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图示地区生态环境的正确叙述有 A.生态环境危急程度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B.生态环境危急区的自然植被以森林与草原为主C.人口密度大于400人以上的地区为生态环境极危急区D.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也是生态环境问题最小的地区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读“森林生态系统示意图”,完成(1)—(4)题。

(1)图中所反映的生态系统在下列各大洲分布较广的是(    )

①亚洲  ②非洲  ③欧洲  ④北美洲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森林生态系统发育的典型土壤是棕壤

B.河流水量丰富,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

C.该森林生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破坏

D.雨季来临时草木茂盛,百花盛开,旱季草木凋零,一片荒芜

(3)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般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区之一  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 

③农业发达,高度机械化  ④适宜热带作物种植和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从该图推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陆地环境由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地貌等要素组成

B.陆地环境各要素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

C.某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体的变化

D.图上高大茂密的林木与当地总体环境特征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下图是森林生态系统示意图,读图判断(1)——(3)题。
(1)图中所示反映的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
    ①亚洲   ②非洲   ③欧洲   ④北美洲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③④
(2)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
[     ]
    A、该森林生态系统环境发育的典型土壤是棕壤
    B、河流水量丰富,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
    C、该森林生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破坏
    D、雨季来临时草木茂盛,百花盛开,旱季草木凋零
(3)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人文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
    ①一般是世界人口最为稀疏地区之一   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
    ③农业发达,高度的机械化   ④适宜热带作物种植生产
[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森林生态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题。


1.图中所反映的生态系统在下列各大洲分布较广的是
①亚洲 ②非洲 ③欧洲 ④北美洲


  1. A.
    ①②
  2. B.
    ①④
  3. C.
    ②④
  4. D.
    ③④

2.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1. A.
    该森林生态系统发育的典型土壤是棕壤
  2. B.
    河流水量丰富,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
  3. C.
    该森林生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破坏
  4. D.
    雨季来临时草木茂盛,百花盛开,旱季草木凋零,一片荒芜

3.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般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区之一 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 
③农业发达,高度机械化 ④适宜热带作物种植和生产


  1. A.
    ①②
  2. B.
    ①③
  3. C.
    ①④
  4. D.
    ②④

4.从该图推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1. A.
    陆地环境由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地貌等要素组成
  2. B.
    陆地环境各要素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
  3. C.
    某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体的变化
  4. D.
    图上高大茂密的林木与当地总体环境特征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读“森林生态系统示意图”,完成(1)棧?)题。

(1)图中所反映的生态系统在下列各大洲分布较广的是(  )

①亚洲 ②非洲 ③欧洲 ④北美洲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森林生态系统发育的典型土壤是棕壤

B.河流水量丰富,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

C.该森林生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破坏

D.雨季来临时草木茂盛,百花盛开,旱季草木凋零,一片荒芜

(3)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一般是世界人口稀疏地区之一 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

③农业发达,高度机械化 ④适宜热带作物种植和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4)从该图推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陆地环境由气候、水文、土壤、生物、地貌等要素组成

B.陆地环境各要素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

C.某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乃至整体的变化

D.图上高大茂密的林木与当地总体环境特征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示,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是一个自然区域完整、内部经济联系紧密的地区。

  材料二 2005年11月22日-26日,受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爆炸事故影响,松花江流域发生重大水污染事件,哈尔滨市被迫停止供水4天。

  材料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在11月24日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中俄双方均表示将密切配合,以应对松花江水体污染可能造成的影响。

(1)

下列有关松花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河流含沙量大,结冰期长

B.

有凌汛现象

C.

流域内沼泽地广布

D.

每年春季和夏季水位较高

(2)

东北地区石油化学工业较发达,其布局因素主要是________。

(3)

哈尔滨市是受这次污染事件影响最大的城市,试分析该市受污染严重的原因。

(4)

图中A河流在发展内河航运方面有利条件有________,不利条件有________。

(5)

图中B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基地粮食单产不高但商品率很高,试分析原因。

(6)

材料三的内容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原则。根据中俄两国政府对此次事件的态度,谈谈你对环境问题的分布及其治理的认识。

(7)

请从工业区位、饮用水源、环保工程等方面,分析说明此次污染事件对我们有哪些警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说明:1.试题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类题型,请按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评分。在综合题中考生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近的,可酌情评分,但不得超过本题所分配的分数。

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以拼音表达,可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答 案

A

B

C

C

A

D

B

D

A

题 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 案

C

D

B

D

B

C

D

C

B

(二)双项选择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共24分。

题 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答 案

AC

ABD

BC

CD

BC

CD

AC

BD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有8题,其中第27~30题为必做题,第31~34题为选做题,请在4道选做题中任意选做两道题。共60分。

27.共8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2分

西南(1分)  甲(1分)

(2)

2分

157.5°W向东至180°(1分) 昼长于夜,且昼最长夜最短(1分)

(3)

4分

①(1分)  ③ (1分)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2分)

28.共10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3分

海水较浅,不利于大型船舶进出(1分)  海水较深;地处避风港湾;地形平坦有利于筑港;有铁路相连,可实现海陆联运(任答两点给2分)

(2)

3分

B(1分)    B线沿等高线延伸,路面平坦,易于施工,且利于汽车安全行驶;新修线路短,投资少;联系乙城市(答对两点给2分)

(3)

4分

工业区(1分)   工业区分布在城市外围,沿铁路线分布(1分)   商业区 (1分)  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1分)

29.共12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2分

小麦收割(1分)   在牧场放牧(1分)  

(2)

4分

从北、东、南三面沿海向中西部递减(或北、东、南三面沿海多,中西部少)(2分)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沿岸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2分)

(3)

2分

墨累河干支流上游属于夏雨区,下游属于冬雨区(2分)

(4)

4分

混合农业(1分)   农场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民便于合理、有效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做到忙闲错开;农场主可根据政策和市场需求,决定种植与放牧的规模,收入稳定(3分)

水稻种植业    单位面积产量高;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充分利用水热资源”

 

 

 

30.共10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2分

1996年2月6日(1分)    大(1分)

(2)

4分

热量充足、无霜期长、生长期长;柑橘生长受冻害较少(2分)   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的山脉,阻挡冬季寒潮入侵;盆地地形使热量不易散失(2分)

(3)

2分

洞庭湖(1分)   湖水补给长江水(1分)

(4)

2分

围湖造田;山区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2分)

31.共10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3分

Ⅰ(1分) 降水量少;地势较高,风力较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土壤多呈碱性,空气中碱性尘埃对酸性气体有中和作用(任答两点得2分)

(2)

3分

应该建设(1分)   理由是: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制油”的原料充足;我国石油紧张,进口量大;核心技术已经突破;可形成新的产业链,效益高(任答两点得2分)  

不应该建设(1分)   理由是:“煤制油”转化率不高会导致能源浪费;投资大、成本高;煤制油消耗大量水资源;导致煤炭开采量加大,加速煤炭资源枯竭(任答两点得2分)

(3)

4分

开源方面:开发新能源(1分);节流方面:加强技术革新,降低能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耗能少的产业(2分);区际协调:将耗能大户转移至能源丰富的地区,拓展新的能源输入通道(1分)

32.共10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2分

亚欧(1分)   美洲(1分)

(2)

2分

北海道渔场(1分)   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在此交汇(1分)

(3)

4分

低(1分)   纬度渐高,海水受到太阳辐射渐少(1分)  低(1分)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大量径流对海水稀释作用强(1分)

(4)

2分

北冰洋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石油资源丰富;占有北冰洋领土可以拓展生存的空间,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北冰洋是联系三大洲的捷径,战略地位突出;北冰洋可作为战略缓冲地带,利于加强国防安全等(任答两点给2分)

33.共10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3分

b (1分)  c d  (全部答对得2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2)

3分

增加交通通达度,可进入性增强;扩大旅游的客源市场;增加新的人文景观,增加吸引力;加强区域之间的旅游合作(任答3点得3分)

(3)

4分

旅游业投入少,是无烟工业;有利于加快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等。(任答4点给4分)

34.共10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2分

⑦ (1分)     ⑤(1分)

(2)

4分

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城郊农业;建立观光生态农业园区(4分)

(3)

4分

A:原工业区土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必答得2分);X区地价较低,企业生产成本将下降;土地面积较大,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环境较好,空气质量较高;有公路干线,交通便利(任答两点得2分)。

B:原工业区工业基础较好,搬迁费用高,协作关系较好(必答得2分);X区离商业中心较远;离铁路较远,原料、产品运输加大了生产成本;新区基础设施不配套,员工生活不方便;集聚效益较低(任答两点得2分)

 

 

 

第20题,答案ABD均正确;

第29题(4)题中的“图21”改为“图17”,如果有学生将答案写为“图21”的答案并且特点回答相吻合,可以算分。其答案补充如下:“水稻种植业    单位面积产量高;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充分利用水热资源”

第30题(1)题中的第二空的答案改为“大”。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