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5771  445779  445785  445789  445795  445797  445801  445807  445809  445815  445821  445825  445827  445831  445837  445839  445845  445849  445851  445855  445857  445861  445863  445865  445866  445867  445869  445870  445871  445873  445875  445879  445881  445885  445887  445891  445897  445899  445905  445909  445911  445915  445921  445927  445929  445935  445939  445941  445947  445951  445957  445965  447090 

9.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社会根源是                       (  )

A.新兴地主阶级的大力推动           B.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

C.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           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

答案  D

试题详情

8.(2008·东北育才模拟)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

①封建剥削方式产生 ②鲁国开始按亩收税 ③私田开垦增多 ④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④③①②

答案  D

试题详情

7.春秋时期齐国“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开征农业税。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当今取消农业税是“政在得民”的措施     B.春秋时期开征农业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C.两者都促使土地所有制发生变化        D.两者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答案  C

试题详情

6.《吕氏春秋》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私田开垦越来越多              B.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C.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       D.国君承认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权

答案  B

试题详情

5.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  )

A.促使井田制瓦解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答案  C

试题详情

4.据统计分析,《孟子》一书中关于水利的谈话多达11次,都涉及黄河洪水泛滥殃及邻国。从当时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解决黄河泛滥的根本之道在于                                (  )

A.减少战争,各国集中力量治理黄河       B.各国加强协调,统一治理黄河

C.实现统一,中央集中力量治理黄河       D.各国各自为政,各自治理黄河

答案  C

试题详情

3.《汉书·游侠传》记载:“魏有信陵,赵有平原,齐有孟尝,楚有春申,皆借王公之势,竞为游侠,鸡鸣狗盗,无不宾礼。”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汉代王国问题严重威胁中央集权        B.地主阶级重视搜罗各种人才为己所用

C.没落奴隶主贵族亲小人,远贤臣        D.上述四国是战国时期黑恶势力策源地

答案  B

试题详情

2.古代军事谋略“三十六计”如今广泛用于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其中“围魏救赵”一计源于      (  )

A.牧野之战      B.城濮之战        C.桂陵之战        D.马陵之战

答案  C

试题详情

1.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下边示意图中阴影部分的是                          (  )

 

A.盘庚迁殷      B.牧野之战        C.吴越争霸        D.葵丘会盟

答案  C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