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7376  437384  437390  437394  437400  437402  437406  437412  437414  437420  437426  437430  437432  437436  437442  437444  437450  437454  437456  437460  437462  437466  437468  437470  437471  437472  437474  437475  437476  437478  437480  437484  437486  437490  437492  437496  437502  437504  437510  437514  437516  437520  437526  437532  437534  437540  437544  437546  437552  437556  437562  437570  447090 

21.(5分)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C3H6N6(结构见右图),是一种用途

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该物质为纯白色晶体,无味,溶于热水,微溶

于冷水。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能分解放出氰化物。

(1)三聚氰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化学性质有          (写一条)。

(2)根据三聚氰胺的组成和结构进行分析,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认识错误的是  

(填字母)。

A.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

B.有机物还可能含有氢、氮等元素

C.有机物中碳原子可以跟氢、氮等原子直接结合

D.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都很大,都属于有机高分子

(3)通常可用尿素[CO(NH2)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三聚氰胺,同时放出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体,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5分)通过海水晾晒可得粗盐,粗盐除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2)第②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         (填化学式,下同),第⑥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               

  (3)第⑤步“过滤”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泥沙、BaSO4、Mg(OH)2       

       (填化学式)。

  (4)在第③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的试剂不能用KOH代替NaOH,理由是    

                           

试题详情

20.(3分)下表是3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表格信息答题。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NO3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Ca(OH)2
0.18
0.16
0.14
0.12
0.09
0.07

  (1)某饱和溶液随温度升高有固体析出,则该饱和溶液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要配制20℃时的NaCl饱和溶液100g,需要NaCl的质量为     g(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某KNO3晶体中有少量NaCl、Ca(OH)2杂质,要得到纯净KNO3的方法是:先加热溶解,然后              ,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KNO3晶体。

  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21分)

试题详情

17.(5分)右图是锂原子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锂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元素符号为       

        (2)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填字母)。

A.      B.      C.      D.
 
  

(3)锂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4)下列对原子构成的理解错误的是      (填字母)。

   A.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B.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C.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D.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18.(4分)3月底以来,墨西哥、美国等多国接连暴发甲型H1N1型流感(或称H1N1型猪流感),这是一类由病毒引起的流感。对周围环境采取严格的消毒措施,是预防H1N1型流感的重要方法。下面是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微观图,产物之一是次氯酸(HClO),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可通过检验产物C来证明该反应已发生,方法是在反应后的溶液里滴几滴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                 

  19.(4分)查阅资料知道,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某同学为了验证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设计了右图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                  

(2)小明认为该实验方案不完整,还需验证鸡蛋壳的主要成分

属于钙盐,方法是取反应后的上层清液加入     (填字母)。

    A.Na2CO3溶液        B.AgNO3溶液

C.NaCl溶液         D.Ca(OH)2溶液

  (3)鸡蛋壳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试题详情

16.(6分)化学上常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以下是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①Fe2O3   ②NH4Cl   ③NaCl   ④CH4   ⑤CaCO3   ⑥H2O2

请按要求填空(每空只选填一个编号):

(1)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物质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3)实验室用来制氧气的物质      ;  (4)赤铁矿的主要成分     

(5)农业上可用作化肥的物质      ;  (6)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试题详情

15.在一定质量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至过量,反应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的关系,能用右下图曲线表示的是

序号



HCl溶液
NaOH溶液

HCl溶液
大理石

BaCl2溶液
Na2CO3溶液

CuSO4溶液
铁粉

H2SO4溶液
锌粒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⑤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试题详情

13.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

高温
 
  C.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        D.该金属一定是铁

高温
 
14.用纯净的木炭粉末还原氧化铜粉末时,可发生的反应有:C + 2CuO=2Cu + CO2↑,

C + CuO=Cu + CO↑。现用1.2g木炭粉末还原10g氧化铜粉末,反应物刚好反应完全,则生成的气体产物是

  A.CO2      B.CO       C.CO、CO2     D.Cu、CO

试题详情

12.下列物质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无色透明的是

  A.NaOH、NaNO3、K2SO4         B.CuSO4、MgSO4、KCl

  C.Ba(OH)2、H2SO4、NaCl       D.NaCl、AgNO3、HNO3

试题详情

9.最近,不少媒体报道,某些凉茶原料中有一味中药材叫夏枯草,长期饮用可能患胃溃疡等疾病。胃溃疡是由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对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下列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有

  ①NaOH  ②Na2CO3  ③NaHCO3  ④肥皂水  ⑤Al(OH)3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③⑤

  10.右图是某服装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里料是由一种材料制成的

   B.涤纶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D.可通过灼烧来区别涤纶和羊毛

  11.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见右下图。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酸与碱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微观图还可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试题详情

8.“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A.
组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B.
性质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与碱反应;都能燃烧等。
C.
用途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
D.
危害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等。

试题详情

6.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A.

B.
  C.

  D.

实验现象
 
 
   

 
解释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常温时分子不运动,
加热时分子才运动
分子间有间隙

  7.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下: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下列描述或判断错误的是

  A.常温下,金属镁在空气中要比铁容易氧化

  B.在氧气中灼烧时,铁丝要比铜丝反应剧烈

  C.在同一盐酸中反应时,锌片比铁片反应剧烈

  D.铜活动性不强,故铜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金属银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