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262484  262492  262498  262502  262508  262510  262514  262520  262522  262528  262534  262538  262540  262544  262550  262552  262558  262562  262564  262568  262570  262574  262576  262578  262579  262580  262582  262583  262584  262586  262588  262592  262594  262598  262600  262604  262610  262612  262618  262622  262624  262628  262634  262640  262642  262648  262652  262654  262660  262664  262670  262678  447090 

8.外贸长期保持大规模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为逆转我国外贸顺差过大的局面,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我国应该                    (   )

    ①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②合理利用关税手段进行调节

    ③全面减少出口增加进口            ④努力保持人民币的升值趋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试题详情

7.预计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商品进口额约1.2万亿美元,服务商品进口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中国国内市场规模接近5万亿美元。这些都将为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和难得的商机。这说明

A.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     B.我国进一步优化进出口结构

C.经济全球化使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全球化是以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

试题详情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从当前的发展实际出发,将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改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把它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据此回答5-6题。

5.上述材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将

①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②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更突出的地位  ③更加重视国民经济量的积累  ④切实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努力做到

①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②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

 ③提高节能环保水平  ④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试题详情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既要充分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又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

①促进经济增长   ②增加就业  ③稳定物价  ④稳定币值 ⑤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⑤

试题详情

3.2009年发生甲流等重大疫情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安全,能否有效防控甲流等重大疫情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但在社会生活中,市场并不愿意提供甲流等重大疫情防控的服务,而要由政府提供。这是因为()

A.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B.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C.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         D.重大疫情防控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特点

试题详情

2.在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各有优势、相辅相成。三种手段的正确关系是

A.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

B.以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经济手段

C.以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法律手段

D.以经济手段、价格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法规

试题详情

1.2008---2009年,面对世界金融市场动荡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这里国家是在利用宏观调控的___________调控经济。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道德手段   D.经济手段 

试题详情

4. (2009江苏卷·34)材料一:

   材料二: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江苏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大。江苏省政府积极贯彻中央精神,及时实施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一系列调控措施。(1)结合材料二,分别指出图1、图2反映的经济现象。

(2)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说明江苏省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答案解析]

[解析]本题通过例举江苏省2008年的出口额增长和GDP实现情况,考查学生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第(1)问的回答要注意两点一是要结合材料二的有关信息;二是要分别解释反映的现象。回答第(2)问时,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知识,还要结合材料一、二中的相关背景材料

[答案](1)图1反映了2008年江苏省上半年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增幅较大;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增幅明显回落。图2反映了2008年江苏省上半年GDP增长势头良好;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第三季度出现下降趋势;省政府及时实施宏观调控措施,第四季度又呈现增长态势。

(2)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弥补市场调节不足的必要措施;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化解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的必要手段。

[专题演练]

试题详情

3.(2009北京卷26)截止到2008年底,中国外汇储备高达1.95万亿美元。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外汇安全构成威胁,这种威胁可能来自于

  ①中国之间贸易额下降②美国超额发行货币

③美国对中国投资减少④美国国债价格下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解析]C  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主要以美元储备为主的外汇储备安全。如果美元大幅贬值,我们的外汇储备也会大大缩水。所以我们最担心的是美国超额发行货币造成美元的贬值,这是影响外汇储备安全的最大威胁。②应选,另外外汇储备构成有相当一部分是美国的国债和美国公司的股票,如果美国国债价格下跌,那我们持有的美国国债也会不值钱了。所以选④。至于①③,这种变化和我国外汇储备安全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所以排除①③。

试题详情

2.(2009福建文综27)周末,小陈同学陪妈妈逛商场,看到图8的情景,向妈妈解释了产生这一情景的下列几种原因,其中合理的是

A.不正当竞争引起洗衣机市场的混乱                  

B.洗衣机供过于求致使商家争抢客源                  

C.洗衣机质量优劣决定其销售量大小                  

D.劳动生产率提高降低了洗衣机价格

[答案解析]B  本题考查的考点是价格变动对消费的影响,买方市场。做好本题要全面理解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由于商品供过于求,导致出现买方市场,商家为扩大商品的销售量而采取多种措施,图8中的现象就是典型,故B项正确;A项说法把图中的做法归结为不正当竞争是错误的;商品销售量的大小既与商品的质量有重大关系,也与售后服务、价格等其他因素分不开,故C项错误;劳动生产率有社会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生产率之分,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说法太笼统。选B项。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