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有最大值.说明静摩擦力的值在一定范围内是可变的,B.相对静止的两物体之间一定没有摩擦力,C.物体运动快时受滑动摩擦力比运动慢时受滑动摩擦力大,D.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滑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随拉力F的变化而变化.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精英家教网(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的激发态时,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增加,原子的总能量增加
B.α射线是原子核发出的一种粒子流,它的电离能力在α、β、γ三种射线中是最弱的
C.原子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现象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D.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大幅度降低其温度,它的半衰期不发生改变
(2)竖直平面内的轨道ABCD由水平滑道AB与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滑道CD组成AB恰与圆弧CD在C点相切,轨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轨道的D点静止释放,沿着轨道运动恰停在水平滑道AB的A点.已知圆弧滑道的半径为R,物块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轨道ABCD的质量为3m.若为了保证小物块从A点刚好滑到滑道的D端而不离开滑道,在A点应给物块多大的初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跃迁到较低的激发态时,电子的动能增加,电势能增加,原子的总能量增加
B.α射线是原子核发出的一种粒子流,它的电离能力在α、β、γ三种射线中是最弱的
C.原子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现象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D.将放射性元素掺杂到其他稳定元素中并大幅度降低其温度,它的半衰期不发生改变
(2)竖直平面内的轨道ABCD由水平滑道AB与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滑道CD组成AB恰与圆弧CD在C点相切,轨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从轨道的D点静止释放,沿着轨道运动恰停在水平滑道AB的A点.已知圆弧滑道的半径为R,物块与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轨道ABCD的质量为3m.若为了保证小物块从A点刚好滑到滑道的D端而不离开滑道,在A点应给物块多大的初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后,在向低能级跃迁时放出光子的频率一定等于入射光子的频率
B.(钍)核衰变为(镤)核时,衰变前Th核质量等于衰变后Pa核与β粒子的总质量
C.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证明原子核是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D.分别用X射线和绿光照射同一金属表面都能发生光电效应,则用X射线照射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较大
(2)如图所示,A、B、C三物块质量均为m,静止于光滑水平台面上,A、B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短细线相连.初始时刻细线处于松弛状态,C位于A右侧较远处.现突然给A一瞬时冲量,使A以初速度v沿A、C连线方向向C运动.A与C相碰后,粘合在一起.求:
①A与C粘合在一起时的速度;
②若将A、B、C看成一个系统,则从A开始运动到A与C刚好粘合完成的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D
ABD

A.一般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与物体的温度、物体的材料有关
B.对于同一种金属来说,其极限频率恒定,与入射光的频率及光的强度均无关
C.汤姆孙发现电子,表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D.E=mc2表明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
E.“人造太阳”的核反应方程是
 
235
92
U+
 
1
0
n→
 
144
56
Ba+
 
89
36
Kr=3
 
1
0
n
(2)如图所示,质量为M=10kg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AB部分为半径R=0.5m的光滑
1
4
圆孤,BC部分水平粗糙,BC长为L=2m.一可看做质点的小物块从A点由静止释放,滑到C点刚好停止.已知小物块质量m=6kg,g取10m/s2

求:(1)小物块与小车BC部分间的动摩擦因数;
(2)小物块从A滑到C的过程中,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BC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o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2)如图所示,开口向上竖直放置的内壁光滑气缸,其侧壁是绝热的,底部导热,内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密闭活塞,活塞A导热,活塞B绝热,将缸内理想气体分成Ⅰ、Ⅱ两部分.初状态整个装置静止不动处于平衡,Ⅰ、Ⅱ两部分气体的长度均为l0,温度为T0.设外界大气压强为Po保持不变,活塞横截面积为S,且mg=P0S,环境温度保持不变.求:
①在活塞A 上逐渐添加铁砂,当铁砂质量等于2m,两活塞在某位置重新处于平衡,活塞B下降的高度.
②现只对Ⅱ气体缓慢加热,使活塞A回到初始位置.此时Ⅱ气体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