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小学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校六年级学生期末复习前后的成绩统计情况如下图:

1)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达到优秀的学生增加了88人,该校六年级有多少人?

2)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不合格的人数比原来减少了百分之几?

3)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良好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下降了,请分析原因。

【答案】1200

287.5%

3)观察图可知,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良好的人变成了优秀的人了,所以良好的人数减少了,良好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下降了。

【解析】

1)观察统计图可知,用优秀的学生增加的人数÷现在优秀的人数比原来多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六年级的总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2)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复习前的不合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把六年级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单位“1”-优秀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良好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合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复习前的不合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然后用(复习前的不合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复习后的不合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复习前的不合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不合格的人数比原来减少了百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3)略

188÷64%-20%

=88÷44%

=200(人)

答:该校六年级有200人。

2100%-20%-30%-42%

=80%-30%-42%

=50%-42%

=8%

8%-1%÷8%

=7%÷8%

=87.5%

答:不合格的人数比原来减少了87.5%

3)观察图可知,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良好的人变成了优秀的人了,所以良好的人数减少了,良好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下降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1)这幅图上1厘米表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米?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多少?

2)小涛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实际距离是多少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次做有趣的平衡的综合实践中,小林拿来一根粗细均匀的竹竿,他从左端量到1.2米处做一个记号A,再从右端量到1.2米处做一个记号B。这时,他发现AB之间的长度恰好是全长的20%,这根竹竿长度可能是多少米?(提示:请试着画图理解,然后列式求得两个不同的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解方程。

11-37.5%)=

20.3× -6x=0.2

3 ÷x-0. 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在南极建有长城、昆仑、中山、泰山4个科学考察站,并将于近期开建第五个科学考察站,位置示意图如图:

1)中山站在昆仑站      °方向上,距离是   km

2)长城站在昆仑站      °方向上,距离是   km;昆仑站在长城站      °方向上,距离是   km

3)请你根据以下信息在平面图上标出泰山站和第五个科考站的位置.

泰山站在昆仑站的西偏北30°方向500km处;

第五个科考站在昆仑站的东偏南20°方向1500km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①2.75×6.2+27.5×0.38

②0.125×32×2.5

③15.72-2.17-1.83+4.28

④ 144

(+1÷)

⑥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比较土豆和红薯的体积,小华做了如下实验:(单位:cm

1)不计算,请你判断一下,土豆和红薯哪个体积大,说说你的理由.

2)请你帮小华算一算,土豆和红薯的体积分别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读一本书,已读的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5∶4.如果再读27页,已读的和未读的页数之比是2∶1。求这本书有多少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小学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学校对六年级学生午餐的剩饭情况进行调查,下面的扇形统计图表示了调查结果.

1)没有剩饭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   %

2)在这次调查中,剩饭量大约一半及超过一半的共有60人.这次调查的总人数是   人.

3)小明看到上面的调查结果后说:“六年级同学在节约粮食方面做得还不错.”你同意他的说法吗?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