收集到满气体后,通过气泡鼓入空气后,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能否确定
气体Y中含NO?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同学丁为了探究气体Y的组成,将224mL气体Y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气体被完全吸收,所得溶液再用0.15 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消耗20 mLKMnO4溶液。
则气体Y中NO、NO2的体积比为           
(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和NO2+NO+2NaOH=2NaN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15分)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粗铁粒(含有少量金属铜杂质)与某浓度硝酸反应,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

(1)将粗铁粒投入某浓度硝酸中,某同学观察该实验现象时发现,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反应开始逐渐加快。请分析反应逐渐加快的可能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称取粗铁粒10 g放入某浓度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为了探究溶液X中铁元素的价态,同学甲设计如下实验:有药品和仪器:0.1 mol·L-1 KSCN溶液;0.1 mol·L-1 KI溶液;0.2 mol·L-1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水等;试管和滴管

请你设计简单实验,探究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离子方程式

第一步

取2-3 mL溶液装于试管,向试管中加入几滴KSCN溶液。

 

 

第二步

 

若溶液紫色褪去,则溶液含有Fe2+

若无明显变化,则不含Fe3+

 

探究二   为了探究气体Y的成分,同学乙设计了如下装置(不考虑NO2转化为N2O4

(3)装置乙的作用:                                                  

(4)装置丙收集到满气体后,通过气泡鼓入空气后,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能否确定

气体Y中含NO? 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同学丁为了探究气体Y的组成,将224mL气体Y通入足量的NaOH溶液中,气体被完全吸收,所得溶液再用0.15 mol·L-1酸性KMnO4溶液滴定,消耗20 mLKMnO4溶液。

则气体Y中NO、NO2的体积比为           

(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和NO2+NO+2NaOH=2NaN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