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5740  445748  445754  445758  445764  445766  445770  445776  445778  445784  445790  445794  445796  445800  445806  445808  445814  445818  445820  445824  445826  445830  445832  445834  445835  445836  445838  445839  445840  445842  445844  445848  445850  445854  445856  445860  445866  445868  445874  445878  445880  445884  445890  445896  445898  445904  445908  445910  445916  445920  445926  445934  447090 

4、等价交换原则★

(1)等价交换是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

(2)实行等价交换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实行等价交换,才能维护各个生产者、消费者的利益,才能形成平等的竞争环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

(3)等价交换原则要求商品价格既要反映商品价值,又要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

(4)等价交换原则只适合用于商品经济,不能引入政治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

             (1)表现形式:……

           (2)说明:①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这是W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则。所谓等价,就是交换双方的价值量要相等。但等价交换并不存在于每一个场合,而是从整体上,从W交换的本质上说的。正如马克思说:“在W交换中,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平均数中,并不存在于每个个别场合。”(即在每次交换时会出现“一分钱”买到多于或少于价值相当于一分钱的货)②价格波动现象并不违背价值规律。这是因为价格波动是以价值为中心的,从较长时间看,W平均价格还是与价值相一致的,价格终究由价值决定,即仍然是实行等价交换。

▲价格与市场供求之间相互制约关系

                               刺激生产

   价格高于价值                                    W供过于求

  (一分钱买不到一分货)          抑制消费

                               刺激消费

      W供不应求                                     价格低于价值

                               抑制生产          (一分钱买到多于一分货)

    (价格与价值相符是以供求平衡为前提的)

  W价格涨跌(即波动)的原因:

1)根本原因:W的价值和货币本身价值的变化。由于W的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所以W价格的涨跌既取决于它本身的价值,又取决于货币的价值。W的价格与其价值成正比,与货币的价值成反比。

2)W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主要是由W供求不平衡关系引起的。在市场上W销售的价格与价值不符,这主要是受供求关系影响所致。当然,不同地区与反季节差价,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市场垄断及国家宏观调控等因素对W价格与价值不相符也起一定作用。(所以,简单地认为“价格与价值不相符完全是由W供求关系引起的”观点有些绝对化,是片面的)

         3)国家政策的影响。如为了照顾农民的利益,国家可以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

     (注意: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

试题详情

3.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格与供求的双向制约关系。第一个作用是由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价格波动造成的)(从价值规律的作用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必须树立市场意识、科技意识、竞争意识)

试题详情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原则的贯彻):……

 

 

试题详情

10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措施的总和。

)二战期间,国际红十字会向纳粹集中营里的战俘提供一些食品、衣服、香烟等物品。战俘之间进行物品交换或用劳务换取物品的行为经常发生,交换中,香烟逐渐成为大家普遍乐意接受的物品,例如,1件衬衣值80支香烟,为他人洗1件衣服可换取2支香烟……。

请运用所学经济常识简要回答:

(1)在这个故事中,香烟充当了什么角色?执行了哪些功能?(6分)

(2)为什么香烟从普通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4分)

[答案要点](1)香烟在交换中充当了货币的角色。执行了交换媒介和计价单位的功能。

(2)直接的物物交换往往会使交换变得很不方便,因此客观上需要有一种商品能表现和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并被交易双方普遍接受。香烟具有体积小、质地均匀、便于携带存放、易于计量等特点,使香烟在集中营中从普通消费品变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物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注:一国总需求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等内容。

(1)读图3、4,描述2002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和需求变化走势。(6分)

(2)简要分析2002年以来图3、图4所显示的需求和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6分)

[答案要点](1)图3: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先涨后落,2006年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先涨后落。(3分)图4:投资增速先迅速上涨,后逐步下降;消费增速逐步上扬。(3分)

(2)投资和消费增速的加快,表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迅速增加,从而拉动了生产资料价格和消费价格的上升。(3分)随着投资和消费增速的减缓,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价格逐渐下降。需求与物价水平大体呈同方向变化。(3分)1-5CAAAA 6-9CDB B

◇总结得失,教学后记

[重难点]
 
 
[易错点]
 
[弥补措施]
 
 

第三讲《价值规律》教学案

◇启发引导,析考纲

考场回眸,析考纲

高考对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都进行考查,而且他与市场经济是一体的,复习中要注意两者结合,运用他分析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举措。例如能源价格的变化、价格竞争、企业的技术进步、建立和完善劣势企业退市机制、市场开发等。

教材回归,建网络

◇   尝试指导,破考点

考点六:价值规律的内容、形式、作用

1.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是……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这种(从生产领域角度讲

              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W生产  商品

  价值规                                经济

律内容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 (从流通领域角度讲    W交换

               础实行等价交换  W价值的实现)

                                在货币出现之前,等价交换表现为一种W

与另一种W的价值量相等

                                在货币出现之后,等价交换表现为价格与价

值相符(或相一致)(即“一分钱买一分货”)

试题详情

1.商品的价值量2供求关系3纸币发行量4货币自身的价值5国家的宏观调控,季节变化,流通环节的多少6消费者的购买力7新鲜商品的新程度(商品的使用价值)

试题详情

 
是否是观念上的货币
作用(含义)
是否是随着货币的产生而产生
价值尺度
观念上的货币
衡量商品的价值

流通手段
现实的货币
商品交换的媒介

支付手段
现实的货币
清偿或支付债务、赋税、租金、工资等

贮藏手段
现实的货币
贮藏财富(财富的象征)

世界货币
现实的货币
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

试题详情

比较
商品
货币
纸币
区别
表现形式
多种多样
金、银

产生时间


最后
本质
价值
一般等价物
货币符号
是否有价值



联系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纸币的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试题详情

比较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含义
 
 
表现
经济过热,需求膨胀,物价上涨。
社会需求不足,物价低迷

 

 
 
①供﹤求②纸币﹥货币
第一,纸币发行量过大,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第二,纸币流通周转速度加快。(在某一特定的时期,由于担心涨价,人们把手中的货币尽快出手抢购,使货币的流通速度加快
①供﹥求②纸币﹤货币③长时间、大范围的价格下降,造成了企业经营困难,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使就业率下降,居民的收入降低。④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缓慢,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更加突出;⑤,国外经济危机影响导致国际需求增长乏力,且与国内需求不足相重叠。
实质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影响
通货膨胀会使价格信息失真,搞乱社会经济,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社会不稳定,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危害极大
第一,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第二,强化居民的“惜购”心理,导致市场销售不振;第三,抑制社会总需求,制约国民经济增长

 
 
 

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B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方针,努力增收节支,同时要加强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C要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D要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
第一,降低利率,刺激社会投资,增加货币的供应量;第二,鼓励消费,加快货币周转速度;第三,发行国债,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扩大社会总需求;第四,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吸引社会消费,减少产品的积压。
联   系
第一,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即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与发行的数量不平衡造成的。第二、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必须抑制。

试题详情

22.已知双曲线C的中心在原点,抛物线的焦点是双曲线C的一个焦点,且双曲线过点C().(1) 求双曲线C的方程;(2) 设双曲线C的左顶点为A,右焦点为F,在第一象限内任取双曲线上一点P,试问是否存在常数,使得恒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2007-2008学年度南昌市高三第一轮复习训练题

试题详情

21.如图,F为双曲线C:的右焦点。P为双曲线C右支上一点,且位于轴上方,M为左准线上一点,为坐标原点。已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1)写出双曲线C的离心率的关系式;

(2)当时,经过焦点F且平行于OP的直线交

双曲线于A、B点,若,求此时的双曲线方程。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