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7109  437117  437123  437127  437133  437135  437139  437145  437147  437153  437159  437163  437165  437169  437175  437177  437183  437187  437189  437193  437195  437199  437201  437203  437204  437205  437207  437208  437209  437211  437213  437217  437219  437223  437225  437229  437235  437237  437243  437247  437249  437253  437259  437265  437267  437273  437277  437279  437285  437289  437295  437303  447090 

22、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已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种经营放是取代自耕农形式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是在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解析]本题考察租佃制。耕田的人得到一半的收入,另外一半被“富民”所得,这是租佃制,它取代自耕农成为农村经济主要形式是在明清时期。

[答案]D

试题详情

21、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要内容。宋太祖与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不同的是

  A强干弱枝以加强中央权力  B设专职官员管理地方财政

C用和平方式消除地方威胁   D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监督

[解析]宋太祖和汉武帝都强干(加强中央)弱枝(削弱地方)。宋太祖杯酒释兵权,派文官当地方官,不费吹灰之力就消除地方威胁;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诸侯国越推越小,再无实力与中央相抗衡。宋太祖设通判监督地方官,汉武帝则是设刺史。ACD三项都是共同点,宋太祖的独到之处在于对地方官权力的细分,设专职官员管地方财政,这么细微的分权,早期的汉武帝还没想到。

[答案]B

试题详情

20、西方历史学家指出:“当人们谈及最近几代人中被传入日本等东方国家的西方文明时,我们不是指希腊罗马哲学和人文主义思想,也不是指日本的的基督教化,而是指在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这里的“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是指

  A爱因斯坦相对论  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C瓦特改良蒸汽机  D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解析]“17世纪后半叶开始改变”,那答案必定在17世纪后半叶之前就已存在。相对论1905;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进化论1869。牛顿则是在1536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创立了经典力学。那经典力学有那么厉害吗?“开始改变西方面貌的科学、思维模式和文明的所有工具”?有的。至少它为热力学、电力学打下了基础,万有引力定律使人们相信:天上并没有居住着上帝,也不是上帝让星球运转的,而是他们相互之间的引力。

[答案]B

试题详情

19、一同学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发现了中国古代某地居民的一份职业结构表,据此推断这种职业结构最可能出现在何时何地?

  A汉代江南地区   B唐代关中地区

  C宋代太湖地区   D明代苏杭地区

[解析]表格中的数据对比很重要,佃农排在第一名,说明租佃制成为主要形式。加上工场主、商人都不少,表明商品经济得到较高程度的发展。选项中只有明代苏杭地区符合要求。

[答案]D

试题详情

18、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速发展。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B两极对峙格局的结束 C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加强 D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联系加强,经济全球化更快。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科技的进步,生产力进步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工具的改进。但是,很多同学本着“根本原因找经济和生产力”的原则,错选了D市场经济。没错,“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这里经济全球化既不是生产关系,也不是上层建筑,它是经济现象。经济自己的根本原因还是不是经济呢?不是了,是科技了。

职业
自耕农和地主
佃农
工场主
商人
占人口比例
24%
36%
30%
10%

[答案]A

试题详情

17、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包括 ①成立世界银行 ②签署《欧洲联盟条约》 ③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④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由美国倡导,在1947年成立,包括两个机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两个机构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又构成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三大支柱。资本主义世界以美元和美国为中心。《欧洲联盟条约》签署于1993年,欧洲一体化又向前迈进一步。

[答案]C

试题详情

16、1943年丘吉尔说:“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这反映了

A英国国际地位下降   B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C美苏“冷战”兴起   D欧洲经济一体化发展

[解析]材料好像在强调俄国和美国的强大,于是很多同学排除了BD两项之后,掉进了“冷战”的陷阱中。这反映出我们对“冷战”这个知识点掌握不扎实。1943年冷战兴起了吗?没有。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发出信号,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答案]A(

试题详情

15、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华美的语言比较起来,“理性的胜利”建立起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因此,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欧洲文坛出现了

  A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B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

C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  D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

[解析]古典主义跟启蒙运动同一时代,首先排除。现代主义出现在20世纪中期,如贝克特的《等待戈多》,排除。现实令人失望,反映到文坛上产生了两种倾向,一是把美好进行到底,是为浪漫主义,代表有拜伦《唐璜》和雪莱《西风颂》;二是揭露现实的黑暗,这是批判现实主义,代表有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答案]C

试题详情

14、与文艺复兴相比较,启蒙运动更为突出的贡献是

  A沉重打击封建教会势力       B促进近代科学发展

C提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D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解析]AD是两者的共同点,B是文艺复兴的影响。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伏尔泰推崇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卢梭的人民主权论与社会契约论等,都在告诉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之后怎样建国。

[答案]C

试题详情

13、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分别指

  A开辟新航路;开展资产阶级革命  B确立君主立宪制;加强了海外贸易

  C确立君主立宪制;开展工业革命  D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殖民霸主

[解析]17世纪抢占了先机,新航路和工业革命都排除,新航路是16世纪前后,工业革命是18世纪后期开始的。1689年,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现代文明”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下两个世纪”指18、19世纪,英国首先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技术和生产力方面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堪称“傲视全球”。

[答案]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