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如图)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_____

(2)以上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①_____;②_____。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 _____(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氧气的发生装置。在他们的实验中都用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______(填化学式),在两个反应中它起______作用。请你写出小红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4)装置 BC 都可以用来制取CO2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 B 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____

(5)有一名同学欲用 G 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_____通入。

【答案】长颈漏斗 A装置中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 E装置中导管没有伸入集气瓶底部 EF MnO2 催化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

【解析】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①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需要伸入集气瓶底部,所以错误的地方是:A装置中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E装置中导管没有伸入集气瓶底部;

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所以在实验室中用氯酸钾和另一种固体制取氧气,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EF进行组装,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起催化作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4B装置通过装置内压强的改变可以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5)氢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欲用G装置收集H2,则H2应从导管口b通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如图情形一组是(

A.往氢氧化钠与苏打的混合溶液中逐量滴加稀盐酸

B.往硫酸与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逐量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C.往盐酸与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逐量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往氯化铜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量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型材料纳米铁粉具有广泛的用途,它比普通铁粉更易与氧气反应,其制备的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

1 纳米级铁粉遇氧气无需加热就能燃烧,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 高温反应器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反应前需向反应器中通入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B.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C.参加反应的XY两物质的粒子个数比为34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成+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混合物的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时能生成(a-bg氧气

B.P点处固体成分是氯酸钾和氯化钾

C.在反应过程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不断减小

D.0-t1时段,MnO2在混合物中的含量不断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些食品袋里装有一小袋铁粉作保鲜剂,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使用过且已经生锈的保鲜剂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保鲜剂可能的组成:①只有 Fe2O3 Fe Fe2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探究已使用过的保鲜剂的成份

1)取保鲜剂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小组同学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一致认为猜想②成立,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探究 2)保鲜剂中 Fe2O3含量的探究

称取保鲜剂样品 1.0g 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 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继续通 CO 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2)先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后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

3)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玻璃管和保鲜剂的总质量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表中的数据后,得出保鲜剂与反应后固体质量差值0.21g______填标号

a保鲜剂中铁的质量

b保鲜剂中氧化铁的质量

c保鲜剂中氧化铁与通过反应生成的铁的质量差

反应完全后,继续通 CO 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目的是______(任意写一条)。

4)(反思评价)图1中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

(附加题)(注意: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4分,总分不超过60分)

(实验探究)在如下图所示,保鲜袋中装有保鲜剂,将O2CO2、湿度(测水蒸气)传感器探头放入保鲜袋中(有少量空气),然后快速向袋内呼出气体直到吹满,再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采集的数据如下图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______(选填“M”“N”“Q”),指出曲线N0~50s内下降的原因______

2)查阅文献得知其他人员使用铁的缓慢氧化原理来测量封闭容器内的氧气含量时,可以将氧气消耗至大约1%,但此处氧气剩余含量明显偏高,试解释原因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实验中,没有生成二氧化碳,但它的含量仍然发生了变化,请根据图像作出解释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是氮元素和铝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图2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得到失去”)电子形成离子,铝离子的化学符号为______

(2)氮元素与铝元素的根本区别是______不同。

(3)A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是A______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校兴趣小组进行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探究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一:如图实验进行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查阅资料)

(1)氧化亚铜(Cu2O) 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

(提出问题)已知实验后试管中的红色固体含有单质铜,是否还含有氧化亚铜(Cu2O) ?

(实验验证)取试管中的红色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溶液,试管中出现__________,证明固体中确实含有Cu2O

(2)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①若只有CO2生成,理论上m4- m3______m1-m2(选填“>”、“<”或“=)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实际上生成的气体还有CO,分析产生CO的可能原因(写一个)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前的质量

反应后的质量

装置A

m1

m2

装置B

m3

m4

②实验结束时先拔掉A处试管口的橡皮塞,再停止对试管加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同学们对另一份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含量进行测定。他们称取了20g固体氧化铜样品,用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至反应完全(杂质不参与反应,石灰水足量),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2所示:

(1)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图1装置不够完善,为了防止尾气对空气的污染,应该把图1装置中的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装置换成下列____________装置(填字母序号)

(3)用补救后的装置进行此实验,加热前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2M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5)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中其他条件不变,只把CO换为H2进行实验,所得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老师从实验桌上拿出两瓶常用的但标签已经模糊不清的试剂, 分别是固体和液体, 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1)①此气体是什么物质? 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猜想:我认为此气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此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想制取该气体, 发生装置将选取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以下同), 收集装置选取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我猜想的气体, 我认为气体应从______ (填“a”或“b)导入。

2)我猜想无色气体还可能是另外一种气体, 产生它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收集装置可采用上图中的_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