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3131  443139  443145  443149  443155  443157  443161  443167  443169  443175  443181  443185  443187  443191  443197  443199  443205  443209  443211  443215  443217  443221  443223  443225  443226  443227  443229  443230  443231  443233  443235  443239  443241  443245  443247  443251  443257  443259  443265  443269  443271  443275  443281  443287  443289  443295  443299  443301  443307  443311  443317  443325  447090 

2. 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要点:(1)单箭号(在反应物之间);

   (2)箭号起点为被氧化(失电子)元素,终点为被还原(得电子)元素;

(3)只标转移电子总数,不标得与失(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例5.判断下列反应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用单线桥(或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被氧化的物质。

(1)Cl2+2KI=2KCl+I2

(2)Ca(ClO)2+CO2+H2O=CaCO3↓+2HClO

(3)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解析: (1)中氯元素化合价由0下降到-1,被还原,Cl2是氧化剂;碘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到0,被氧化,KI是被氧化的物质。(3)氮元素化合价由+5下降到+2,被还原,硝酸是氧化剂;铜元素化合价由0升高到+2,被氧化,铜是被氧化的物质;(2)中无元素化合价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1)(3)是氧化还原反应,(2)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1)中Cl2是氧化剂,KI是被氧化的物质;(3)中硝酸是氧化剂,铜是被氧化的物质。

[强化训练]

试题详情

1. 双线桥--表示电子得失的结果

要点:(1)双箭号(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

(2)箭号起、止所指为同一种元素;

(3)标出电子及总数(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试题详情

2. 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交叉分类示意图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试题详情

1、把化学反应分成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类型反应,是两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前者分类根据化学反应实质,后者分类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种类的多少和类别,所以从分类的根据上看,前者较后者更深入本质。

化学反应的不同分类方法的关系是:

基本类型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化合
2Cu+O22CuO
CaO+H2O=Ca(OH)2 没有单质参加反应
分解
2KClO32KCl+3O2
NH4HCO3 NH3↑+H2O+CO2↑ 没有单质生成
置换
Fe+2HCl=FeCl2+H2
 
复分解
 
H2SO4+Ba(OH)2=BaSO4↓+2H2O

试题详情

2、常见还原剂:在化学反应是易失电子被氧化的物质。

(1)典型的金属单质如:K、Ca、Na、Mg…(其还原性强弱与金属活动性基本一致)。

(2)某些非金属单质及氧化物如:H2、C、CO、SO2…。

(3)有变价元素的低价态化合物如:H2S、HI、HBr、HCI、FeSO4 、Na2SO3…。

(4)非金属阴离子如:S2、I、Br、CI…。

例3:某元素在化学反应中,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则该元素(   )

A. 一定被氧化           B. 一定被还原

C. 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D. 化合价降低为0

解析:化合态时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是正价,也可能是负价,转变成游离态0价,因此,元素可能是被还原也可能是被氧化,所以选C。

小结:金属元素只能失电子,只有正价,所以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非金属元素既能得电子表现负价,又能失(偏离)电子表现正价,所以非金属单质多数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例4:从氧化、还原的观点分析氯气和盐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氯气的化学性质,如氯气跟金属单质(钠、铁、铜……)、非金属单质(氢气、磷……)的反应中都是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因此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但氯气也有还原性,如氯气跟水、碱溶液所发生反应,其中有一部分氯就是表现了还原性。

盐酸也是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如在盐酸跟镁、铝、锌等较活泼金属发生的置换反应中,盐酸表现了氧化性。在浓盐酸跟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时,盐酸表现了还原性。由于盐酸的氧化性实质上是H+的氧化性,属于酸的通性,即绝大多数酸所具有的共同性质,因此不能把盐酸称为氧化性酸。

试题详情

1、常见的氧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被还原的物质。

(1)典型的非金属单质如:O2、Cl2、Br2、I2、S…(其氧化性强弱与非金属活动性基本一致)。

(2)有变价元素的高价态化合物如:、浓…。

(3)金属阳离子如:Fe3+、Cu2+、(H+)…(在金属与酸、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如反应Fe+CuSO4=FeSO4+Cu中,实质上是Cu2+离子氧化Fe原子,Cu2+作氧化剂,Fe是还原剂)。

试题详情

3. 氧化剂、还原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

氧化剂: 得到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

还原剂: 失去电子(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

(1) 氧化剂和还原剂均是指反应物质,是一种化学试剂,而不是某一种元素。

(2)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氧化剂本身被还原,即发生还原反应,转化为还原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还原剂本身被氧化,即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氧化产物。

例1:在下列各式中,当左边的物质能生成右边的物质时,试指出下列带点的元素是被氧化还是被还原?

(1)KClO3→KCl   (2)HClO→O2   (3)KI→I2   (4)NO2→HNO3

解析:(1)中氯元素化合价由+5下降到-1,被还原;(2)中氧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到0,被氧化;(3)中碘元素化合价由-1升高到0,被氧化;(4)中氮元素化合价由+4升高到+5,被氧化。

答案:(1)中氯元素被还原;(2)中氧元素被氧化;(3)中碘元素被氧化;

(4)中氮元素被氧化。

例2:二氧化硫与硫化氢相遇,发生如下反应:SO2+2H2S=2H2O+3S↓

在这个反应中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哪个是氧化剂,哪个是还原剂?在反应的产物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解析: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由+4下降到0,二氧化硫被还原,做氧化剂;硫化氢中硫元素化合价由-2升高到0,硫化氢被氧化,做还原剂。每生成3molS中,有2molS是硫化氢中-2价的硫被氧化而来的,属氧化产物,有1molS是二氧化硫中的+4价的硫被还原来的,属还原产物,所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答案:二氧化硫是氧化剂,硫化氢是还原剂;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试题详情

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判断依据):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试题详情

1.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

试题详情

28.(本题10分)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是坐标原点,四边形ABCO是菱形,点A的坐标为(-3,4),

点C在x轴的正半轴上,直线AC交y轴于点M,AB边交y轴于点H.

   (1)求直线AC的解析式;

   (2)连接BM,如图2,动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BC方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C匀速运动,设△PMB的面积为S(S≠0),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要求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当 t为何值时,∠MPB与∠BCO互为余角,并求此时直线OP与直线AC所夹锐角的正切值.

    

   提供者:罗天仁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