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7170  437178  437184  437188  437194  437196  437200  437206  437208  437214  437220  437224  437226  437230  437236  437238  437244  437248  437250  437254  437256  437260  437262  437264  437265  437266  437268  437269  437270  437272  437274  437278  437280  437284  437286  437290  437296  437298  437304  437308  437310  437314  437320  437326  437328  437334  437338  437340  437346  437350  437356  437364  447090 

6.(2009. 达州)生活中常见的三种物质:①柠檬汁,②肥皂水,③食盐水。柠檬汁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肥皂水显碱性,食盐水的pH=7。它们的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①②

试题详情

17.(12分)(1)NaOH+HCl===NaCl+H2O                  (3分)

(2)气球胀大                            (1分)

(4)

[交流讨论]① NaCl  ②氢氧化钠(合理答案均可)          (每空1分)

[实验设计] ①小林                         (1分) 

②有白色沉淀,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小云       (每空1分)

③ 没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小红       (每空1分)

       (合理答案均可)                                          

[反思拓展]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合理答案均可)             (1分)

试题详情

17.(2009. 福州)(12分)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8所示的实验。

 

(1)写出甲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实验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最终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产生疑问。

[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哪些物质?

[交流讨论]①一定含有的物质:碳酸钙、指示剂、水和       (写物质名称) 。

②还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同学们有

如下猜想。

小云认为:只有碳酸钠

小红认为:只有氢氧化钙

小林认为: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你认为还可能是        。(写一种猜想)

[实验设计]小方想用氯化钙溶液来验证小云、小红、小林的猜想。查阅资料获悉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并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将小方的实验设计补充完整。

实验内容
预计现象
预计结论
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静置。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
              
    的猜想正确。

[反思拓展] 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  

                         

试题详情

7.(1)①试管内液面明显上升;②塑料瓶变瘪;③气球膨胀变大;④水倒流进锥形中,(答对一项即给分);NaOH与CO2发生反应,使容器内气压变小,产生气压差。(答案合理即给分)

(2)CO2能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产生类似的现象。

(3)分别向容器内加入适量稀盐酸,发现有大量气泡生成,(其他答案合理即给分)

试题详情

7.(2009. 平原)(5分)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任意一种实验装置,简述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

选择的实验装置是      。实验现象为:                   

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2)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               

(3)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请你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试题详情

2009. 平原)⒐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①将NaCl和KNO3的混合物溶于水,再用过滤的方法将它们分离

 ②往铜盐溶液中加入铁粉获得少量铜

 ③将氧气、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灼热的铜网的试管获得纯净二氧化碳

 ④用稀盐酸除去混在铜粉中的镁粉和铝粉

A.②③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试题详情

22.(2009. 青岛)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发生偏转的是

A.1.8g铝粉和1.8g 铁粉       B.4.2g碳酸镁和2g硝酸银

C.5.6g铁粉和5.6g 锌粉       D.10g碳酸钙和5.6g氧化钙

试题详情

20.(2009. 青岛)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一定不含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和氯化亚铁,可能含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2009. 青岛)21.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绘制四种实验操作的变化趋势图像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B.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氯化铁溶液

C.向稀盐酸中滴加过量的烧碱溶液

D.镁在密闭容器(含有空气)内燃烧,容器内元素的种类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试题详情

16.(2009. 青岛)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未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依据上述实验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可能含有氯化铜

B.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C.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铜;氯化钾

D.一定含有碳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硫酸钠、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试题详情

25.(2009. 潍坊)(13分)某化学探究小组用HCl与大理石反应研究影响反应剧烈程度的因素。实验温度为25℃、35℃;大理石有细颗粒与粗颗粒两种规格,每次实验取用含碳酸钙60%的大理石10 g;所用HCl的质量分数为9.125%、18.25%,每次实验HCl的用量为20mL(假设9.125%、18.25%的盐酸的密度均为1 g/em3;大理石中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1)反应原理:实验中的化学方程式          。

   (2)提出假设:HCl与大理石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所用HCl的质量分数、大理石规格、反应温度有关。

(3)实验设计与实施:完成以下实验设计方案并实验。

实验
编号
T/℃
大理石
规格
HCl的
质量分数
完全反应
的时间/s
实验目的

25
粗颗粒
18.25%
160
(I)实验①和②探究同体积下HCl质量分数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II)实验①和③探究温度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Ⅲ)实验①和④探究大理石规格对该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210

35
粗颗粒
18.25%
60

 
 
 
100

(4)实验结论:                   

(5)绘制图像:实验①中CO2质量随时问变化的关系如右图,借助简单计算请在右图中画出实验②和③中CO2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说明:可以用铅笔画曲线。

(2009. 青岛)12.下图是某兴趣小组设计的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实验操作设计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C.称量氯化钠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