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某反应是吸热反应.且所吸收的热能由外部热源提供.提供的热能主要起到 的作用.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反应是放热反应,所放出的热能从何而来?某反应是吸热反应,且所吸收的热能由外加热源(如酒精灯)提供,提供的热能主要起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常见物质,且甲、乙、丙均含有同一种元素.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之间有如图甲所示的转化关系.请回答问题:

(1)若甲、丁分别为铁和氯气中的一种,则丙的酸性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将变质.变质过程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2)已知乙、丁均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两种单质,且由甲、丁和NaOH溶液构成的新型燃料电池放电时甲与丁作用转化为乙(同时生成一种对生命活动有重要意义的物质),负极反应式为______.
(3)图示转化关系对应的反应既可以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也可以是氧化还原反应.
①若丁为盐酸且反应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则甲的水溶液的pH比丙的水溶液的pH______(填“大”或“小”).
②若丁为单质,下列关于物质乙、丙所含的同一元素的价态的推断,正确的是______.
a、乙一定更高  b、丙一定更高  c、乙和丙一样高  d、无法确定
(4)高温下,利用天然气生产合成气的过程涉及上述图示转化关系(生成的H2未标出),且丙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甲→乙”对应的反应为:CH4+H2O-CO+H2(未配平,条件略).
①当1mol甲与丁反应转化为乙时吸收206.1kJ的热量,1mol乙与丁反应转化为丙时放出41.2kJ的热量.则甲与丁直接转化为乙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丁均为气态).
②将甲与丁混合于容积不变密闭容器中,甲将转化为乙,且反应过程中甲浓度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推测:反应10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______.

③t℃时,乙转化为丙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1.0,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乙、丁、丙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依次为0.5mol、8.5mol、2.0mol和2.0mol.此时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式是______(填代号).
a.v(正)>v(逆)  b.v(正)<v(逆)  c.v(正)=v(逆) 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硫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应用,对SO2性质的研究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I.对比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若将硫的单质及部分化合物按如下表所示分成3 组,则第2组中物质M的化学式是         。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S (单质)

SO2、H2SO3、M、NaHSO3

SO3、H2SO4、Na2SO4、 NaHSO4

Ⅱ.某校化学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SO2气体还原Fe3+、Br2的反应。

(1)下列实验方案可以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SO2的是                         。

A.Na2SO3溶液与HNO3                     B.Na2SO3固体浓硫酸

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铜与热的浓硫酸

(2)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已知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的 过程中,往往得到Na2SO3和NaHSO3的混合溶液,常温下,溶液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n(HSO3)

91:9

1:1

9:91

pH

8.2

7.2

6.2

 

当吸收液中n(SO32—):n(HSO3) =10:1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Na+)+ c(H+)= 2c(SO32—)+ c(HSO3)+ c(OH)

B.c(Na+)>c(HSO3)>c(SO32—)>c(OH)>c(H+)

C.c(Na+)>c(SO32—)>c(HSO3)>c(OH)>c(H+)

(3)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中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请你评价并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限选试剂:KMnO4溶液、KSCN溶液、BaCl2溶液、稀硫酸、稀盐酸、稀硝 酸、Ba(NO3)2溶液、新制的氯水)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①

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KMnO4溶液溶液

紫红色褪去

SO2与Fe3+反应生成了Fe2+

方案②

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

 

SO2与Fe3+反应生成了Fe2+

方案③

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

 

SO2与Fe3+反应生成了SO42—

 

上述方案①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原因                                 。

如果他们设计的方案②与方案③均合理并且得到相应结论,请你将上面表格补充完整。

(4)装置B中能表明Br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硫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应用,对SO2性质的研究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I.对比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若将硫的单质及部分化合物按如下表所示分成3 组,则第2组中物质M的化学式是                                         。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S (单质)

SO2、H2SO3、M、NaHSO3

SO3、H2SO4、Na2SO4、 NaHSO4

 

Ⅱ.某校化学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SO2气体还原Fe3+、Br2的反应。

(1)下列实验方案可以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SO2的是                         。

A.Na2SO3溶液与HNO3                     B.Na2SO3固体浓硫酸

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铜与热的浓硫酸

(2)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已知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的 过程中,往往得到Na2SO3和NaHSO3的混合溶液,常温下,溶液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n(HSO3)

91:9

1:1

9:91

pH

8.2

7.2

6.2

 

当吸收液中n(SO32—):n(HSO3) =10:1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Na+)+ c(H+)= 2c(SO32—)+ c(HSO3)+ c(OH)

B.c(Na+)>c(HSO3)>c(SO32—)>c(OH)>c(H+)

C.c(Na+)>c(SO32—)>c(HSO3)>c(OH)>c(H+)

(3)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中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请你评价并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限选试剂:KMnO4溶液、KSCN溶液、BaCl2溶液、稀硫酸、稀盐酸、稀硝 酸、Ba(NO3)2溶液、新制的氯水)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①

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KMnO4溶液溶液

紫红色褪去

SO2与Fe3+反应生成了Fe2+

方案②

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

 

SO2与Fe3+反应生成了Fe2+

方案③

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

 

SO2与Fe3+反应生成了SO42—

 

上述方案①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原因                                 。

如果他们设计的方案②与方案③均合理并且得到相应结论,请你将上面表格补充完整。

(4)装置B中能表明Br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硫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的应用,对SO2性质的研究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I.对比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若将硫的单质及部分化合物按如下表所示分成3 组,则第2组中物质M的化学式是                                        。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S (单质)
SO2、H2SO3、M、NaHSO3
SO3、H2SO4、Na2SO4、 NaHSO4
 
Ⅱ.某校化学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SO2气体还原Fe3+、Br2的反应。

(1)下列实验方案可以用于在实验室制取所需SO2的是                        。
A.Na2SO3溶液与HNO3                    B.Na2SO3固体浓硫酸
C.固体硫在纯氧中燃烧                    D.铜与热的浓硫酸
(2)装置C的作用是除去多余的SO2,防止污染空气。已知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的 过程中,往往得到Na2SO3和NaHSO3的混合溶液,常温下,溶液pH随n(SO32—):n(HSO3)变化关系如下表
n(SO32—):n(HSO3)
91:9
1:1
9:91
pH
8.2
7.2
6.2
 
当吸收液中n(SO32—):n(HSO3) =10:1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c(Na+)+ c(H+)= 2c(SO32—)+ c(HSO3)+ c(OH)
B.c(Na+)>c(HSO3)>c(SO32—)>c(OH)>c(H+)
C.c(Na+)>c(SO32—)>c(HSO3)>c(OH)>c(H+)
(3)在上述装置中通入过量的SO2,为了验证A中SO2与Fe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他们取A中反应后的溶液分成三份,并设计了如下探究实验,请你评价并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限选试剂:KMnO4溶液、KSCN溶液、BaCl2溶液、稀硫酸、稀盐酸、稀硝 酸、Ba(NO3)2溶液、新制的氯水)
序号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方案①
往第一份试液中加入KMnO4溶液溶液
紫红色褪去
SO2与Fe3+反应生成了Fe2+
方案②
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
 
SO2与Fe3+反应生成了Fe2+
方案③
往第二份试液中加入
 
SO2与Fe3+反应生成了SO42—
 
上述方案①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                    ,原因                                。
如果他们设计的方案②与方案③均合理并且得到相应结论,请你将上面表格补充完整。
(4)装置B中能表明Br的还原性弱于SO2的现象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Cu是正极,正极反应式:2Fe3++ 2e?= 2 Fe2+                                     

                                      Fe是负极,负极反应式:Fe ?2e?= Fe2+

             e?    I

 

           Fe      Cu      

FeCl3溶液

                  

 

 

五.综合题(10分)

20.由于锌和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开始反应后溶液的温度逐渐上升,所以反应从t1到t2,产生氢气的速率不断加快(虽然这个时间段中,硫酸的浓度在减小,但是浓度减小的影响不及温度上升带来的影响大);但是t2以后,硫酸浓度减小的幅度较大,所以产生氢气的速率就逐渐减慢了。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