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妈妈为小华准备了一份晚餐,有米饭、清蒸鱼、豆腐汤、京酱肉丝。

(1)上述食物中富含淀粉的是____________ 为了营养均衡,应添加的菜为___________(填“凉拌黄瓜”或“炖排骨”)

(2)烹调中使用了加铁酱油,酱油中加“铁”是为了防止缺铁引起的_______________

(3)餐桌上的餐具有竹筷,塑料水杯、不锈钢勺子,其中制作竹筷的材料属于____________(填“合成”或“天然”)材料。

(4)晚饭后,小华用保鲜膜将剩饭菜包好,保鲜膜具有____________(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5)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一些铝制器皿,在清洗铝制器皿表面的污垢时,不能使用热的碱性溶液,因为铝能与热的碱性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水发生作用而被腐蚀,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米饭 凉拌黄瓜 贫血 天然 热塑性

【解析】

1)米饭富含糖类、清蒸鱼和豆腐汤富含蛋白质、京酱肉丝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凉拌黄瓜富含维生素;故填:米饭 维生素;

2)人体缺铁易患贫血,所以酱油中加是为了防止缺铁引起的贫血;故填:贫血;

3)竹筷属于天然材料,塑料水杯属于三大有机合成材料之一,不锈钢勺子属于合金;故填:天然;

4)保鲜膜是用聚乙烯制作而成的,具有热塑性;

5)铝能与热的碱性溶液中的氢氧化钠、水发生作用而被腐蚀,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一种可燃性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气体的性质可知,该气体是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农业上常用质量分数为16%NaCl溶液选种。实验室配制100 g该浓度溶液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B.①中有部分固体洒落所得溶液的浓度偏大

C.选用100 mL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

D.⑤中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导致溶浓度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图中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N点的意义是_____

2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3)将t3℃时,将5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至0.1%

4)要使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其方法是_____(写一种)。

5)将100g 10%a溶液稀释到4%,需加入_____g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时,将10 g KClO3加入100 g水中,溶液质量为110 g

B. 30℃时,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5%

C. 分别将35℃的CaCl2CaClO32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40℃,CaCl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较大

D. 除去CaCl2中混有的少量CaClO32,可在较高温度配成饱和溶液,再降温结晶、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目前,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许多有识之士正在研究废旧电池的有效回收再利用技术。如图为普通电池(锌锰电池)示意图,请你根据图示分析回答:

(1)废旧电池内含有的一种有机物名称是_____

(2)小李同学想得到⑤中纯净干燥的二氧化锰和氯化铵溶液,并检验氯化铵中的铵根离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实验①: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实验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则造成浑浊的原因可能_____(填一种)

实验③:灼烧的目的是_____;实验④中 MnO2 的作用是_______

(3) 氯化铵中铵根的离子检验方法:用小试管取少量滤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将_____试纸放在试管口,如果变蓝,则证明滤液中含有铵根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海洋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制盐”体现了人类利用化学科学征服和改造自然的智慧。通过晾晒海水,可以得到粗盐,担盐中含有不溶性杂质(如泥沙等)和可溶性杂质(如MgCl2CaC12等),工业上以粗盐为原料制取精盐,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2)加入Na2CO3溶液除去的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加入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滤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化学式),加入足量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

4)如果称量Ⅰ中称得粗盐的质量为3g,称量Ⅱ中称得精盐的质量为3.1g,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精盐的产率为103.3%

B 蒸发操作中可能有水分没有蒸干

C 除杂过程中有NaCl生成

D 溶解操作中粗盐没有完全溶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1)图1描述了稀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微观实质,请另外写一个与该反应的微观实质相同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2)在稀盐酸中加入适量镁条的实验中:

宏观表征:可以观察到的主要现象为 ______________,固体逐渐溶解。

②微观表征:如图表示反应前后溶液中的主要离子,写出下列示意图表示的离子符号 ______, _____

3)以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象叫价类图。如图3为铁的价类图,请分析该图后填写:

①A点表示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__

②B点表示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

某化合物化学式为(NH42FeSO42,它代表的点是_______________(填“ABCD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利用稀硫酸分别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实验充分反应后,将废液倒入废液缸中,发现又有气泡冒出;

1)写出产生该气泡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为了处理废液,需要对废液的成分进行分析;

(提出问题)废液缸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为 Na2SO4

猜想二:溶质为 _____________

猜想三:溶质为 Na2SO4 Na2CO3

(查阅资料)Na2SO4溶液是中性的。

(设计方案)为验证猜想,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是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四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溶液变为红色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气泡

有明显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三成立

猜想三成立

猜想三成立

猜想三成立

(得出结论)猜想三成立。

(表达交流)①实验一溶液变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②小羽认为实验二的方案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实验四用到的 X 溶液的物质类别与上述三种试剂不同,则 X 溶液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将上述废液加水稀释后可与油污反应,从而去除油污,厨房常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下列洗涤方法中与上述两种方法原理均不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

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 用肥皂液洗衣服

C 用沐浴露洗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图像能有效地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下列关于图像的叙述合理的是(  )

A.pH=9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

B.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加入盐酸

C.分别向足量的稀盐酸中加入等质量的FeMg

D.向饱和KNO3溶液中加入KNO3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