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烧杯中盛有x溶液,逐滴加入(或通入)y物质,烧杯内液体的pH变化如图所示。则符合该变化的一组物质是(  )

x

y

A

NaOH溶液

HCl(过量)

B

CaOH2

CO2(适量)

C

H2SO4

BaNO32溶液

D

HCl

H2O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根据图中pH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加入物质的种类。

A、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当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至小于7,与图不符合;
B、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pH大于7,当加入适量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溶液的pH逐渐减小至等于7,与图符合;
C、稀硫酸显酸性,pH小于7x不可能是稀硫酸,与图不符合;
D、稀盐酸显酸性,pH小于7x不可能是稀盐酸,与图不符合。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强用如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U型管的质量差。若实验测得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大于1:8,下列原因中不可能导致这一结果的是( )

A.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

C.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D.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B.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C.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选项

横坐标

纵坐标

A

向一定量稀硫酸中加入锌粉的质量

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

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的质量

产生气体的质量

C

向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的质量

生成沉淀的质量

D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t1°C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烧杯②种的上层清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__________(填“是”“否”或“无法判断”);

2)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是________(写化学式);

3)将t1°C125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_______g;

4)关于图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烧杯①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②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B 蒸发一定量的水,两烧杯中都一定有固体析出

C 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 将温度升高到t2°C,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9年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中,小聪同学抽到的试题是探究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他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缓慢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想起忘记加指示剂了,便补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观察到溶液不变色,于是他得出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2)老师给予小聪的评定是结论不准确。请你帮小聪分析老师的理由是:_____

3)请你另外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小聪实验后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

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

______

稀盐酸过量

______

_______

4)反思:中和反应过程中,往往无明显的实验现象,无法确定反应是否发生及反应进行的程度,因此,需要借助一定的方法来判断。除上述方法以外,还可以用_________进行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硫可溶于水中,在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40体积的二氧化硫。下图所示的两个实验都是在集气瓶里预先装了少量水,你认为它们的作用分别是:

1_________

2)小亮认为如果将乙中的水换成另一种溶液,效果会更好,体现该溶液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材料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材料技术和应用与化学发展密不可分。铁、铜、棉花、聚乙烯塑料是人们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材料。

1)上述材料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的是_____

2)铁是世界上应用最广的金属,工业上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在高温下把铁从铁的矿石中还原出来。请写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炉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3)为了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完成该实验有多种方案,写出其中一种方案中涉及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中国人们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较好的防控,期间人们常用的一种消毒剂为“84消毒液”,其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下列有关次氯酸钠说法正确的是(  )

A.次氯酸钠属于氧化物

B.次氯酸钠中钠、氯、氧元素质量比为111

C.次氯酸钠中氯元素化合价为+1

D.次氯酸钠是由1个钠原子、1个氯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