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5题I. 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20例(1)称量时.先两盘放大小质量相等的纸.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2)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3)在试管中加药品时先加固体后加液体.(4)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5)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6)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7)做可燃性气体燃烧实验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8)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9)除去气体中杂质时必须先净化后干燥.而物质分解产物验证时往往先检验水后检验其他气体.(10)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后做下一次实验.(11)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12)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13)做氯气的制备等实验时.先滴加液体后点燃酒精灯.(14)检验SO42-时先用盐酸酸化.后加BaCl2.(15)检验NH3.Cl2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16)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液,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1~2分钟后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17)做气体的体积测定实验时先冷却至室温后测量体积.测量时先保证左右装置液面高度一致后测定.(18)配制Fe2+.Sn2+等易水解.易被氧化的盐溶液.先把蒸馏水煮沸.再溶解.并加少量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19)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20)检验蔗糖.淀粉等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后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Ⅱ几处使用温度计的实验:(1)实验室制乙烯:温度170℃.温度计在反应液面下.测反应液温度.(2)实验室蒸馏石油:温度计水银球插在蒸馏瓶支管口略下部位测蒸气的温度.(3)苯的硝化实验:水银球插在水溶液中.控制温度50-60℃.(4)KNO3溶解度的实验:水银球插在KNO3溶液内部之外水浴中.使测得温度更加精确Ⅲ化学仪器上的“0 刻度(1)滴定管:“0 刻度在上.(2)量筒:无“0 刻度. (3)托盘天平:“0 刻度在刻度尺最左边,标尺中央是一道竖线非零刻度.Ⅳ棉花团在化学实验中的用途(1)作反应物 ① 纤维素硝化反应时所用脱脂棉是反应物. ② 用棉花团包裹Na2O2粉末.然后通过长玻璃管用嘴向Na2O2粉末中吹气.棉花团能燃烧.(2)作载体①用浸用NaOH溶液的棉花吸收HCl.HBr.HI.H2S.Cl2.Br2.SO2.NO2等气体.②焰色反应时可用脱脂棉作盐或盐溶液的载体.沾取盐的固体粉末或溶液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观察焰色.(3)作阻挡物①阻挡气体:制NH3或HCl时.由于NH3或HCl极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气压减小.会导致外部空气冲入.里面气体排出.形成对流.难收集纯净气体.在试管口堵一团棉花.管内气体形成一定气压后排出.能防止对流.② 阻挡液体:制C2H2时.若用大试管作反应器.应在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止泡沫和液体从导管口喷出.③ 阻挡固体:A.用KMnO4制取O2时.为防止生成的K2MnO4细小颗粒随O2进入导管或集所瓶.堵塞导管.B.碱石灰等块状固体干燥剂吸水后变为粉末.在干燥管出口内放一团棉花.以保证粉末不进入后续导管或仪器 ba丁丙乙甲①微热法:如图甲.A.把导管b的下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捂热试管a.B.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C.松开手后.水又会回升到导管b中 .这样说明整个装置气密性好. ②液差法A.启普发生器:如图乙.向球形漏斗中加水.使漏斗中的液面高于容器的液面.静置片刻.液面不变.证明装置气密性好B.简易发生器:如图丙.连接好仪器.向乙管中注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静置片刻.若液面保持不变.证明装置不漏气.③液封法:如图丁.关闭活塞K从长颈漏斗加水至浸没下端管口.若漏斗颈出现稳定的高度水柱.证明装置不漏气.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一)某学生为了测定部分变质的Na2SO3样品的纯度,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玻璃仪器的名称:酒精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写出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下图所示称取一定量的Na2SO3样品放入A装置的烧瓶中,滴入足量的H2SO4完全反应。然后将B中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与足量的BaCl2溶液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沉淀23.3 g,则原样品中Na2SO3的纯度为___________(精确到0.1%)。

(5)在过滤沉淀时若过滤液出现浑浊,则必须要重复___________操作,若该学生没有重复该操作则测定的结果将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6)要使测定结果准确,第一,装置气密性必须良好;第二,应先点燃___________处酒精灯(填装置字母)。

(二)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安全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用托盘天平称取10.55 g干燥的NaCl固体

B.附着于试管内壁的苯酚,可用碱液洗涤

C.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 mL 0.100 0 mol·L-1的高锰酸钾溶液

D.用渗析法分离淀粉中混有的NaNO3杂质

E.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浓硝酸中,并不断搅拌

F.切割白磷时,必须用镊子夹取,置于桌面上的玻璃片上,小心用刀切割

G.实验时,不慎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火焰

H.用重结晶法可以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

I.在中学《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需要四次

J.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若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容量瓶的刻度线,应立即用滴管吸去多余的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13分)根据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推测,钠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且固体产物可能为碳酸钠、氧化钠、碳中的两种或三种。某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开展两个阶段的实验探究。

       I、引发CO2与Na反应。操作步骤为:①按图连接装置,检验气密性,并往各装置中加入试剂;②打开装置a上活塞一段时间;③点燃d处酒精灯,使CO2与Na充分反应。停止加热,继续通气体使双通直管冷却。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时,装置b中装入的试剂是           

(2)步骤②时,当观察到          时,才能进入步骤③。

       Ⅱ:探究反应产物及反应机理。取反应后双通管中固体物质29.2g进行如下实验:

       ①仔细观察固体,发现有黑色颗粒;

       ②将固体溶于足量的水并过滤、洗涤,得到1.8 g滤渣(干燥);

       ③将滤液加水稀释配成250ml的溶液;

       ④取少量③的溶液,先加足量BaCl2溶液,再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白色沉淀及溶液变红;

       ⑤取25.0mL③的溶液,用3.0mol·L-1盐酸滴定,消耗盐酸20.00mL。回答下列问题:

(3)反应后装置d中的固体物质为           

(4)通过计算分析:29.2g残留固体中,各组分的质量各是多少?

(5)该探究条件下,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13分)根据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推测,钠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且固体产物可能为碳酸钠、氧化钠、碳中的两种或三种。某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开展两个阶段的实验探究。

       I、引发CO2与Na反应。操作步骤为:①按图连接装置,检验气密性,并往各装置中加入试剂;②打开装置a上活塞一段时间;③点燃d处酒精灯,使CO2与Na充分反应。停止加热,继续通气体使双通直管冷却。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时,装置b中装入的试剂是           

(2)步骤②时,当观察到         时,才能进入步骤③。

       Ⅱ:探究反应产物及反应机理。取反应后双通管中固体物质29.2g进行如下实验:

       ①仔细观察固体,发现有黑色颗粒;

       ②将固体溶于足量的水并过滤、洗涤,得到1.8 g滤渣(干燥);

       ③将滤液加水稀释配成250ml的溶液;

       ④取少量③的溶液,先加足量BaCl2溶液,再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白色沉淀及溶液变红;

       ⑤取25.0mL③的溶液,用3.0mol·L-1盐酸滴定,消耗盐酸20.00mL。回答下列问题:

(3)反应后装置d中的固体物质为           

(4)通过计算分析:29.2g残留固体中,各组分的质量各是多少?

(5)该探究条件下,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13分)根据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推测,钠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且固体产物可能为碳酸钠、氧化钠、碳中的两种或三种。某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开展两个阶段的实验探究。

I、引发CO2与Na反应。操作步骤为:①按图连接装置,检验气密性,并往各装置中加入试剂;②打开装置a上活塞一段时间;③点燃d处酒精灯,使CO2与Na充分反应。停止加热,继续通气体使双通直管冷却。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时,装置b中装入的试剂是           
(2)步骤②时,当观察到         时,才能进入步骤③。
Ⅱ:探究反应产物及反应机理。取反应后双通管中固体物质29.2g进行如下实验:
①仔细观察固体,发现有黑色颗粒;
②将固体溶于足量的水并过滤、洗涤,得到1.8 g滤渣(干燥);
③将滤液加水稀释配成250ml的溶液;
④取少量③的溶液,先加足量BaCl2溶液,再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白色沉淀及溶液变红;
⑤取25.0mL③的溶液,用3.0mol·L-1盐酸滴定,消耗盐酸20.00mL。回答下列问题:
(3)反应后装置d中的固体物质为           
(4)通过计算分析:29.2g残留固体中,各组分的质量各是多少?
(5)该探究条件下,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13分)根据镁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推测,钠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且固体产物可能为碳酸钠、氧化钠、碳中的两种或三种。某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开展两个阶段的实验探究。

I、引发CO2与Na反应。操作步骤为:①按图连接装置,检验气密性,并往各装置中加入试剂;②打开装置a上活塞一段时间;③点燃d处酒精灯,使CO2与Na充分反应。停止加热,继续通气体使双通直管冷却。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时,装置b中装入的试剂是           
(2)步骤②时,当观察到         时,才能进入步骤③。
Ⅱ:探究反应产物及反应机理。取反应后双通管中固体物质29.2g进行如下实验:
①仔细观察固体,发现有黑色颗粒;
②将固体溶于足量的水并过滤、洗涤,得到1.8 g滤渣(干燥);
③将滤液加水稀释配成250ml的溶液;
④取少量③的溶液,先加足量BaCl2溶液,再加酚酞试液,观察到白色沉淀及溶液变红;
⑤取25.0mL③的溶液,用3.0mol·L-1盐酸滴定,消耗盐酸20.00mL。回答下列问题:
(3)反应后装置d中的固体物质为           
(4)通过计算分析:29.2g残留固体中,各组分的质量各是多少?
(5)该探究条件下,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