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51782  251790  251796  251800  251806  251808  251812  251818  251820  251826  251832  251836  251838  251842  251848  251850  251856  251860  251862  251866  251868  251872  251874  251876  251877  251878  251880  251881  251882  251884  251886  251890  251892  251896  251898  251902  251908  251910  251916  251920  251922  251926  251932  251938  251940  251946  251950  251952  251958  251962  251968  251976  447090 

6.下列言论,属于陆九渊的思想的是  (   )

A、“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B、“人伦者,天理也”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心即理也”

试题详情

5.下列属于顾炎武提出的观点是(  )

A、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明朝皇帝“以一人私天下”  D、天下为主,君为客

试题详情

4.宋代理学家的著作中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的是(  )

A、《五经正义》 B、《春秋繁露》C、《四书章句集注》 D、《二程遗书》

试题详情

3.以下历史人物在思想上不具有继承性的是  (   )

A、孔子--朱熹  B、孟子--董仲舒

C、墨子--二程  D、陆九渊--王阳明

试题详情

2.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指的是(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试题详情

1.秦王嬴政读韩非子的书,感叹曰:“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你认为嬴政发此感慨地最主要原因是   (   )

A、韩非子主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韩非子主张“法不阿贵”、“以法为本” 

C、韩非子认为今胜与昔,“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D、韩非子提出“富国以农”,认为耕可得以富,战可得以贵

试题详情

5、已知:如图,△ABC中,∠C=90°,AC=3厘米,CB=4厘米.两个动点P、Q分别从A、C两点同时按顺时针方向沿△ABC的边运动.当点Q运动到点A时,P、Q两点运动即停止.点P、Q的运动速度分别为1厘米/秒、2厘米/秒,设点P运动时间为(秒).

(1)当时间为何值时,以P、C、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图中的阴影部分)等于2厘米2

(2)当点P、Q运动时,阴影部分的形状随之变化.设PQ与△ABC围成阴影部分面积为S(厘米2),求出S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点P、Q在运动的过程中,阴影部分面积S有最大值吗?若有,请求出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试题详情

4、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BC=16,DC=12,AD=21。动点P从点D出发,沿射线DA的方向以每秒2两个单位长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出发,在线段CB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P,Q分别从点D,C同时出发,当点Q运动到点B时,点P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1)设△BPQ的面积为S,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t为何值时,以B,P,Q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当线段PQ与线段AB相交于点O,且2AO=OB时,求∠BQP的正切值;

(4)是否存在时刻t,使得PQ⊥BD?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试题详情

3、如图,已知等腰直角的直角边长与正方形的边长均为20厘米,在同一直线上,开始时点与点重合,让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向左运动,最终点与点重合,则重叠部分面积(厘米)与时间(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试题详情

2、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点P在BC边上运动,连结DP,过点A作AE⊥DP,垂足为E,设DP=,AE=,则能反映之间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        (B)       (C)         (D)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