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由于受3d电子的影响.性质的递变规律与短周期元素略有不同. (1)第四周期过渡元素的明显特征是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合物.① CO可以和很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CO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C.O原子都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 CO的结构式为 .CO分子里的共价键有 . ②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地加热.可生成液态的Ni(CO)4.它在423K就分解为Ni和CO.从而制得高纯度的Ni粉.Ni(CO)4易溶于下列 . a.水 b.四氯化碳 c.苯 d.硫酸镍溶液 (2)第四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总趋势是逐渐增大的.镓的基态电子排布式是 .31Ga的第一电离能却明显低于30Zn.原因是 . [课后巩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2分)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由于受3d电子的影响,性质的递变规律与短周期元素略有不同。

⑴第四周期过渡元素的明显特征是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合物。

①CO可以和很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如羰基铁[Fe(CO)5]、羰基镍[Ni(CO)4]。CO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C、O原子都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CO的结构式为               ,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为         (填化学式)。

②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液态Ni(CO)4分子。423K时,Ni(CO)4分解为Ni和CO,从而制得高纯度的Ni粉。试推测Ni(CO)4易溶于下列             。

a.水      b.四氯化碳       c.苯       d.硫酸镍溶液

⑵第四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总趋势是逐渐增大的。镓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Ga的第一电离能却明显低于Zn,原因是                                                                       

⑶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e和BBr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⑷Fe、Co、Ni、Cu等金属能形成配合物与这些金属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有关。

①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5晶体属于                       (填晶体类型)。

②CuSO4·5H2O(胆矾)中含有水合铜离子因而呈蓝色,写出胆矾晶体中水合铜离子的结构简式(必须将配位键表示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由于受3d电子的影响,性质的递变规律与短周期元素略有不同。
⑴第四周期过渡元素的明显特征是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合物。
①CO可以和很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如羰基铁[Fe(CO)5]、羰基镍[Ni(CO)4]。CO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C、O原子都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CO的结构式为              ,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为       (填化学式)。
②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液态Ni(CO)4分子。423K时,Ni(CO)4分解为Ni和CO,从而制得高纯度的Ni粉。试推测Ni(CO)4易溶于下列            。
a.水      b.四氯化碳      c.苯      d.硫酸镍溶液
⑵第四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总趋势是逐渐增大的。镓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Ga的第一电离能却明显低于Zn,原因是                                                                      
⑶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e和BBr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⑷Fe、Co、Ni、Cu等金属能形成配合物与这些金属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有关。
①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5晶体属于                       (填晶体类型)。
②CuSO4·5H2O(胆矾)中含有水合铜离子因而呈蓝色,写出胆矾晶体中水合铜离子的结构简式(必须将配位键表示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12分)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由于受3d电子的影响,性质的递变规律与短周期元素略有不同。

⑴第四周期过渡元素的明显特征是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合物。

①CO可以和很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如羰基铁[Fe(CO)5]、羰基镍[Ni(CO)4]。CO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C、O原子都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CO的结构式为               ,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为         (填化学式)。

②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加热,生成液态Ni(CO)4分子。423K时,Ni(CO)4分解为Ni和CO,从而制得高纯度的Ni粉。试推测Ni(CO)4易溶于下列             。

a.水       b.四氯化碳       c.苯       d.硫酸镍溶液

⑵第四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总趋势是逐渐增大的。镓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是                     ,Ga的第一电离能却明显低于Zn,原因是                                                                       

⑶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e和BBr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a.直线形;三角锥形        b.V形;三角锥形

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

⑷Fe、Co、Ni、Cu等金属能形成配合物与这些金属原子的电子层结构有关。

①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5晶体属于                        (填晶体类型)。

②CuSO4·5H2O(胆矾)中含有水合铜离子因而呈蓝色,写出胆矾晶体中水合铜离子的结构简式(必须将配位键表示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由于受3d电子的影响,性质的递变规律与短周期元素略有不同。

(1)第四周期过渡元素的明显特征是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合物。

① CO可以和很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CO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C、O原子都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CO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杂化,与CO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和离子有(各写一种):       

② 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5晶体属于         (填晶体类型)。

③ Ni(CO)6为正八面体结构,镍原子位于正八面体的中心,配位体CO在正八面体的六个顶点上。若把其中两个CO配位体换成 NH3 ,得到新的配合物有       

④ 配合物分子内的作用力有    (填编号)。

A.氢键      B.离子键     C.共价键     D.配位键

(2)第四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总趋势是逐渐增大的。

⑤ 镓原子的基态电子排布式是              。比较第一电离能Ga      Zn(填 “>”、“=”、“<”),说明理由                          

(3)铜是是第四周期最重要的过渡元素之一,其单质及化合物具有广泛用途。

⑥ CuH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中Cu+的配位数为         。CuH具有许多特殊性质,如易分解、能与水反应、在氯气中燃烧等。写出CuH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元素由于受3d电子的影响,性质的递变规律与短周期元素略有不同.

(1)第四周期过渡元素的明显特征是形成多种多样的配合物.

①CO可以和很多过渡金属形成配合物.CO分子中C原子上有一对孤对电子,C、O原子都符合8电子稳定结构,CO的结构式为________,CO分子里的共价键有________

②金属镍粉在CO气流中轻微地加热,可生成液态的Ni(CO)4,它在423K就分解为Ni和CO,从而制得高纯度的Ni粉.Ni(CO)4易溶于下列________

a.水 b.四氯化碳 c.苯 d.硫酸镍溶液

(2)第四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原子序数的增大,总趋势是逐渐增大的.

镓的基态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

31Ga的第一电离能却明显低于30Zn,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