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18986  118994  119000  119004  119010  119012  119016  119022  119024  119030  119036  119040  119042  119046  119052  119054  119060  119064  119066  119070  119072  119076  119078  119080  119081  119082  119084  119085  119086  119088  119090  119094  119096  119100  119102  119106  119112  119114  119120  119124  119126  119130  119136  119142  119144  119150  119154  119156  119162  119166  119172  119180  447090 

4.男人拖着大辫子、穿着宽大的褂袍,女人裹着小脚,这是清代中国人的基本装束。然而这一陋习在晚清开始有了变化,变化的原因有 ( )。

①新式教育的出现 ②西方列强扩张的结果 ③政治运动的推动 ④政府及有识之士的推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试题详情

3.1913年1月,《大公报》有文章描述当时女性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的现象:“于是有所谓女子北伐军,女子敢死队,有所谓女子同盟会,女子参政团,女子自由党。”这种现象反映了 ( )。

A.自由平等的时代诉求  B.救亡图存的历史潮流

C.民主共和的思想观念  D.婚姻自主的社会风尚

试题详情

2.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试题详情

一、选择题

1.王慎之在《清代海外竹枝词》写道“堪笑今人爱出洋,出洋最易变心肠。未知防海筹边策,且效高冠短褐装。”导致词中“爱出洋”、“短褐装”等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媚外心理的使然     B.工业文明的影响

C.攀比世风的结果     D. 交通运输的发展

试题详情

35.世界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联系不断加强的历史。请回答:

   (1)一般认为,真正的世界历史开始于新航路开辟。简述新航路开辟在推进世界联系方面的作用。(4分)

(2)19世纪的两次工业革命从广度、深度上助推了世界联系的增强。试从生产力发展、交通通讯手段改进两个方面给予说明。(4分)

方   面
说     明
生产力发展
 
交通通讯手段

   (3)《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是时下热销书。书中记述,2004年圣诞节,美国人萨拉一家收到39件圣诞礼品,其中25件是中国商品。萨拉突发奇想,决定全家不买中国商品。在经历了无数有趣而无奈的尴尬后,2006年元旦,萨拉全家不得不与中国商品重修旧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分)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有哪些?(2分)

 

 

 

 

 

 

 

 

 

 

 

 

 

 

 

试题详情

30.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战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     战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