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1.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___   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________         ___.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_.

(3)如图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s1=3.20 cm,s2=4.52 cm,s5=8.42 cm,s6=9.70 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___         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F与F′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         _____.

 

 

 

                           

3.李泳探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过程如下:

 [猜想与假设]

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成正比关系.

 [设计与实验步骤]

a.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b.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分别悬挂100g、200 g的钩码,记下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

c.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d.整理器材,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钩码质量m/g

0

100

200

标尺刻度L/cm

15.0

20.10

24.96

 [交流与评估]

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出L-m图象,如图所示.李泳探究小组根据图象分析,否定了原来的猜想,得出“弹簧弹力和弹簧长度成正比”的结论.

①你认为该小组所得结论对吗?________.(填“对”或“错”)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泳小组在[设计与实验步骤]中存在的一项严重不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实验过程中,电火花计时器应接在___   ___(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高度,使________         ___.

(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_.

(3)如图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为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未画出.从纸带上测出s1=3.20 cm,s2=4.52 cm,s5=8.42 cm,s6=9.70 cm.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___          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F与F′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         _____.

 

 

 

                           

3.李泳探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关系的过程如下:

 [猜想与假设]

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成正比关系.

 [设计与实验步骤]

a.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b.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然后在弹簧下端分别悬挂100g、200 g的钩码,记下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

c.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d.整理器材,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钩码质量m/g

0

100

200

标尺刻度L/cm

15.0

20.10

24.96

 [交流与评估]

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画出L-m图象,如图所示.李泳探究小组根据图象分析,否定了原来的猜想,得出“弹簧弹力和弹簧长度成正比”的结论.

①你认为该小组所得结论对吗?________.(填“对”或“错”)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李泳小组在[设计与实验步骤]中存在的一项严重不足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用图示实验装置来测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一带有窄片的物块被一弹簧弹射装置弹射出去,沿水平木板滑行,途中安装一光电门,标记为O点。设重力加速度为g。

(1)测得窄片的宽度为L,记下窄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标明相关物理量的符号)

(2)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用图示实验装置来测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一带有窄片的物块被一弹簧弹射装置弹射出去,沿水平木板滑行,途中安装一光电门,标记为O点。设重力加速度为g。

(1)测得窄片的宽度为L,记下窄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标明相关物理量的符号)

(2)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某同学用图示实验装置来测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一带有窄片的物块被一弹簧弹射装置弹射出去,沿水平木板滑行,途中安装一光电门,标记为O点。设重力加速度为g。

(1)测得窄片的宽度为L,记下窄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标明相关物理量的符号)
(2)物块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A

C

B

C

C

B

A

AD

BC

ACD

AC

13.(1)0.495~0.497m/s2

(2)①  CD  (1分)②天平

(3)

 14、撤去外力前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F-f-mgsinθ=ma1   f+mgsinθ=5.5N  (2分)

撤去外力瞬间∑F= f+mgsinθ=ma  (2分)   得a=11m/s2                    (2分)

由2aS=vt2-v02得S=5.5 m    (2分)

 15。   m2g-m1g/cosθ

16、0.5   t =   

  17、 (1)由前三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斜面上匀加速下滑时的加速度为a1==5m/s2mg sin ama1,可得:a=30°,

(2)由后二列数据可知物体在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2==2m/s2,mmg=ma2,可得:m=0.2,

(3)由2+5t=1.1+2(0.8-t),解得t=0.1s,即物体在斜面上下滑的时间为0.5s,则t=0.6s时物体在水平面上,其速度为vv1.2a2t2.3 m/s。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