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方案 基础过关 重难点:磁感应强度基本概念 例3. 关于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小段通电导线放在B为零的位置.那么它受到的磁场力也一定为零 B.通电导线所受的磁场力为零.该处的磁感应强度也一定为零 C.放置在磁场中1m长的通电导线.通过1A的电流.受到的磁场力为1N.则该处的磁感应强度就是1T D.磁场中某处的B的方向跟电流在该处受到磁场力F的方向相同 解析:A选项根据磁感应强度的定义A选项对. B选项通电导线与磁场平行时.磁场力为零.B选项错. C选项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C选项错. D选项B与F方向一定垂直D选项错. 答案:A 典型例题:渡河问题 例4.如图所示.一水平导轨处于与水平方向成45°角向左上方的匀强磁场中.一根通有恒定电流的金属棒.由于受到安培力作用而在粗糙的导轨上向右做匀速运动.现将磁场方向沿顺时针缓慢转动至竖直向上.在此过程中.金属棒始终保持匀速运动.已知棒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μ<1.则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不变 B.一直增大 C.一直减小 D.先变小后变大 解析: 答案:D 点评:正确的受力分析.建立直角坐标系.列举方程利用数学关系求解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例5.据报道.最近已研制出一种可投入使用的电磁轨道炮.其原理如图所示.炮弹置于两固定的平行导轨之间.并与轨道壁密接.开始时炮弹在导轨的一端.通以电流后炮弹会被磁力加速.最后从位于导轨另一端的出口高速射出.设两导轨之间的距离w=0.10m.导轨长L=5.0m.炮弹质量m=0.30kg.导轨上的电流I的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可以认为.炮弹在轨道内运动时.它所在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始终为B=2.0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若炮弹出口速度为v=2.0×103m/s.求通过导轨的电流I.忽略摩擦力与重力的影响. 解析: 答案: 点评:此题也可以利用动能定理求解 第2课时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甲同学在电流表改装实验中,需要测量表头(量程较小的电流表)的内阻,他采用的是如图1所示的“半值分流法”,主要的步骤有:

A.将R调到最大值,只闭合开关S1
B.调节R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到满刻度
C.再合上开关S2
D.调节R’的阻值,使电流表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
E.记下的阻值,就是表头内阻Rg的阻值.问:
(1)为了减少实验中的误差,R、R’应该满足
R>>R’
R>>R’
关系,电源电动势应该
(大或小)一些好.
(2)乙同学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如图2所示,按照这一实验方案,你认为在实验步骤上需要做什么样的补充?
(3)乙同学在实际连接电路时,发现手头的滑动变阻器阻值较小,不能满足图二中方案的需要,其他器材具备,请你在图3中帮助他修改一下实验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面是一位教师的《探究外力(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关系实验》的教案,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探究实验]外力(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关系
(一)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火花式打点计时器、纸带、重锤、刻度尺.
(二)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结合提供的实验器材,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写出你们的实验方案.讨论时请围绕下列问题进行:
①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实验结束后叫学生上台演示其实验操作过程)
[师生探讨]:将打点计时器侧放于桌面上,使限位也伸出桌面外,将夹有重锤的纸带从下向上穿过限位孔,用一手压住打点计时器,另一手提住约束的上端,使纸带竖直,重锤紧靠在下边的限位孔处,先开启电源使打点计时器工作,然后放手使纸带在重锤的带动下自由下落,结果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利用打了点的纸带来计算重力所做的功WG与动能变化量△EK的关系.
②如何计算重力所做的功WG和动能的变化量△EK
[师生探讨]:在纸带上取两个合适的点(如下图中纸带上的B点和E点),用刻度尺测出这两点间的距离SBE,根据功的定义可知:WG=mgSBE,采用求平均速度的方法求出打点计时器打B、E两点时,重锤的速度vB和VE,再根据动能的计算式EK=
1
2
mv2计算打B、E两点时的动能及其动能的差值△EK
③需要测量和记录哪些实验数据:(实验后由学生用图示方式板书出来 )
精英家教网
④如何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学生板书并填入实验记录的数据)

SBE SAC SDE IAC IDF
(三)操作实验,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
(四)数据处理表格:(学生板书并赶往数据处理结果)

VB= VE= △Ei=
1
2
mvB2-
1
2
mvA2
WO=mgSAO
 
 
(五)处理实验数据,比较得出实验结论:
[学生]:通过数据处理可知:
请你在“(四)数据处理表格”中补写出vB和VE的表达式.并写出实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实验桌上放有一小木块、一块长木板、一个轻弹簧、一把毫米刻度尺、一段细线、一个铁架台,在没有其他实验器材的情况下,一实验小组的同学想测出木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1)这组同学设计出了下面两种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比较合理
方案乙
方案乙

方案甲:固定木板,水平拉弹簧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
方案乙:固定弹簧一端,另一端与木块相连,水平拉木板(如图乙)

(2)在选定合理的方案后,由于无法测出木块对平木板的压力和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于是同学们想出了下面的办法进行测量,请你根据提示求出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a.如图丙将弹簧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长度L1
b.如图丁,在图丙的基础上将小木块挂在弹簧的下端,用刻度尺测出弹簧的长度L2
c.根据你的选择,测出图甲(或图乙)中弹簧的长度L3
d.根据上面的操作步骤,你可以得出小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L3-L1
L2-L1
L3-L1
L2-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金属球的直径,结果如图甲所示,可以读出此金属球的直径为
 
mm.
精英家教网
单摆细绳的悬点与拉力传感器相连,将摆球拉开一小角度使单摆做简谐运动后,拉力传感器记录了拉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的周期为
 
s.
(2)电流表A1的量程为0~200μA、内电阻约为500Ω,现要测其内阻,除若干开关、导线之外还有器材如下:
电流表A2:与A1规格相同滑动变阻器R1:阻值0~20Ω
电阻箱R2:阻值0~9999Ω
保护电阻R3:3kΩ
电源:电动势E约1.5V、内电阻r约2Ω
①如图丙所示,某同学设计了部分测量电路,在此基础上请你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使实验可以完成.
②电路完整后,依你所选方案写出测量电流表A1内电阻的实验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1)在做“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主尺最小分度为1mm,游标上有20个分度的卡尺测量金属球的直径,结果如图甲所示,可以读出此金属球的直径为 mm

 单摆细绳的悬点与拉力传感器相连,将摆球拉开一小角使单摆做简谐运动后,拉力传感器记录了拉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的周期为         s。

 (2)电流表A1的量程为0—20A、内电阻约为500Ω,现要测其内阻,除若干开关,导线之外还有器材如下:

电流表A2:量程为0—200A、内阻为500Ω

滑动变阻器R1:阻值0—20Ω

电阻箱R2:阻值0—9999Ω

保护电阻R3:阻值3kΩ

电源:电动势E约1.5V、内电阻r约2Ω

①如图丙所示,某同学设计了部分测量电路,在此基础上请你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使实验可以完成。

②电路完整后,依你所选方案写出测量电流表A1内电阻的实验步骤及它的结果或计算公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