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7284  437292  437298  437302  437308  437310  437314  437320  437322  437328  437334  437338  437340  437344  437350  437352  437358  437362  437364  437368  437370  437374  437376  437378  437379  437380  437382  437383  437384  437386  437388  437392  437394  437398  437400  437404  437410  437412  437418  437422  437424  437428  437434  437440  437442  437448  437452  437454  437460  437464  437470  437478  447090 

11.(2008·长沙质检)《贾谊·治安策一》:“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   )

A.削夺王国的封地   B.推恩令        C.限制藩王的附益之法  D.刺史制度

答案  B

试题详情

10.(2008·东城目标检测)汉武帝时期人才济济,形成鼎盛局面。与这一现象出现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   )

A.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             B.编户齐民制度

C.察举制                  D.刺史制度 

答案  C

试题详情

9.以下关于两汉时期刺史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刺史的主要职责是代表中央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B.汉武帝时开始设置刺史

C.刺史制度的出现是皇权加强的表现

D.刺史制度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答案  D

试题详情

8.东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而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                                 (   )

A.刺史制度      B.科举制        C.编户制        D.察举制 

答案   D

试题详情

7.(2008·海南)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其目的在于                                        (   )

A.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B.禁止分封异姓王侯

C.鼓励臣民建立军功               D.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

答案   A

试题详情

6.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而采取的措施是                             (  )

A.刺史制度      B.郡国并行制      C.察举制        D.编户齐民 

答案   B

试题详情

5.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废分封,立郡县”的决策,其主要目的在于                  (  )

A.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             B.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             D.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答案  C

试题详情

4.导致下图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  )

大泽乡揭竿而起

A.刑罚严酷      B.徭役繁重       C.赋税沉重       D.土地兼并

答案  A

试题详情

3.最早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                          (  )

A.战国时期      B.秦朝         C.汉朝         D.隋朝

答案   B

试题详情

2.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 (  )

①崇法反儒  ②防止旧势力复辟  ③毁灭文化  ④加强思想控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B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