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445821  445829  445835  445839  445845  445847  445851  445857  445859  445865  445871  445875  445877  445881  445887  445889  445895  445899  445901  445905  445907  445911  445913  445915  445916  445917  445919  445920  445921  445923  445925  445929  445931  445935  445937  445941  445947  445949  445955  445959  445961  445965  445971  445977  445979  445985  445989  445991  445997  446001  446007  446015  447090 

1.要点

①磷脂双分子层  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但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它具有流动性。

②蛋白质  镶嵌、贯穿、覆盖在磷脂双分子层上,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流动的。

③天然糖蛋白  蛋白质和糖类结合成天然糖蛋白,形成糖被具有保护、润滑和细胞识别等

试题详情

3. 选择透过性膜

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的膜。

□ 生物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是严格的半透膜。

试题详情

2. 无机盐等其他物质

① 不同生物吸收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② 物质跨膜运输既有顺浓度梯度的,也有逆浓度梯度的。

试题详情

1.水分

条件
浓度
外液 > 细胞质/液
外液 < 细胞质/液
现象
动物
失水皱缩
吸水膨胀甚至涨破
植物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复原
原理
外因
水分的渗透作用
内因
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伸缩性不同造成收缩幅度不同
结论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水分顺相对含量梯度跨膜运输的过程

○ 渗透现象发生的条件:半透膜、细胞内外浓度差

○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 半透膜:指一类可以让小分子物质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一类薄膜的总称。

○ 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可拓展应用于:(指的是原生质层与细胞壁)

    ①证明成熟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   ②证明细胞是否是活的;

③作为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膜的方法; ④初步测定细胞液浓度的大小;

试题详情

(四)细胞物质的运输

○科学家研究细胞膜结构的历程是从物质跨膜运输的现象开始的,分析成分是了解结构的基础,现象和功能又提供了探究结构的线索。人们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又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来修正假说,其中方法与技术的进步起到关键的作用

          成分:磷脂和蛋白质和糖类

          结构:单位膜(三明治)→ 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膜   特性   结构特点:具有相对的流动性

生理特性:选择透过性(对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具选择性)

             保护作用 

          功能  控制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

试题详情

 细胞既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试题详情

4.与外界的关系上:每个细胞都要与相邻细胞、而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细胞都要和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换。

试题详情

3.调控: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其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类物质的合成调控生命活动。

试题详情

2.功能:细胞的不同结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却是协调配合的。如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

试题详情

1.结构:细胞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如分布在细胞质的内质网内连核膜,外接细胞膜。

试题详情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