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m=0或.解得k=0或m=0. --11分 查看更多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某地区对12岁儿童瞬时记忆能力进行调查.瞬时记忆能力包括听觉记忆能力与视觉记忆能力.某班学生共有40人,下表为该班学生瞬时记忆能力的调查结果.例如表中听觉记忆能力为中等,且视觉记忆能力偏高的学生为3人.

     视觉         [来源:]

视觉记忆能力

偏低

中等

偏高

超常

听觉

记忆

能力

偏低

0

7

5

1

中等

1

8

3

偏高

2

0

1

超常

0

2

1

1

由于部分数据丢失,只知道从这40位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个,视觉记忆能力恰为中等,且听觉记忆能力为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概率为

(I)试确定的值;

(II)从40人中任意抽取3人,求其中至少有一位具有听觉记忆能力或视觉记忆能力超常的学生的概率;

(III)从40人中任意抽取3人,设具有听觉记忆能力或视觉记忆能力偏高或超常的学生人数为,求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

【解析】1)中由表格数据可知,视觉记忆能力恰为中等,且听觉记忆能力为中等或中等以上的学生共有(10+a)人.记“视觉记忆能力恰为中等,且听觉记忆能力为中等或中等以上”为事件A,则P(A)=(10+a)/40=2/5,解得a=6.……………2分

所以.b=40-(32+a)=40-38=2答:a的值为6,b的值为2.………………3分

(2)中由表格数据可知,具有听觉记忆能力或视觉记忆能力超常的学生共有8人.

方法1:记“至少有一位具有听觉记忆能力或视觉记忆能力超常的学生”为事件B,

则“没有一位具有听觉记忆能力或视觉记忆能力超常的学生”为事件

(3)中由于从40位学生中任意抽取3位的结果数为,其中具有听觉记忆能力或视觉记忆能力偏高或超常的学生共24人,从40位学生中任意抽取3位,其中恰有k位具有听觉记忆能力或视觉记忆能力偏高或超常的结果数为,………………………7分

所以从40位学生中任意抽取3位,其中恰有k位具有听觉记忆能力或视觉记忆能力偏高或超常的概率为,k=0,1,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已知幂函数满足

(1)求实数k的值,并写出相应的函数的解析式;

(2)对于(1)中的函数,试判断是否存在正数m,使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5。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本试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解析式的求解和函数的最值的运用。第一问中利用,幂函数满足,得到

因为,所以k=0,或k=1,故解析式为

(2)由(1)知,,因此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方程为:,结合二次函数的对称轴,和开口求解最大值为5.,得到

(1)对于幂函数满足

因此,解得,………………3分

因为,所以k=0,或k=1,当k=0时,

当k=1时,,综上所述,k的值为0或1,。………………6分

(2)函数,………………7分

由此要求,因此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方程为:

时,,因为在区间上的最大值为5,

所以,或…………………………………………10分

解得满足题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对于函数y=Asin(ωx+φ)(A、ω、φ均为不等于0的常数),有以下说法:①最大值为A;②最小正周期为||;③在[0,2π]上至少存在一个x,使y=0;④由2kπ-≤ωx+φ≤2kπ+(k∈Z)解得x的区间范围即为原函数的单调增区间,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①②③                B.①②               C.②                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函数

(I)若函数在区间上存在极值,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II)当时,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Ⅲ)求证:解:(1),其定义域为,则

时,;当时,

在(0,1)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即当时,函数取得极大值.                                       (3分)

函数在区间上存在极值,

 ,解得                                            (4分)

(2)不等式,即

(6分)

,则

,即上单调递增,                          (7分)

,从而,故上单调递增,       (7分)

          (8分)

(3)由(2)知,当时,恒成立,即

,则,                               (9分)

                                                                       (10分)

以上各式相加得,

                           

                                        (1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C⊥AD,AB⊥BC,∠BAC=45°,PA=AD=2,AC=1.

(Ⅰ)证明PC⊥AD;

(Ⅱ)求二面角A-PC-D的正弦值;

(Ⅲ)设E为棱PA上的点,满足异面直线BE与CD所成的角为30°,求AE的长.

 

【解析】解法一:如图,以点A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得A(0,0,0),D(2,0,0),C(0,1,0), ,P(0,0,2).

(1)证明:易得于是,所以

(2) ,设平面PCD的法向量

,即.不防设,可得.可取平面PAC的法向量于是从而.

所以二面角A-PC-D的正弦值为.

(3)设点E的坐标为(0,0,h),其中,由此得.

,故 

所以,,解得,即.

解法二:(1)证明:由,可得,又由,,故.又,所以.

(2)如图,作于点H,连接DH.由,,可得.

因此,从而为二面角A-PC-D的平面角.在中,,由此得由(1)知,故在中,

因此所以二面角的正弦值为.

(3)如图,因为,故过点B作CD的平行线必与线段AD相交,设交点为F,连接BE,EF. 故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BE与CD所成的角.由于BF∥CD,故.在中,

中,由,,

可得.由余弦定理,,

所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