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39435  439443  439449  439453  439459  439461  439465  439471  439473  439479  439485  439489  439491  439495  439501  439503  439509  439513  439515  439519  439521  439525  439527  439529  439530  439531  439533  439534  439535  439537  439539  439543  439545  439549  439551  439555  439561  439563  439569  439573  439575  439579  439585  439591  439593  439599  439603  439605  439611  439615  439621  439629  447090 

2.(2008四川文、理)函数满足,若,则(   )

(A) (B)  (C) (D)

试题详情

1.(2008全国Ⅰ卷理)  函数的定义域为(   )

A.   B.  C.   D.

试题详情

14.(09年广东化学·23)(11分)

磷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有广泛应用。

(1)同磷灰石[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制备黄磷(P4)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4Ca5(PO4)3F(s)+21SiO2(s)+30C(s)=3P4(g)+20CaSiO3(s)+30CO(g)+SiF4(g) ;H

①上述反应中,副产物矿渣可用来      

②已知相同条件下:

4Ca3(PO4)2F(s)+3SiO2(s)=6Cas3(PO4)2(s)+2CaSio3(s)+SiF4(g) ;△H1

2Ca3(PO4)2(s)+10C(s)=P4(g)+6CaO(s)+10CO(g);△H2

SiO2(s)+CaO(s)=CaSiO3(s) ;△H3

用△H1、△H2和△H3表示HH=     

(2)三聚磷酸可视为三个磷酸分子(磷酸结构式见右图)之间脱去两个水分子产物,其结构式为       。三聚磷酸钠(俗称“五钠”)是常用的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    

(3)次磷酸钠(NaH2PO2)可用于化学镀镍。

①NaH2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化学镀镍的溶液中含有Ni2+和H2PO2,在酸性等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

(a)    Ni2+ +    H2PO2+     →   Ni++     H2PO3+   

(b)6H2PO-2 +2H+ =2P+4H2PO3+3H2

请在答题卡上写出并配平反应式(a)。

③利用②中反应可在塑料镀件表面沉积镍-磷合金,从而达到化学镀镍的目的,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镀。请从以下方面比较化学镀与电镀。

方法上的不同点:           ;原理上的不同点:      ;化学镀的优点:          

答案:(1)水泥;△H1-3△H2+18△H3(2),Na5P3O10,(3)+1;2Ni2+ + 1H2PO2+ 1H2O 2 Ni+  +1H2PO3+ 2 H+(4)化学镀中镀件直接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反应;电镀通过外加电流,在镀件外形成镀层 ;化学镀是利用化学腐蚀反应;电镀是利用电解池,外加电流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 装置简便,节约能源,操作简便 。

解析:(1)①由方程式可以看出副产物矿渣应该是CaSiO3(s),结合炼铁我们不难得出答案是制水泥。

②运用盖斯定律,反应1-反应2×3+反应3×18=总反应,则△H=△H1-3△H2+18△H3

(2)结合题意三聚磷酸钠(俗称“五钠”)可知产物三聚磷酸应含有五个羟基,即三个

磷酸分子之间有三个羟基相互反应脱去两个水分子,所以三聚磷酸的结构式为

,三聚磷酸钠的化学式为Na5P3O10

(3)①因为Na、H的化合价为+1,O为-2,所以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P的化合价为:+1。

②由得失电子数目守恒(2-1)×2=(3-1)×1,可知Ni2+ 和Ni+的化学计量数为2,H2PO2和H2PO3的化学计量数为1,再由电荷守恒2×2-1=2×1-1+2×1,可知H+在方程式的右边,H2O在方程式的左边,化学计量数分别为2和1。即总方程式为:2Ni2+ +1H2PO2+ 1H2O → 2 Ni+  +1H2PO3+ 2 H+

③比较化学镀与电镀应该从反应环境和条件以及反应实质和产物方面去分析归纳问题,从方法上分析,电镀是利用电解原理通过外加直流电源,在镀件表面形成的镀层,镀层一般只有镍,而化学镀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镀件直接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在塑料镀件表面沉积镍-磷合金,这是两者的不同;从原理上分析,无论电镀还是化学镀均有电子的转移,均是利用了氧化还原反应,这是两者的相同点,不同点是化学镀用的是化学反应,而电镀用的是电化学;很明显化学镀装置简单,而且不需要消耗电能,装置简单、耗能少、操作简便应该是化学镀优于电镀的。

试题详情

13.(09年海南化学·14)(8分)

汽车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但其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已知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CmHn(烃)、SO2、NOx、CO和C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用CmHn表示汽油的主要组成,CmHn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汽油燃烧产生能量为汽车提供了动力,这一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由   能转化为    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2)通过车用燃油的精炼加工处理,可减少汽车尾气中的    (填化学式,多填本空不得分)排放;

(3)目前汽车尾气多采用催化转化的方法加以治理,写出在催化剂作用下NOx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8分)

(1)4CmHn+(4m+n)O2=4mCO2+2nH2O(2分)  化学    热(2分)

(2)SO2(2分)

(3)2NOx+2xCON2+2xNO2(2分)

解析:(1)汽油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4CmHn +(4m+n)O2=2nH2O + 4mCO2 ,燃烧过程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精炼汽油可以减少其中硫的含量从而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大。

(3)这和(1)一样,也是属于对未知物反应方程式的配平:2NOx+ 2xCO N2 + 2x CO2

试题详情

12.(08年山东理综·28)(14分)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以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

(1)冶炼铜的反应为8CuFeS2+21O28Cu+4FeO+2Fe2O3+16SO2

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上述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SO2。下列处理方案合理的是      (填代号)。

 a.高空排放     

 b.用于制备硫酸 

 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3

 d.用浓硫酸吸收 

(3)过二硫酸钾(K2S2O8)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为I2

S2O82+2I=2SO42+I2

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3+、Fe2+均可催化上述反应。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对上述反应的催化过程。                           (不必配平)。

(4)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I2O3)可制备Fe2O3。方法为

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

②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

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                

b.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

提供的试剂:稀盐酸  稀硫酸  KSCN溶液  KMnO4溶液  NaOH溶液  碘水

所选试剂为        。证明炉渣中含有的实验现象为          

              

答案:

(1)Cu、O

(2)b、c

(3)2Fe3++2I=2Fe2++I2   S2O82+2Fe2+=2SO42+2Fe3+(离子方程式不配平不扣分)

(4)a:稀硫酸、KMnO4溶液

     b:稀硫酸浸取炉渣所得溶液能使KMnO4溶液褪色

解析:(1)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则Cu化合价为+2,S化合价为-2,分析化学方程式两边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化合价降低的元素被还原,有Cu和O元素。关于SO2的吸收问题,一是不能高空排放,因为这样做,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二是不能用浓硫酸吸收,因SO2难溶于浓硫酸。只有变废为宝,才能符合“绿色化学”的概念,答案选b、c.

(2)此题要从催化剂的本质出发,作为催化剂的物质要参与有关反应,但后来的反应必须又生成了催化剂。本题要求写出表示Fe3+作催化剂的反应,因此,首先Fe3+要参与反应,即有反应2Fe3++2I-=2Fe2+ +I2,生成的Fe2+又被S2032-氧化生成了Fe3+。此题若要求写出Fe2+对上述反应的作催化剂的话,就应写成如下方程式:S2082-+Fe2+=2SO42-+2Fe3+,2Fe3++2I-=2Fe2+ +I2,虽是二个相同反应方程式,由于二者的前后顺序的颠倒,却产生了本质的区别。

(3)此题考查是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及常见离子的鉴别。因Al2O3溶于酸后生成了Al3+,Al3+又能与过量NaOH的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钠盐(NaAlO2),然后将溶液中的难溶物Fe(OH)3沉淀过滤出来,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故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Al3++4OH-=AlO2-+2H2O。要证明炉渣中含有FeO的方法,最好利用Fe2+的还原性,先将混合物溶于过量的稀硫酸中(FeO→Fe2+),然后滴入KMn04溶液,观察其溶液是否褪色。注意所用酸不能是硝酸或盐酸,因硝酸会将Fe2+氧化成Fe3+;盐酸会还原KMn04溶液而使之褪色,干扰了Fe2+的检验。

试题详情

11.(11分)(08年广东化学·22)

铜在自然界存在于多种矿石中,如:

矿石名称
黄铜矿
斑铜矿
辉铜矿
孔雀石
主要成分
CuFeS2
Cu5FeS4
Cu2S
CuCO3·Cu(OH)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表所列铜化合物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最高的是   

(2)工业上以黄铜矿为原料。采用火法溶炼工艺生产铜。该工艺的中间过程会发生反应:2Cu2O+Cu2S6Cu+SO2↑,反应的氧化剂是   

(3)SO2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是   ;处理该尾气可得到有价值的化学品,写出其中1种酸和1种盐的名称   

(4)黄铜矿熔炼后得到的粗铜含少量Fe、Ag、Au等金属杂质,需进一步采用电解法精制。请简述粗铜电解得到精铜的原理:   

(5)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填字母)。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铜绿的主成分是碱酸铜
可用稀盐酸除铜器表面的铜绿
Ⅰ对;Ⅱ对;有
B
铜表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铜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
Ⅰ对;Ⅱ对;有
C
铁比铜活泼
例在铜板上的铁钉在潮湿空气中不易生锈
Ⅰ对;Ⅱ对;有
D
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是物理变化
硫酸铜溶液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
Ⅰ错;Ⅱ对;无

答案:(11分)(1)Cu2S  (2)Cu2O,Cu2S   (3)形成酸雨,会对植物和建筑物造成严重损害  硫酸  硫酸铵    电解池中,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质为硫酸铜溶液。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u失去电子,使Cu单质变为Cu2+进入溶液中Cu-2e === Cu2+;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u2+得到电子在阴极上析出Cu单质,Cu2++2e === Cu,从而达到精制Cu的目的   (5)A  D

解析:

 (1)上表所列铜化合物中,铜的质量百分含量最高的是Cu2S

解释:CuFeS2:34.8% ;Cu5FeS4:63.5% ;Cu2S:80% ;CuCO3·Cu(OH)2:57.6%

(2)  反应的氧化剂是Cu2O,Cu2S

解释:Cu2O,Cu2S的Cu由+1被还原为0价,作氧化剂;Cu2S的S有-2价被氧化为+4价,作还原剂。

(3)  SO2尾气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的后果是形成酸雨。处理该尾气可得到有价值的化学品,写出其中1种酸和1种盐的名称硫酸,硫酸铵。

解释:处理SO2尾气一般为循环制备硫酸,和用Ca(OH)2或氨水吸收,可得到CaSO4和(NH4)2SO4等有价值的化学品。

(4)  简述粗铜电解得到精铜的原理:电解池中,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质为硫酸铜溶液。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u失去电子,使Cu单质变为Cu2+进入溶液中Cu- e- == Cu2+;阴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u2+得到电子在阴极上析出Cu单质,Cu2++ e- == Cu,从而达到精制Cu的目的。

(5)  A.D

解释:稀盐酸可以同Cu(OH)2与CuCO3反应,而且稀盐酸不能于Cu反应。所以稀盐酸可以除铜器表面的铜绿(CuCO3·Cu(OH)2),A正确。

铜表面不能形成致密氧化膜;铜和浓硫酸在常温下是反应的,生成硫酸铜、SO2和水,反应很慢,反应过程中放热,随着反应的进行,速率会越来越快的,所以不能用铜制容器装浓硫酸,B错误。

因为Fe比Cu活泼,所以Fe-Cu形成的原电池中,Fe作负极,更容易被氧化生绣,C错误。

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只有旧键的断裂,没有新键的形成(CuSO4·5H2O中,H2O与Cu2+有配位键),故不属于化学变化,只有物理变化;CuSO4可用作消毒剂,但与前者没有因果关系,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选AD。 

试题详情

10.(07年宁夏理综·27)(14分)

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SiO2 +   C+  N2   Si3N4 +   CO

   (1)配平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在方框内);

(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其还原产物是     

(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4)若知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则其反应热△H   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升高温度,其平衡常数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若使压强增大,则上述平衡向    反应方向移动(填“正”或“逆”);

(6)若已知CO生成速率为v(CO)=18mol·L-1·min-1

   则N2消耗速速率为v(N2)=     mol·L-1·min-1

   答案:(1)3  6  2  1  6  (2)N2  Si3N4  (3)(或)

(4)小于  减小  (5)逆  (6)6

解析:(1)利用观察法配平或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来配平。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为3SiO2 +6C+2N2Si3N4 + 6CO。

(2)分析各物质的化合价变化情况:C元素由0价升高为+2价,在反应中作还原剂被氧化;N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低为-3价,在反应中作氧化剂被还原。因此,此反应的氧化剂为N2,还原产物为Si3N4

(3)因SiO2、C、Si3N4均为固体,只有N2和CO为气体,存在平衡浓度(或平衡分压),因此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可以得出此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4)放热反应的焓变△H<0,升高温度,此平衡向左移动,使[CO]减小、[N2]增大,因此平衡常数K值减小。

(5)由于此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因此增大压强,此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6)根据同一反应在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各物质在化学方程式中对应的计量数之比。则有,所以v(N2)=v(CO)=×18mol·L-1·min-1=6mol·L-1·min-1

试题详情

8.(09年广东文基·66)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采用原煤脱硫技术,可减少燃煤产生的SO2

B.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可用作木材防腐剂

C.自来水厂可用氯气来杀菌消毒,因此氯气无毒

D.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答案:C

解析:根据氯气的性质可以知道氯气是一种有毒的气体,因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常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杀菌。因此C选项是错误的。

[考点分析]化学与生活综合运用

9.(09年海南化学·7)用足量的CO还原13.7 g某铅氧化物,把生成的CO2全部通入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干燥后质量为8.0g,则此铅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PbO          B.Pb2O3         C.Pb3O4         D.PbO2

答案:C

解析:设此铅氧化物的化学式PbxOy

PbxOy-- y[O]-- yCO-- y CO2-- yCaCO3

      16y             100y

      m(O)=1.28g             8.0g

所以m(Pb) = 13.7g- 1.28g = 12.42g

xy = =3∶4

试题详情

7.(09年广东理基·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e(OH)3=Fe2O3+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答案:A

解析:反应①2Fe+O2+2H2O=2Fe(OH)2中的氧化剂是O2,1molO2在反应中得到4mol电子,同样在反应②4Fe(OH)2+O2+2H2O=4Fe(OH)3中氧化剂也是O2,而且两个反应中氧气的系数都是1,因此得到的电子均是4mol,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钢质水管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后形成原电池,其中钢质水管做负极被腐蚀,故C选项错误。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而且主要是发生吸氧腐蚀,因此D选项错误。

试题详情

6.(09年广东化学·17)常温下,往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SO4溶液,可发生如下两个反应:2Fe2++H2O2+2H+=2Fe3++2H2O,2Fe3++H2O2=2Fe2++O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2的氧化氢比Fe3+强,其还原性比Fe2+

B.在H2O2分解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下降

C.在H2O2分解过程中, Fe2+和Fe3+的总量保持不变

D.H2O2生产过程要严格避免混入Fe2+

答案:CD

解析:由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律可知,氧化性是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还原性是还原剂大于还原产物,由方程一可知,氧化剂H2O2氧化性比氧化产物Fe3+强,由方程二可知,还原剂H2O2还原性比,原产物为Fe2+强,所以A错误;方程一和方程二相加,即H2O2分解生成H2O和O2,H2O2呈弱酸性,所以随着反应进行,pH升高,B错误;H2O2分解Fe3+或Fe2+作催化剂,所以总量不变,C正确;因为Fe2+可导致H2O2分解,所以H2O2生产过程要避免混入Fe2+,D正确。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